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释迦摩尼,俗家名曰乔达摩·悉达多。是净饭王之子。
在菩提树下得道,坐化于桫椤双树下。
弟子有“大迦叶”“阿难”等人。
把释迦牟尼佛称如来佛,还要加一个祖,称佛祖。不懂佛法的人以错传错,哪有如来佛?如来是一个称号,佛是一个称号。《西游记》里有如来佛的,不要把《西游记》当佛经了。还有佛祖,佛是佛,祖是祖,要分开来,祖是祖师,佛是如来,怎么好连在一起呢?称佛祖,好像释迦牟尼佛是佛的祖先,不对呀,释迦牟尼佛以前还有很多佛。
如果只说如来,那就多了,因为如来是佛的十种称号之一,每个佛都可以叫如来。
但如果说是如来佛祖那就是释迦牟尼,因为释迦牟尼是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教主。所以我们所说的佛祖指的就是释迦牟尼佛。
又:助念’送终,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平素各大小寺院做功课,甚至人与人见面应答,也是念‘阿弥陀佛’,这有何意义?且听我略加解释。
‘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是梵语,即是梵天之语,若译成中国语,‘南无’,(naman-Namo)亦读作那谟。即归命、归依、敬礼、救我、度我之义。阿弥陀佛(Namo-mitabhayaBuddhaya)译云:无量寿觉;或无量光觉。合起来读,即是归命无量寿觉,无量光觉。也可以说:归命无量寿觉度我,归命无量光觉救我。
善导大师的观经疏说:南无、即是归敬义;阿弥陀即行持义,既归敬,又行持,必得往生佛国。
还有:‘归依’二字的意思,含有回头之义,如言: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世俗对于浪荡江湖,风尘劳碌之人,有句俚语说:
‘浪子回头金不换’。
天主教和基督教,对人死之后,称之为‘息劳归主’。都有‘回头’的意思。
照佛教的道理,当一个人临命终时,用‘助念’的方法,在亡者周遭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即是含有提醒亡者,了知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要乘此时机,回光返照,认识你自己的自性,回到自己原来的家乡。什么是自己原来的家乡?即是每个人的清净自性,见到自性,即见到佛性,见到佛性,即回到了佛国。
再:婆娑的意思是:堪忍.婆娑世界就是现实世界.意思是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虽然有生老病死求不得等众苦相逼,但是可以忍受,有能力忍受.
四,东方三圣,西方三圣
药师佛和他左右胁侍日光菩萨月光菩萨,合称:药师三尊",又叫东方三圣.药师佛的典型形象是左右拿钵,内盛甘露,右手持药丸.
阿弥陀佛又称接引佛,他和他左右胁侍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合称"阿弥陀三尊",又叫西方三圣.
五,佛教描绘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三大部分:净土(天堂)--世俗世界(人间)--地狱
净土,佛居住的世界.大乘认为佛有无数,净土也有无数.
世俗,又称三界,有欲界,色界,无色界三层.一级比一级高.欲界是普通人的住地,色界在欲界之上,人们已经消除欲望但还离不开物质,无色界又在色界之上,人们不需要物质但还脱离不了因果轮回.这三界又统称迷界.
地狱,分为八大地狱:一等活地狱,在这里罪人自相残杀,凉风吹来复生;二黑绳地狱,用黑铁绳绞死罪人;三众合地狱,用野兽和刑具配合残害罪人;四号叫地狱;五大叫地狱;六炎热地狱,就是油炸了嘿嘿;七大热地狱,就是火烧哦~八阿鼻地狱,永世不得翻身~这是比较少的分法,还有十八层地狱等~
大般涅盘经
http://post.baidu.com/f?kz=77760756
1大概有部经,讲的是佛的法身的意义和真实性,如果能知晓佛入涅磐是故意为了度化众生示现涅磐相,那么就不会感觉佛陀离开我们了,而且知道佛的捏磐是有常,而无常是断见。我们不应该悲伤,应该发大心,向佛祷告,听佛的话,学习佛经,度化后世的众生。
2在妙法莲华经佛寿品中,有:
无量百千万 亿载阿僧只,
常说法教化 无数亿众生,
令入于佛道。尔来无量劫,
为度众生故,方便现涅盘、
而实不灭度,常住此说法。
我常住于此,以诸神通力,
令颠倒众生、虽近而不见。
众见我灭度 广供养舍利,
咸皆怀恋慕、而生渴仰心。
众生既信伏,质直意柔软,
一心欲见佛, 不自惜身命。
时我及众僧、 俱出灵鹫山,
我时语众生, 常在此不灭,
以方便力故, 现有灭不灭。
余国有众生、 恭敬信乐者,
我复于彼中、 为说无上法,
汝等不闻此, 但谓我灭度。
我见诸众生、 没在于苦恼,
故不为现身, 令其生渴仰,
因其心恋慕, 乃出为说法。
神通力如是, 于阿僧只劫,
常在灵鹫山、 及余诸住处,
众生见劫尽、 大火所烧时,
我此土安隐, 天人常充满。
园林诸堂阁、 种种宝庄严,
宝树多花果, 众生所游乐。
诸天击天鼓, 常作众伎乐,
雨曼陀罗花、 散佛及大众。
我净土不毁, 而众见烧尽,
忧怖诸苦恼、 如是悉充满。
是诸罪众生, 以恶业因缘,
过阿僧只劫、 不闻三宝名。
诸有修功德、 柔和质直者,
则皆见我身 在此而说法。
或时为此众、 说佛寿无量,
久乃见佛者, 为说佛难值。
我智力如是, 慧光照无量,
寿命无数劫, 久修业所得。
汝等有智者, 勿于此生疑,
当断令永尽, 佛语实不虚。
如医善方便, 为治狂子故,
实在而言死, 无能说虚妄。
我亦为世父, 救诸苦患者,
为凡夫颠倒, 实在而言灭。
以常见我故, 而生憍恣心,
放逸著五欲, 堕于恶道中。
我常知众生、 行道不行道,
随所应可度, 为说种种法。
每自作是意, 以何令众生、
得入无上惠, 速成就佛身。
此段依我理解,是说佛的法身是常在的,是永恒的,当我们见性后,成佛后,就能看到佛了。
你要知道涅磐
不生不灭 死而不生
不受因果 不受业报
你若觉得他去的什么地方 那就错了
所谓诸行无常
天地万物 六道都乃假合 因为我们看不到他的无常 没有觉悟而已
佛说一切皆为虚妄 西天何尝不是
本来无一物吗
所谓诸法无我
释迦牟尼亦是我们执着才有
又哪来一个释迦牟尼
他都不执着于自己 我们为何还执着于他
离幻即觉
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涅盘寂静
释迦牟尼佛未曾来过 又怎么说他走了
我想,是回到清净那个状态了吧,就是法身佛那个状态。
“法身无相”,法身佛没有模样,所以没法说他到了哪里。
若实在要说一个地方,只能说他无处不在吧。
"毗卢遮那佛,愿力周沙界,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
人家问的是释迦牟尼这个人死后去哪里了,并不是在考验大家的悟性,搞得神神秘秘的,俨然像世外高人般。
释迦牟尼生前也是人,我们死后去哪里,他当然也去哪里了,至于我们死后去哪里,只有死后的人才知道,而今你我都是活人,所以你问的问题没有人答得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