初中数学跟高中数学是不一样的,既然是高三了,那就是处于复习阶段了,那就需要有针对性的来了,我今年大一,高三时数学基本都是135以上,没有低于130的。像你这样,跟选填,大题之间的关系不大。下面我就告诉你我一直高分的诀窍。
首先呢,你应该梳理一下自己的知识体系。对于你这个 分数,这是第一步,怎么梳理呢?很简单,拿出你高三时做的数学考卷,把错题和不确定但做对的题一一标记出来,最后拿到一起,开始归纳,到底是哪个环节薄弱,相信这方面你应该明白怎么做了吧,发现了以后,开始做专项训练。针对薄弱环节开始训练。直到不再出相同的错误。那么你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你的薄弱环节肯定不止一处,所以要等全部一一击破才行)
然后,你就要开始总结题型,找到一份比较好的题目,掐好时间,开始做题,你要清楚自己做题的速度,这道题占多少分,值多长的时间,这些都应该算好,因为我在当时做题的时候,这些曾经就是我的瓶颈。一直突破不了,总是做不完题,但做完的正确率绝对是高,但总这样不行,所以一定要加强速度,我就一直找自己做题慢的因素,最后呢,我是从自身找到了原因,就是有一些模棱两可的题目,我浪费了太多时间。不舍得放下。
对于你提出的问题,我想大体能说这么多,想进一步说的话,你还得进一步说明你的问题,到底问题出在哪里。谢谢。
按你的情况,我觉得你的基础是比较扎实的,而且做题比较细心。(有好多人做小题错误很多,很粗心,其实是基础知识、基本运算技能不扎实。)至于大题为什么做的不满意,或者做不快,我想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思维不够开阔或者做题经验不多。
建议:1,课堂注意老师的分析、总结。最好要留有笔记,课后做作业前再仔细钻研一遍,甚至把例题重做一次!
2,每做完一个题目,都要总结一下:总结思路、总结方法,甚至也把它记录下来。
3,考试时仍旧应该先做较容易的,不要一上手就啃难题,这样做得不偿失!当然,在做对的前提下,适当加快一些速度也是可取的。
问题是,你的基础知识不扎实,解题方法和技巧也掌握得不全,所以成绩忽高忽低,下面是我以前写的,你可借鉴下。
要想成绩好,勤奋努力固然必要,但前提是学习方法正确。
1.先要把课本的基础知识都要掌握,重点是理解,该背的定理公式都要背(可以买本课本知识精解的参考书辅助),每学完一章后做一个知识大纲,记在笔记上,方便考试前复习。
2.然后是大量做习题。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把其它课后习题也做一遍。建议买1-2本解题方法与技巧的书,先看题目,想一想,然后看书上的思路是怎么样?对照自己怎么想的?就这样去总结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有时间把同学好的参考书也借来看,多多益善。
3.多问问题。多向成绩好的同学学习,多跟他们在一起学习,多向老师问问题。
4.考完试后,注意查缺补漏,哪些知识和解题方法没有掌握,总结做错的原因。
5.学习是没有捷径的,勤奋是必要的,还要提高自己能力,在学习中多想想哪儿做得不好,多总结,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起来才轻松高效。
补充一下:平时的考试都不难,你这个成绩不算高,自己总结原因,如果是粗心等低级原因造成的,以后就要尽量避免,如果是解题方法方面的问题,那你还需要多钻研中等难度的题,直到熟练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注意是各种题型,这个题目做多了自然知道。太难的题适当做一些,不要花太多时间。平时有个130左右就差不多了,有时间建议留给其他弱项的科目,毕竟你在这投入过多,产出不是很大。高考主要是考中等难度题的,较易和较难的题只是很少一部分,所以我觉得平时学习主要把基础打扎实,熟练掌握中等题型的各种解题方法和技巧,再总结考试技巧,培养良好心态,高考正常发挥,考个140左右是没问题的。当年最后一道题是奥赛题我还考了139。
看来你解题的能力是很强的,只是选填答题效率太低,占用了有效时间。
选填答题不是解答题,是判断题。判断题不需要完整的解题过程,是根据定义答题。
比如数字代入判断法、图像图形判断法、定义综合判断法等等。
一般应在0.5-1分钟一道选填答题搞定。
转贴
考好数学的四大绝招
长期参加高考数学阅卷工作,感触颇深。如何在高考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对每个考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它对你数学成绩的影响也许是几分、十几分、甚至更多。根据我的观察与分析,以下四方面对考生解答高考数学题应有帮助。
一 审题与解题的关系
有的考生对审题重视不够,匆匆一看急于下笔,以致题目的条件与要求都没有吃透,至于如何从题目中挖掘隐含条件、启发解题思路就更无从谈起,这样解题出错自然多。只有耐心仔细地审题,准确地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与量(如“至少”,“a>0”,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等等),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才能迅速找准解题方向。
二“会做”与“得分”的关系
要将你的解题策略转化为得分点,主要靠准确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述,这一点往往被一些考生所忽视,因此卷面上大量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考生自己的估分与实际得分差之甚远。如立体几何论证中的“跳步”,使很多人丢失1/3以上得分,代数论证中“以图代证”,尽管解题思路正确甚至很巧妙,但是由于不善于把“图形语言”准确地转译为“文字语言”,得分少得可怜;再如去年理17题三角函数图像变换,许多考生“心中有数”却说不清楚,扣分者也不在少数。只有重视解题过程的语言表述,“会做”的题才能“得分”。
三 快与准的关系
在目前题量大、时间紧的情况下,“准”字则尤为重要。只有“准”才能得分,只有“准”你才可不必考虑再花时间检查,而“快”是平时训练的结果,不是考场上所能解决的问题,一味求快,只会落得错误百出。如去年第21题应用题,此题列出分段函数解析式并不难,但是相当多的考生在匆忙中把二次函数甚至一次函数都算错,尽管后继部分解题思路正确又花时间去算,也几乎得不到分,这与考生的实际水平是不相符的。适当地慢一点、准一点,可得多一点分;相反,快一点,错一片,花了时间还得不到分。
四 难题与容易题的关系
拿到试卷后,应将全卷通览一遍,一般来说应按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顺序作答。近年来考题的顺序并不完全是难易的顺序,如去年理19题就比理20、理21要难,因此在答题时要合理安排时间,不要在某个卡住的题上打“持久战”,那样既耗费时间又拿不到分,会做的题又被耽误了。这几年,数学试题已从“一题把关”转为“多题把关”,因此解答题都设置了层次分明的“台阶”,入口宽,入手易,但是深入难,解到底难,因此看似容易的题也会有“咬手”的关卡,看似难做的题也有可得分之处。所以考试中看到“容易”题不可掉以轻心,看到新面孔的“难”题不要胆怯,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定能得到应有的分数.
找方法 把每一类型题弄懂 手机选择题要快、准 选择题的方法是该用特殊值用特殊值(这是当时我们数学老师说的)就是把条件特殊 或者待入特殊值 填空题一般有小计算了 对于大题 第一道是三角函数 这个一定不能丢 把做过的卷子总结一下 三角出过哪些题 一定要搞懂 搞透 概率题也是送分题 空间几何题第一问一般都很简单…… 就是用这种方法 专门抽时间 把每一类题弄懂 该拿的分拿到 后面比较难的题 第一 二问会做的就做 不会的也没关系 做题最好从前往后按顺序 切忌在某一题上 我当年数学考了120多 全国 Ⅰ卷 加油吧 一定能考出好成绩!
1=100法则
要做到做一道题基本上就能做这一类的题目
去做题,去理解,去联想,去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