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MRI)是什么?

2025-01-02 12:56:40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MRI为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的缩写,中文称“磁共振或磁共振成像”,过去曾称“核磁共振”,亦可称共轭摄影法。MRI是一种新颖的成像方法,它具有组织对比性强、空间分辨率高、多平面的解剖结构显示和无射线损伤等特点,并对生理变化特别敏感。

近年来,医学影像学技术飞速发展,已有4种主要的影像诊断方法,包括基于功能检查的核医学成像方法(伽马照相和单光子CT)和基于形态学的3种方法:X线(包括CT)、超声和MRI。尤其是由于MRI的出现使影像诊断学水平迈上了一个新阶段,MRI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可与上述几种检查方法相辅相成,某些部位还超越CT检查。

但是,带有心脏起搏器及神经刺激器者、曾做过动脉瘤手术及颅内带有动脉瘤夹者、曾做过心脏手术并带有人工心脏瓣膜者、有眼球内金属异物或内耳植入金属假体者,禁用MRI。

体内有各种金属植入物的病人、妊娠期妇女、危重病人需要使用生命支持系统者、癫痫病人、幽闭恐惧症病人,在检查时应慎重对待。

回答2:

MRI包含静息态和fMRI任务态两种。静息态是指大脑不执行具体认知任务、保持安静、放松、清醒时的状态,是大脑所处的各种复杂状态中最基础和最本质的状态。可以测量大脑各个脑区之间的功能。功能保留得越完整,关系越密切,那么意识保留程度也越高,日后苏醒的概率也就会越大。任务态功能磁共振指大脑在执行记忆、识别以及运动等具体任务时的状态。比如最著名的“想象打网球或者在家中走动”实验。当给患者下达任务后,医生发现患者可以通过完成空间想象任务表现出大脑特定区域的激活,这样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患者意识存在的证据。

回答3:

磁共振MRI的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