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本段爱新觉罗·玄烨的陵寝
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陵寝,位于唐山遵化马兰峪清东陵昌瑞山脚下,清孝陵东侧1公里 爱新觉罗·玄烨的陵寝
处。该陵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二月十日动工,康熙二十年(1681年)完工。 景陵北依昌瑞山,建筑布局由南往北依次为:圣德神功碑亭、五孔拱桥、望柱、石像生、下马碑、神厨库、牌楼门、神道碑亭、二柱门、台石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宝顶下是地宫。这些大大小小的建筑以一条宽9.70米的神路贯穿成一个完整的序列,该神路南与孝陵神路衔接,北端直达宝城,弯环如龙,盘曲有情。 与康熙帝同葬景陵的有: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辅政大臣索尼孙女,废太子生母,康熙十三年因难产而死,年仅22岁)、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辅政大臣遏必隆之女,康熙十七年逝世)、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佟国维之女,康熙二十八年病逝,死前一天立为皇后)、孝恭仁皇后乌雅氏(雍正帝生母,康熙时为德妃,后尊为皇太后,雍正元年逝世)、敬敏皇贵妃章佳氏(皇十三子怡亲王胤祥生母,康熙时为敏妃,康熙三十八年去世,入葬景陵妃园寝,雍正元年追封为皇贵妃,迁葬景陵)。 景陵是清五朝在东陵界内营建的第二座皇帝陵,其建筑规模稍逊于孝陵,建筑规模总体上是以孝陵为蓝本,但局部又有所改创。如圣德神功碑亭内立双碑;石像生缩减为5对;改龙凤门为牌楼门等。景陵在葬在葬制上也有重大变革,开创了先葬皇后,附葬皇贵妃的制度;另外还摒弃了尸体火化入葬的传统而改为土葬。景陵的建筑风格及丧葬形式大多为后世所效仿,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清朝皇陵中的圣神功碑亭是由嗣皇帝兴建的,用以彰扬先皇一生的功业,景陵圣德神功碑亭建于雍正三年至雍正五年(1725-1727年)。按照雍正皇帝的意愿,亭内竖立了两块石碑,分别镌刻满文、汉字,用以记述康熙大帝60多年的赫赫功德。碑文由雍正皇帝亲自撰写,长达4300多字,是后世研究康熙朝历史的珍贵史料。 景陵石像生的布置有别于清代所有帝陵,自五孔桥至牌楼门段的神路由于地形的影响而呈弯环的曲 爱新觉罗·玄烨的陵寝
线,无法像其它陵寝际样对称布置,于是当时的建筑设计人员就根据神路走向顺地制宜随曲就弯地进行设置,一改其呆板的模式而呈现出灵活多变、步移景换言之的效果,体现了当时人们的聪明和才智。 但在1945年日本投降后,当时的中国仍是动荡不安,清东陵附近的一些土匪掀起了继1928年7月孙殿英之后的第二次盗掘清东陵文物的狂潮。同年9月当地一个姓张的人纠集约300余人对景陵展开了大规模的盗掘,将尘封了200余年的景陵地宫打开把随葬珍宝全部盗走,康熙皇帝及4后一妃的骸骨散落在地宫之中,一片狼藉惨不忍睹。 景陵地宫的盗口一直“对外开放”了7年,直到1952年清东陵文物保管所成立才封堵了盗口。 景陵背靠昌瑞山,南望象山,峰峙山川,山水交映可谓是景物天成堪称一处“上吉佳壤”但当时的风水家,堪舆家并不知道景陵处于地质断层地带上,一旦受到地震的影响很可能导致地宫石卷走闪,石构件断裂。这样的情况在其孙子乾隆皇帝的裕陵地宫中就曾发生过。裕陵比景陵晚建67年,但也和景陵一样裕陵也处于一个地质断层地带上。 嘉庆四年(1799年)也就是裕陵建成的47个年头在裕陵地宫的第一道石门上的月光石就出现了两道裂缝,嘉庆皇帝在乾隆皇帝入葬后立即在石门下支起了两根石柱。到二十世纪70年代,这两道裂缝不仅越来越严重,同时又发现第二、第三道石门的上门槛都出现了程度不同的裂缝(因第四道石门上门槛是铜的,所以未出现裂缝)。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清东陵文物管理处在三个门口共支顶了10根石柱。支顶石柱子后的16年来的事实表明,裂缝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如果不支顶这些石柱,其后果可想而知。景陵所在的地段是比裕陵更为严重的地质断层地带,裕陵地宫尚且如此严重,比裕陵又早建67年的景陵地宫又当如何? 尽管盗匪极力搜寻,地宫内仍残存着一些文物,例如木质和丝织品。并且每具棺椁也都是珍贵的文物。景陵地宫内葬1帝4后1皇贵妃,墓主人之多、地位之尊贵(景陵地宫葬皇后最多),随葬品之丰富,可为清陵之冠,可以断言,景陵地宫内残存的文物必定不少。康熙皇帝一生关注治黄治沙,在他身后尸骨却一直泡在水中。地宫内残存的文物和棺木长期浸泡在含有大量腐蚀性很强的碳酸钙的水中,无疑会受到极大的损害。清理地宫,既可以将残存的文物进行保护,收藏入库,还可以采取排水措施,使地宫内不存渗水,这样,不仅有效地保护了文物,也对保护地宫极为有利。 康熙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第一个用棺椁土葬的皇帝。通过清理景陵地宫,对于棺椁的形制、摆放的位置以及自来石、龙山石、香册香宝的形摆放位置等等一系列问题都 景陵被雷火烧毁的大碑楼
可以找到答案。同时对于了解孝、泰二陵的地宫规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景陵发生过两次重大火灾,分别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和1952年。光绪年间的那场大火烧毁了隆 恩殿,直至宣统年间才完成重建,着火原因至今未知,怀疑是由于守陵大臣玩忽职守勿使火种进入以木制为主的宫殿而引起的;而1952年的那次则是由于接触雷电引起的。另外还有多次火灾由于损失较上述两次较少故不一一列举。
康熙作为大清入关后的第二代君主,是一位名留青史,具有丰功伟绩的帝王。主宰大清江山61年,享年69岁,遵循中国传统的子随父葬的伦理观点,康熙也把自己的陵寝建在清东陵内。景陵北靠昌瑞山,南望象山,那里是山清水秀,景物天成,堪称是风水中的一处“上吉佳壤”。康熙大帝和他的四位皇后,还有一位皇贵妃,就长眠在此。
景陵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修建起来的。康熙十三年,即公元1674年,康熙21岁。这一年对清王朝来说,是一个多事之秋。以平西王吴三桂为首的“三藩之乱”,正进入第二年。当时的形势对大清朝非常危急,不仅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南方各省被叛军占领,而且福建,两广,还有陕西也在蠢蠢欲动,岌岌可危。大半个中国,烽火连天,刀兵四起,康熙皇帝正在调兵遣将全力应付声势浩大的国内叛乱,偏偏在此时,五月初三的下午,在皇宫里平空炸响了一声霹雳,康熙帝的孝诚皇后,因生子难产,死在坤宁宫,年仅22岁。这对年轻的康熙来讲,可谓雪上加霜。
我们知道,皇后是中宫之主,母仪天下,皇后的死属于国丧。皇后死了以后,当然不能草草了事。康熙皇帝在悲痛之余,既要绞尽脑汗对付三藩叛乱,同时还得亲自操持皇后的丧事,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在中国封建社会,有皇帝一登基就建陵的说法,可是,康熙帝登基之时,才8岁,还只是一个小孩子。加上当时的政局,也不太隐定,权臣当道,好不容易把鳌拜除掉,三藩之乱又爆发了,所以,康熙虽然继位十多年,也一直没有为自己选建陵寝。但皇后一死,建陵之事不得不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按照中国的传统,有夫妻合葬的习俗,皇后是要跟皇帝合葬在一起的。人死之后,入土为安,皇后要是长期停灵不葬,有失大清朝的面子。在这种情况下,康熙才按照“子随父葬”的传统做法,派遣一干大臣,到清东陵昌瑞山孝陵附近,为自己选择万年吉地。
一年之后,陵址选好了,定在孝陵东侧。康熙皇帝专门对负责陵寝工程的礼部和工部发出一道上谕,对陵寝的建造做了具体安排。康熙在上谕中是这样说的:仁孝皇后陵寝,已卜定于孝陵附近之山,理应备依典制营建,但因今军需浩繁,民力维艰,著将地宫先行修造,其余一应工程,候国用充足之日,次第举行。
从这一段话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年轻的康熙皇帝,对皇后的死,非常悲伤,但是,他头脑清醒,以理止情,皇后的陵寝固然重要,那也是他将来自己的陵寝,可是,国家正处于危难的当头,前方战事吃紧,军费开支浩大,所以,先解燃眉之急,把地宫先建起来,让皇后入土为安,其他的工程等国家渡过难关,国力充足的时候,再逐渐兴建。
钦天监选择了吉日,康熙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676年的二月初十,伴随着三藩叛乱的隆隆炮声,陵寝工程正式开工。虽然康熙正在指挥平叛,可以说是日理万机,但是,他对皇后的陵寝工程总是牵挂在心。皇陵工程那是钦命大工,绝非儿戏,在中国封建社会,陵寝是被认为关系到“帝运兴衰和国祚长短”的大事。所以,在第二年的九月份,康熙在百忙之中,专门抽出时间亲自到了清东陵的施工现场,阅视陵寝工程的进展情况。经过五年的紧张施工,到康熙二十年,陵寝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在三月份下葬了孝成皇后。
据清朝档案记载,在下葬孝诚皇后的时候,整个陵寝的主要宫殿,隆恩殿还没有完工,所以,我们从景陵诞生的历史背景来看,如果不是孝诚皇后的意外死亡,景陵的修建很可能还要向后推迟。
陪葬景陵地宫的一共有4位皇后,还有一位皇贵妃。她们分别是:孝诚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孝恭皇后,还有敬敏皇贵妃,一共是5位。
1952年,清东陵成立了文物保管所,当时的工作人员,就把景陵的盗洞口密封起来,但是,对地宫里面没有做任何清理。也就是说,现在景陵地宫还是当年被盗后的老样子,所有的陪葬品没有了,只有那些人的尸骨还躺在里面。
1995年到1996年,清东陵文物管理处,对景陵的地面建筑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修缮,现在,景陵的地面建筑基本上已经恢复历史原貌。今天,如果您再到景陵参观,不仅能看到雕刻精美的石像生,别具一格的牌楼门,还能看到宏伟壮观的隆恩殿,还有雍正亲笔写的景陵的神道碑,还有明楼的朱砂碑。
康熙大帝的景陵,它是清朝杰出帝王留给我们的历史印记,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鼎盛时期,康乾盛世留给人类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如今康熙大帝的景陵殿宇巍峨,松柏苍翠,人们来到这里,或感悟历史,或凭吊先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景陵正以其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向世人阐释着康熙大帝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