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的实例

急急急
2025-02-02 09:55:2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洋务运动是近代教育的开端。洋务派共创办24所新式学堂,主要为翻译、工程、兵器、通讯、医务等培养新型人才,虽然学堂规模不大,但是依旧打破了古老的科举制度,培养了一批不同于传统的近代科技知识分子,一定程度上打通了社会文化风气,为后面科举制的废除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派遣留学生,为了更系统的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洋务派向西方派遣 200 多位留学生,为洋务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西学知识的新式人才,一方面也对中国的教育近代化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中国社会迈向近代化准备了最初始的文化条件。

在现代,大部分青少年比较重视传统节日,但是同样对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十分热衷;在影视文化上,绝大多数青少年更加偏好国外的作品;在饮食文化上,中国传统食物明显占有优势。

有76.8%的青少年知道春节的来源,而知道圣诞节来源的则有80.5%,可以看出青少年对本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还是比较了解和重视的,但同时又看出中国青少年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关注程度还略小于对外国节日的关注。

扩展资料

西方国家在文化输出的背后,还隐藏着意识形态的渗透。外来文化对当代学生思想概念的影响。学生受外来文化影响所出现的负面影响包括:处事叛逆,思想过于偏激,凡事过于讲究形式。

消极文化糟粕侵害我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由于外国文化的“侵入”,中国很多传统的文化都丢失了,并且人们都非常开放,导致离婚率大大上升,从而影响我们的民族心理和文化根基。

这必然对我国的国家自主性和国家主权构成损害,关系到学生群体意识的形成和自我道德情操的培养,甚至可能引发民族离心力而威胁国家安全。因而更应该引起警觉。

不得不说,外国文化确实绚丽多彩,我们并不排斥外国文化,我们希望的是,可以吸纳,收容外国文化,将其融入我们自己的文化中,千万别迷失了心智,过于地崇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方文化

回答2:

1,发型,之前的辫子已经一根不剩;
2,服装,之前的长袍马褂,现在一件难寻;
3,喝的,喝茶的越来越少,喝可乐咖啡的越来越多;
4,吃的,中药越来越少,西药无处不在;
5,看的,曲艺越来越没落,电影越来越红火;
6,人心,良知越来越稀有,功利越来越严重;
7,文化,学中文没出路,学洋文才吃香。
------

回答3:

影响包括多个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政治方面,民主制度在我国的不断完善;经济,92年以来吸收西方的市场经济,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各种西方节日在中国的流行,如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等,以及西方的一些观念也影响着我国,还有西方的语言,英语在中国教育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地角色,以及各种舶来品。总之,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数不胜数。

回答4:

最明显的实例,就是我们现在的文字。好多文字是来自洋文。好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名词,是来自日文,也就是来自西洋文字了。

回答5:

我想大家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遇到了熟人,不免要打个招呼寒喧几句,这是任何不同文化国度都存在的礼貌行为,但各具特色。过去中国人见面之后相互问候通常是“吃了没 你回来了?”“你去哪儿呀.,?”“上班去?”。而欧美人最常用的招呼用语是“Hello”“How are you?”或 “How do you do?”,随着英语在中国的普及,现代中国人见面不再先说“你吃了没有”,而是简单的一句“hi”。人们都感到这种招呼用语用起来自然方便简洁,又不会使对方感到别扭,也不会引起对方的误解或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