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席慕容《燕子》全文及赏析

2024-12-25 07:22:1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燕子》赏析 ——席慕容
  燕子
  初中的时候,学会了那一首《送别》的歌,常常爱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有一天下午,父亲忽然叫住我,要我从头再唱一遍。很少被父亲这样注意过的我,心里觉得很兴奋,赶快从头再来好好地唱了起来:“长亭外,古道边……”
  刚开了头,就被父亲打断了,他问我:“怎么是长亭外?怎么不是长城外呢?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啊!”
  我把音乐课本拿出来,想要向父亲证明他的错误。可是父亲并不要看,他只是很懊丧地对我说:“好可惜,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老家,所以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感动,并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这么多年竟然听错了,好可惜!”父亲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然后就走开了,留我一个人站在空空的屋子里,不知道如何是好。
  前几年刚搬到石门乡间的时间,我还怀着凯儿,听医生的嘱咐,一个人常常在田野间散步。那个时候,山上还种满了相思树,苍苍翠翠,走在里面,可以听到各样的小鸟的鸣声田里面也总是绿意盎然,好多小鸟也会很大胆地从我身边飞掠而过。
  我就是那个时候看到那一只孤单的小鸟的,在田边的电线杆上,在细细的电线上,它安静地站在那里,黑色的羽毛,像剪刀一样的双尾。
  “燕子!”我心中像触电一样地呆住了。
  可不是吗?这不就是燕子吗?这就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燕子。这不就是书里说的、外婆歌里唱的那一只燕子吗?在南园温热的阳光里,我心中一遍又一遍地唱起外婆爱唱的那一首歌来了:“燕子啊!燕子啊!你可是我温柔可爱的小小的燕子啊……”
  在以后的好几年里,我都会常常看到这种相同的小鸟,有的时候,我是牵着慈儿,有的时候,我是抱着剀儿。每一次,我都会兴奋地指给孩子看:“快看!宝贝。快看!那就是燕子,那就是妈妈最喜欢的小小燕子啊!”
  怀中的剀儿正咿呀学语,香香软软的唇间地随着我说出一些不成腔调的儿语。天很蓝,风好柔,我抱着我的孩子,站在南园的阡陌上,注视着那一只黑色的安静的小鸟,心中充满了一种朦胧的欢喜和一种朦胧的悲伤。
  一直到了去年的夏天,因为一个部门的邀请,我和几位画家朋友一起,到南部的一个公园去写生,在一本报道垦丁附近天然资源的书里,我看到了我的燕子。图片上的它有着一样的黑色羽毛。一样的剪状的双尾,然而,在图片下的解释和说明里,却写着它的名字是“乌秋”。
  在那个时候,我的周围有着好多的朋友,我却在忽然之间觉得非常孤单。在我朋友里,有好多位在这方面很有研究心得的专家,我只要提出我的问题,一定马上可以得到解答。可是,我在那个时候惟一的反应,却只是把那本书静静地合上,然后静静地走了出去。
  在那一刹那,我忽然体会出来多年前的那一个下午,父亲失望的心情了。但是,我想,虽然有的时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是应该面对所有的真相,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种错误。
  我实在是舍不得我心中的那一只小小的燕子啊!

  小雨有话说:慕容的文章,就像她的诗一样,并不华丽,用简单的词句表达着自己的情感,这是我永远也学不到的~T-T

  她的散文里透出了一丝丝轻可绕齿的悲伤,却令人牵肠挂肚,这种感觉就像在喝柠檬水一样,清新却又有一点点苦涩,但就是这种苦涩让你那么钟情。慕容不愧是一个能够编织悲伤的巧手。

  我觉得在这篇文章中,我看到的是一种对故乡的思念,牵肠挂肚的思念。作者用两代人用同样的方式的不同思念勾勒得如此的清澈可人,美丽的错误在这里是如此的悲伤,就像美丽的谎言,荆棘鸟一样的传说一样的悲哀,最后的那一句话那么令人心疼,仿佛是一个小小的孩子在固执地思念着自己的家乡一样的心情,一样的心曲,让我们不觉辛酸,如果是一个游子恐怕还会滴下几滴同感的泪水,因为他们也曾经这样非常固执地用自己的方式思念自己的故乡。

  这是一段平淡素朴的生命记忆,一支幽远缠绵的抒情小曲,一种纯真且深沉的心灵探索。掩卷静思,除了品味那绵长的余韵,我们还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叙事散文所独有的精彩与魅力。
  作者讲述的两段往事本算不上什么故事。第一件事只是尘封于记忆深处的一张发黄的照片:一个初中的孩子,无法理解父亲的失落和懊丧。因为,在那“长城外,古道边”的淡淡愁绪之中,沉积着父亲全部的人生体验--不单单是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怀乡自然是其中最深郁的、最敏感的情结。
  于是,作者只好“一个人站在空荡荡的屋子里,不知如何是好”。这个富有象征意味的镜头,为我们解读第二件往事留下了一条伏线。
  那时,她已经有了两个孩子,有了“外婆歌里唱的"而"我没有见过的燕子”。
  “燕子啊!燕子啊!你是我温柔可爱的小小的燕子啊……”
  她在心中一遍一遍地唱着这首歌,唱给自己和自己的孩子,也唱给了自己的外婆。至此,我们又一次强烈地感受到叙事中的象征与寄寓。正是这种言外之意、象外之象,将情感的潜流引导出文意的表面,使平淡的生活琐事沉重起来,丰厚起来。
  那么,是什么样的情思萦绕在作者的心中?甚至隐约回荡在从外婆、父亲到孩子四代人几十年的生活空间之中?是剪不断的往昔,是理不清的乡愁。
  因而,当燕子变成“乌秋”而飞走的时候,作者“忽然体会出来多年前的那一个下午,父亲失望的心情了”。于是,才有了文章结尾的深刻追思:
  “我想,虽然有的时候,在人生道路上,我们是应该面对所有的真相,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种错误”。
  这是一种交织着省悟与震撼的生命体验,一种源于严肃的生活态度、博大的人生襟怀的生命智慧。感情升华为哲理,乡愁成长为旷达。对文章自身来说,含蓄蕴籍的回忆与叙事,以情理交融的议论画上了一个沉甸甸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