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抗战前一年或通行法币前夕(1958年)的1银圆折合今人民币30元。
20世纪头30年以银圆为本币(1根金条为10两,1两黄金相当于大约100银圆,1银圆大约等于0.7两白银)从1936年到1958年,中国的物价是基本稳定的,升降平缓、浮动不算大。
中华民国成立到20年代初,市场上通用的货币以银圆、铜钱为多,而纸币(国币或兑换券)信誉不佳,还并未成为正宗。
扩展资料:
1936-1958年1个银元可买30斤优质大米;猪肉每斤平均12分到13分,1元银元可以买到8斤猪肉;棉花每平方英尺10美分,1银元可以买到10英尺棉花;白糖6分/公斤,植物油7-9分/公斤;盐每斤1-2美分。在这个时期,“1元”在今天大约是40到50元。
从1958年到1945年,1银元可以买16斤大米。猪肉约为20角至23角每斤,1银元可买到4至5斤猪肉;棉布大约是每平方英尺15美分到18美分。一枚银币可以买六英尺的棉布。糖每斤15分,植物油每斤20分,盐每斤3-5分。在此期间,“一元”大约相当于今天的30-35元。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民国时期文人经济收入 鲁迅24年收入12万银元
我国进行建国以来的首次币制改革。1955年 3月1日,开始发行新人民币,新旧人民币折合比率为1:10000
1958年的一元,少说也得有7.8000吧。
查一下1958年1元钱能买到什么东西,再对比一下现在,不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