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美对时间的观念与看法的区别”

2024-12-28 06:55:1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中美文化差异

在美国,笔者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美国人喜好挖空心思地想点子玩,比如,开着自家车,有的车后还拖着一辆水上摩托艇或小游艇,从洛杉矶出发,冒着加州的炎炎烈日,驱车行驶四五百公里,到科罗拉多州的拉福林去度周末,而在美国的中国人则仍旧忙忙碌碌地奔波着,周末最多是全家一起在家吃顿饭或看电视。笔者好奇地请教了美国友人安德逊,为什么中国人和美国人在追求生活的享受上存在着如此大的反差呢?

安沉思了片刻说,这主要是两国文化习俗传统方面存在着差异所致。他说:“中国人是为他人生活,而美国人是为自己活着。”如何解释这个说法呢?友人安是这样说的,中国人到美国后首先是为自己的身份而奋斗,有了身份后就拼命挣钱,当然挣钱不是为了享受生活,而是为了后人:儿子女儿,甚至孙辈。中国人挣的钱自己舍不得花,都一点点地积攒起来准备在将来为下一代办点事或养老用。尽管在美国已获得身份的中国人无需再为自己的社会福利和医疗保险担忧,但他们仍过得很累,他们一直希望自己的银行存款每年有新的增长,今年有几万,明年希望挣几十万,后年则企盼上百万。

安说,中国人的兴趣似乎是喜欢看着存折上的数字在增大,因而他们花出去的钱很少。许多在美国已经扎根的中国人应该属于创业奋斗的一代,他们已经在美国获得了立足之本,但他们仍保留着中国人节俭的作风,舍不得花钱,不过也有例外,他们在孩子身上花钱却很大方。不少中国人有这样的心态,自己这一代创业时吃尽了苦,因此,应该让孩子生活得更好些。所以,在美国小学里,人们可以看到那些穿得最好的,口袋里零花钱最多的是中国人的小孩,而正宗的美国孩子穿着是很普通的,口袋里也没有多少零花钱。

曾有个传说,美国著名童装品牌“TOMMY”的老板对中国人有歧见,请的模特儿都不用黄皮肤的。但是当他看到美国的小学生穿“TOMMY”牌子最多的竟是中国人的孩子,这让他气不打一处来。洋人孩子的境况竟不如中国人的孩子。尽管如此,孩子的父母仍过得很辛苦,从早到晚忙个不停,很少有时间自己享受生活的。

与中国人“再苦不能苦孩子”的观念不同,美国人信奉的是为自己而活,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生活得更好。因此,美国人挣钱的动力是为了享受生活,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质量。至于自己的父母或孩子,则不是自己关心的问题。父母有自己的养老金和社会福利,而孩子18岁就独立生活了。所以他们挣的钱尽可以放心大胆地花在自己身上。那么,美国人有钱是怎么花的呢?安介绍说,实际上,吃、穿花不了多少。穷人、富人在这方面并没有多大差别,花钱最多处当属购置住宅、购买游艇、汽车这些奢华生活用品以及海外旅行,在这些方面的花销是没有底的;住宅有公寓,有别墅,甚至有带私家游泳池的顶级别墅;而汽车有一般的,也有好的,林肯、卡迪拉克、凌志、宝马等。旅游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这方面花销同样也无止境,再多的钱也可以不够用,因此,美国人挣钱通常都是花销在上述享受项目上,而银行存款少得可怜,许多人几乎没有。在大街上行走,中国人口袋里要掏个三四百美元并不稀奇,但美国人就难说了。

在夏威夷海边,曾遇到一对来自加州的老夫妇,他们有6个孩子,都已经大学毕业工作了,有一位是在欧洲空中客车公司的计算机部任主管,年薪有百万美元,买了自己的别墅。他们老两口有养老金、医疗保险还有存款,不用管孩子,而孩子也无需资助自己。他们老两口口袋里的钱就是每年用于外出旅行,他们说,他们一年大约3次外出,可是令他们遗憾的是还没有到过中国。听说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打算找个时间去亲眼看一看。

由于中美两国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不同,造成了中国人和美国人的消费观念大不相同,最后引发了婚姻和家庭破裂的事时有发生。例如,一位中国女孩嫁给美国人之后,一般都希望结婚几年后能生个孩子,稳定婚姻和家庭关系,同时,也希望结婚几年后,家庭的存款能有一个可喜的数字。而美国有些男人对生孩子、存款根本没有兴趣,他们认为只要两人过得自在,何必为婚姻那张纸去烦恼呢?孩子只是一个羁绊,他会捆住自己手脚,令人根本受不了;至于存款,对美国人来说,这种镜中花水中月一般的钱,若没有花掉,那到底还算不算你本人的钱?还不如买条游艇乐一乐。就是这种文化观念导致的消费观念上的差异,使得最终中国女人无法忍受美国丈夫的无家庭责任心而离婚的事例不胜枚举。美国人通常不会想得那么多,我自己幸福就行了,为何要自寻烦恼活得那么累呢?这两种文化差异的冲突,导致了一些中美婚姻破裂的悲剧

中美文化差异

还清楚的记得来美国, 刚下飞机时的第一影像:自己好像还在地球上。
是的,那时有多傻。估计看到地平线和蓝天交汇都会新奇上半天。没错,如果美国人倒着
走路,我不会觉的奇怪,可是如果听到美国人对着我说中文:你好,我会无比的新奇。我
刚开始在美国找到的是共同点,而不是不同的地方。就像是好不容易抓了一个外星人,首
先同人类来比较。
好在自己也不是一个固执的民族主义者。自己在变,却没有发觉。不知不觉的,说话开始
避重就轻。不知不觉的,开始全面的尊重每一个人,等级观念淡化了。不知不觉地,吃饭
,付账的时候,split bills. 不知不觉地同家人有了距离。不动声色保留自己的空间。
不知不觉地习惯了人与人之间的客气,义正词严的捍卫自己的尊严。
还记得大学的时候,有一个高年级的学长,他说,他要做一个会拍马屁的人。我想他是对
的,在社会大环境不断的认可马屁精的同时,每个人要去适当的适应大环境。就像达尔文
所说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当然,每个社会都有一些有骨气的个体。也在挣扎,屈从
的也许不过是另外一个概念,道义和自尊。屈从,社会大环境也好,道义和自尊也好。人
类可选的倾向都是可以一一列数的。
在美国,社会大环境要人,要nice. 多大的学者都谦卑的,那自己来开玩笑。今天考试的
时候,这位教这门课,较了20年的教授,说:有一次,考试的时候,我把考卷放在讲台上
就走了。后来过了 20分中回来时候,发现所有的人,都手里拿着计算器,盯着我。不过
他们好像没有因此而不高兴。我们都笑了,他是一个大笑料。他不会训你,你问多傻的问
题,他也会告诉你,他当初同你一样的不知道。
在国内,没有挨过骂的人有多少?只要是你的上级,哪怕是街头卖萝卜的,逮着机会就骂
你。你比别人笨,你比别人穷,你比别人丑,你比别人矮,你就倒霉,活该了,落到我手
里。
你要乖乖的听着,因为,如果你反抗,你有穿不尽的小鞋。哪怕买萝卜的,也要叫你买一
堆烂萝卜。
可是,你挨骂,穿小鞋是有好处的。在社会主义潜规则的运作下,你所受的委屈, 你拍
的马屁,都变成了实惠,回到了你的口袋。所有的承受,所有的不堪,在你成长的过程中
间,一步一步的积累。
在美国关系学是一样的,你同样要维系关系,同样要承受不公平。可是指望通过承受来获
利,是行不通的。没有那样一个大环境来保护你。被人骂了,不还口,你活该。被别人踩
着肩膀上了脑袋的,那是你自愿的。这个社会,讲究的是关系之间的平衡。没有一个潜规
则,将你的委屈变为利益转回你的口袋。
社会有大环境,群体有小环境。在美国的华人圈子,有这样一群人。
当他们熬出了头的时候,他们会踩下级的肩膀。肆无忌惮的侮辱下级的人格。但是他们遵
守美国社会的规则,机会只给强者。他们指望你会忠诚,求你无比的尊重。因为这是中华
民族的美德。但是他们不会去照顾弱者,应为美国的大环境不准许。这群人游走在中美文
化之间。不断的炫耀自己的丰富经历。变本加厉的将所有,他们经历的不公正行为强加在
中国人身上。因为他们知道中国人在美国没有安定感。承受力自然非统寻常。
华人不团结。没有文化核心,怎样团结?
文化差异本来是正常的一样东西,让这些人玩成把细。他们就靠着中国人在美的不安全感
,不断的翻云覆雨。这群人无论混的多好,他们是尴尬的。他们被夹在中美文化之间。没
有力量去突破自己,突破自己在受到不公正待遇所扭曲的那部分人格。想解放自己,又解
放的不彻底。
对我来说,对他们,没有同情与不同情之分。他们就是那样一个现象。残酷的一个现象。
用黑戈尔的话来结尾: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越是发达的国家,国民的时间观念越强,越是守时。
反之,越落后的国家,国民的时间观念越弱,越不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