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美国意象派诗人卡尔·桑德堡的一首诗。它短小含蓄,意境悠远,是客观与主观物象的融合,是作者眼前实象和胸中虚象的有机统一。这首诗语言简洁、清新、凝练,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诗的开头写道:“雾来了——蹑着猫的细步。”在这里, 诗人出人意表地把雾比喻成一只猫。构思奇特,大胆夸张,超凡脱俗。它美丽可爱,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姗姗走来。诗中雾是客观的真实,“来”“蹑”字写出动态,但诗更注重意在象外,将外在形象主观情感化以后,与作者内心情感融合,传达了生活一瞬间的感受,有着深刻的灵魂体验。
接着诗人写道:“它静静地弓腰,蹲着俯瞰,港口和城市,再向前走去。”“静静”一词,传递了作者内心的恬静和闲适;“蹲着”的动作,表达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俯瞰”“走开”一个意象重叠一个意象,留给我们大片想像的空间。它看到了什么?是繁忙的码头热火朝天的景象,或许是喧嚣的城市人潮滚滚。但作者都无意表现这些,而是用淡淡的笔调,用平和恬静的心态去观察,这是对繁华都市生活的审美观照。
这首诗有着生活的艺术的美。透过诗歌语言符号的表面,我们似乎可以这样理解:20世纪初期,西方工业革命蓬勃发展,现代大都市日益繁荣,资本主义世界里物欲横流,茫茫人海中,四顾茫茫,人越发感到孤独。个性受到压抑,许多人精神在流浪,灵魂在漂泊。何处是理想的栖身之地?作者要寻求思想的解脱,内心重负的释放,于是就用《雾》这首小诗来折射自己的心境。当我们再一次读起它:“雾来了——蹑着猫的细步。”内心就会有一种空灵的感觉,就会更深地体验、感受它的优美。
美国现代诗人桑德堡写过:“雾来了,附在小猫的足上。”他的想像实在很丰富,还有什么比猫足更能表现出那轻而且软,落地无声的雾呢?薄雾与轻阴笼罩下的世界,虽然是那样地迷离恍惚,使人有无处不凄凄之感,但那霏雾弄晴的光景,不是给予人无限的希望吗? 浓雾微阴之后,必能看到更灿美的阳光。
现代诗人桑德堡吟咏雾的诗句说明了他对雾的喜爱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现代生活和都市的感受。他的诗句用具体的猫的形象来表现雾,使得虚感变成实感,抽象变成具体,这充分体现了意象派的创作原则。此外,他的诗句也传递出一种冷眼看世界的纷繁,将体验的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感受时空的转变和人世的变迁。总之,桑德堡的诗句通过表现雾的形象和特点,表达了他的情感和对现代社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