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很多:
正面的答案:1、数据失真、不准确
2、老百姓个体感受比较局部、无论是时间、地点、商品都只注意到一部分。
负面的答案:1、有意为之,为了经济、社会等其他目的
2、各级相关单位的统计不准确甚至有意编造数据,致使公布数据不准
3、计算方法有问题。
个人认为:以上原因皆有,权重不同而已。
至于如何改进,个人觉得:
1、样本集合要准确,比如中国是不是一定要像国外,取房租价格而非住房售价?
2、各级统计部门的数字不能掺有水分,像GDP,各省的总和远大于国家公布的国家GDP就说明数字掺水。
3、增加透明度。
4、消费者更加理性、客观的看待。
CPI的编制原理,反映了消费者在维持基期的消费量的基础上,由于价格的变化而导致支出相对数的变化。CPI是以以基期总值为权数,采用固定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的指数。
包含四层平均:不同商品,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价格的平均,所有人群平均消费结构。
1,每个人的感受是特定的,一个人不能消费所有的商品,只能消费社会消费品的小部分
2,消费者对价格的感受只是在指数公布的近段时间
3,特定地区谈感受
4,每个消费者面对的消费结构不同,对价格敏感度也不同
另外,消费者的生活水平不同,贫富人群对CPI的态度也不同
对策:1,改变权数,采用能够反映大多数人生活水平的,中位数或者众数
2,分层编制,针对不同消费结构或地区的群体,编制不同CPI,提供不同CPI数据
如果你是九院的的话,这是老师口述的答案,有些地方是我自己填补的
政府故意把数字搞小点,就是为了稳定人们的心理预期。
否则大家都把钱搞出来炒房子,不符合政府与民众利益,房价越来越高进而泡泡破灭,哪个也得不到什么好处。
所以政府有时候进行善意的欺骗,可理解。
求答案,九院学子太悲壮了
成功答题,3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