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声为古代汉语的一种发声方式,其数量不是“一些”而是“大量”,点是点不完的,只能使用专用的工具书才行。
如果你会方言(尤其是南方福建、广东一带的方言),在这些方言(指文读时,而不是日常口语里)中,声调短促无法拉长(拖腔)的那些就是,因为这些方言中保留了比较多古汉语的发声。这些读音在现代汉语中均已分别归到“阳平”“上声”和“去声”中,“阴平”中好像没有。
如果学做古代诗词,比较有效的办法是自己在《唐诗三百首》中做些整理,“律诗”和“绝句”偶数行的最后一个字(韵脚)肯定不是;平仄关系中,仄的那些有相当一部分是入声。虽然很花时间,但肯定会大有裨益(好在有电脑,整理归类应省事多了)。
上面这些文字中,入、一、不、促、做、仄、部均是。
很多字都是入声字 在各地方言里都很好辨认
不过普通话里把这些字都读成其他音调了
楼上说入声没有变成阴平调的,是错误的,比如“一”字,本来是入声,普通话里读阴平(第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