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古村落
皖南古村落是指安徽省长江以南山区地域范围内,以西递和宏村为代表的古村落。是具有共同地域文化背景的历史传统村落,有强烈的徽州文化特色。皖南山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保存了大量形态相近、特色鲜明的传统建筑及其村落。皖南古村落不仅与地形、地貌、山水巧妙结合,而且加上明清时期徽商的雄厚经济实力对家乡的支持,文化教育日益兴旺发达,还乡后以雅、文、清高、超脱的心态构思和营建住宅,使得古村落的文化环境更为丰富,村落景观更为突出。皖南古村落与其他村落形态最大的不同之处是,皖南古村落建设和发展在相当程度脱离了对农业的依赖。古村落居民的意识、生活方式及情趣方面,大大超越了农民思想意识和一般市民阶层,而是保留和追求与文人、官宦阶层相一致,因此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皖南古村落民居在基本定式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装饰手法,建小庭院,开凿水池,安置漏窗、巧设盆景、雕梁画栋、题兰名匾额、创造优雅的生活环境,均体现了当地居民极高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皖南古村落选址、建设遵循的是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周易风水理论,强调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和对自然环境的充分尊重,注重物质和精神是双重需求,有科学的基础和很高的审美观念。皖南古村落——徽派民居的建筑特色是随着明清时期徽商的兴盛而发展起来的,能够在有限地建筑空间内最大程度地体现其构思的精巧以及工艺的高超,实为别具匠心的建筑形式。后来徽商逐渐衰败没落,而这种徽派民居的建筑特色却依附在古民居村落里保留下来,因此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建筑价值。
西递、宏村古民居村落位于中国东部安徽省黟县境内的黄山风景区。西递和宏村是皖南古村落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是皖南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化的典型代表——徽州文化的载体。集中体现了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特色,村落形态保存完好,风光秀美。村中自古尊儒术、重教化,文风昌盛,集中体现了明清时期达到鼎盛的徽州文化现象,如程朱理学的封建伦理文化、聚族而居的宗法文化、村落建设中的风水文化、贾而好儒的徽商文化,因此历史文化内涵深厚。
皖南山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保存了大量形态相近、特色鲜明的传统建筑及其村落。皖南古村落不仅与地形、地貌、山水巧妙结合,而且加上明清时期徽商的雄厚经济实力对家乡的支持,文化教育日益兴旺发达,还乡后以雅、文、清高、超脱的心态构思和营建住宅,使得古村落的文化环境更为丰富,村落景观更为突出。皖南古村落已于2000年登录世界文化遗产,现已成为全人类共享的宝贵财富。作为皖南古村落的典型代表,黟县的西递、宏村两个古村落已率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皖南古村落”,具有典型的山区聚居村落特点,又称作“徽州古村落”。现存的皖南古村落建筑以明清时期所建的居多,主要是清朝建筑,明以前的比较少见。
建筑,其本身来说,所具有的结构布局上的特点并不能够使其具有流传千古的价值,失去了文化的依托,建筑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因而,对于皖南古村落的研究,便不能不考虑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厚的“徽州文化”。徽州文化是指发生与存在于历史上徽州本土以及由此发生辐射、影响于外的典型特色文化。从地理区域范围来说,包括当年徽州府所辖的六个县,即歙县、黟县、休宁县、祁门县、绩溪县和婺源县。从历史时期来说,主要指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设立徽州府起至清末,这一时期的文化现象是徽州文化的主体。
皖南自古便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因而对于当地百姓来说,相对少且贫瘠的土地,并不能够养活自己,面对改善生活的强烈愿望,当地便形成了一股深远的重文重商的习俗。
徽州居民自古便十分注重教育,以科举道路改变人生的观念在当地根深蒂固。徽州地区一直文风昌盛,居历史记载,在宋代,徽州即有书院12所,清末时已达70 所,社学更多达562所。“十户之村,不废诵读”乃是当地教育发达的深刻写照。明清两代,徽州举人多达996名,进士618名,而状元则仅休宁一县就有 19名,休宁的“状元之乡”、“中国状元第一县”可谓名副其实。在徽州,“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一门九进士、兄弟四尚书”、“同胞翰林”、“父子尚书”等故事绝不是信口空谈,由此可见当地文化之深厚,文风之昌盛,足可称道于世间,夸耀于史上。又由于当地山川秀丽,绿水怡人,因而徽州足可称之为“钟灵毓秀”“人杰地灵”。
另一方面,与中国一直重农轻商的传统不同,对依靠出外经商来拼打天下并获得“徽商”美誉的徽州人来说,商人是受到尊崇的。面对当地土地的贫乏,经商,便成了徽州人科举之外的另一条出路。自宋代以来,大批徽州人出外经商游历,因其注重诚信、方法灵活,因而徽商获利之重,一时富甲天下者大有人在。
落花终有凋谢日,绿叶也需归根时。当一批批宦游经商之人归家时,带来的便不仅仅是一个经历,一批财富,更是一片视野,一种文化。当地的山水结构,使得徽州古村落建筑小巧而紧促,而当地的重文重商的文化背景,则使其具有了深厚的文化气息和丰富的园林情调。小巧玲珑的结构特点加上深厚的徽文化内涵,使得皖南古村落的建筑具有了经久不息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吸引力,其作为徽文化的载体,传递的不仅仅是一种辉煌的经历,更是一种文化的生命力。
首先是一拨迁徙者看到某个山水围合的区域风水不错,就决定定居下来,然后根据长幼关系、家庭关系和习惯的距离来确定自己宅基地的位置,然后盖房子,并在水边开辟农田,繁衍生息,等到村落人口多了,有钱了,就会修建祠堂,祠堂修起来之后,再建房子就会围绕祠堂布置,祠堂就成了村子的第一个空间中心,再后来人们需求更多了,建了私塾、戏院,出现了商业街……由于人口太多,环境的容量有限,人们开始寸土必争,房子和房子靠在一起盖,共用山墙,木建筑为了防火把山墙盖高,就出现了徽州高墙深巷的空间,有一部分人挤不下了就迁出去,在不远处建村子。于是皖南就有宏村、西递、南屏、绩溪、呈坎……等许多村子,只要是同姓氏的,都是分裂产生的。
村落的历史网上都有,你自己搜吧。你问的问题太学术了,大体情况上是上面说的那样。只是猜测。其实未必是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