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送别》里“从今经忏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什么意思?

2024-12-21 13:23:02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意思是从今往后我无心诵习佛经,专听你高中状元的捷报。

经纤:佛经。忏:为人忏悔所诵经文叫忏。春雷第一声:进士试于春正、二月举行,故称中第消息为春雷第一声。

这两句出自元代诗人王实甫写的《西厢记·长亭送别》,用元杂剧的形式讲述了崔莺莺十里长亭送张生进京赶考的别离场景,而张生和崔莺莺这对冲破世俗相爱的恋人,短暂的欢愉后即将饱尝长久的别离相思。

扩展资料

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著名的爱情故事之一。

崔张的爱情故事的演化过程是这样的:由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到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再到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经过三位作家的编写,崔张的爱情故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崔张故事源远流长,最早见于唐代著名诗人元稹所写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叙述了年轻的张生,寄居于山西蒲州的普救寺,有崔氏妇携女儿莺莺回长安,途经蒲州,亦寓于该寺,遇兵乱,崔氏富有,惶恐无托,幸张生与蒲将杜确有交谊,得其保护,崔氏遂免于难。

为酬谢张生,设宴时让女儿莺莺出见,张生为之动情。得丫环红娘之助,两人幽会。后张生去长安应试,不中,遂弃莺莺,后男婚女嫁。从此,两人彻底断绝了关系。

当《莺莺传》故事流传了四百年左右的时候,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问世了,这就是所谓的“董西厢”。

《董西厢》叙述了书生张君瑞和相国千金崔莺莺之间曲折感人的爱情故事。张生上京赶考,途经普救寺,遇上了相国千金崔莺莺,二人一见钟情,但莺莺已有婚约在身,许配给了表兄郑恒。叛军孙飞虎率部包围寺院,提出娶莺莺为妻的无理要求。张生挺身而出,下书白马将军解围。

崔母原答应能退兵者可以娶莺莺,但事后又后悔,不愿将女儿嫁给又穷又没势力的张生。莺莺对其母甚为不满,愤怒反抗。在聪明机智的婢女红娘的帮助下,张生与莺莺终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勇敢地走到一起,有情人终成眷属。

张生和崔莺莺是作者饱蘸赞美之笔塑造出来的爱情形象。在我国文学史上,《董西厢》是第一部把自由爱情当作主题并细致曲折地写出了它的全过程的成功之作,千百年来,一直是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爱情的赞歌。

到了元代,随着都市经济的繁荣,戏剧更加发达起来,这时,大戏剧家王实甫在“董西厢”的基础上把崔张故事改为了杂剧,这就是今天普遍看到的《西厢记》。

《西厢记》剧情是:书生张君瑞在普救寺里偶遇已故崔相国之女莺莺,对她一见倾心,苦于无法接近。此时恰有孙飞虎听说莺莺美貌,率兵围住普救寺,要强娶莺莺为妻。崔老夫人情急之下听从莺莺主意,允诺如有人能够退兵,便将莺莺嫁他。

张生修书请得故人白马将军杜确率兵前来解围,但事后崔老夫人绝口不提婚事,只让二人以兄妹相称。张生失望之极,幸有莺莺的丫环红娘从中帮忙,二人瞒过崔老夫人,私下幽会并订了终身。老夫人知情后便催张生进京应考。张生半年后得中状元。有情人终成眷属。

《西厢记》是中国古典戏曲乃至整个古典文学创作领域的一部杰作,它深邃的思想内容和精妙的艺术风格使这部作品七百年来一直雄踞“一流”的宝座。

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经过不同时期三位作家的不同创作和改编,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千姿百态,主题思想层层升华。崔张的爱情故事经过不断的推陈出新,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最优秀的爱情故事之一,代表了爱情故事的最高成就。

崔张的爱情故事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厢记·长亭送别

回答2:

“从今经忏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经纤:佛经。忏:为人忏悔所诵经文叫忏。春雷第一声:指中状元的捷报。

第二部分(“做到见夫人科”至“专听春雷第一声”),是长亭饯别的场面,主要刻画莺莺、张生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态、心理,突出莺莺珍重爱情而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表明了莺莺对赴试的态度,显示了她的反抗精神。

回答3:

从今经忏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经纤:佛经。忏:为人忏悔所诵经文叫忏。春雷第一声:指中状元的捷报。

回答4:

从今经忏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经纤:佛经。忏:为人忏悔所诵经文叫忏。春雷第一声:指中状元的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