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都写很长。有留言说我写得很细。我是一个很细腻的人。从去年开始有人说我的脑子象电脑。我一直不承认,因为我是学视觉艺术出生的,差点跟何润东成为校友,应该非常感性,我一直觉得自己很感性,而且细腻,怎么就变成电脑了呢?直到最近我才意识到,人是会改变的。物是人非,可能就是说人和物随着时间和时间里发生的事情,被岁月改变了吧!
人有时最不了解的就是自己。其实我的天分,除了做评论,最适合的是律师,医生,还有就是跟细心条理有关的会计和化学。因为我惊人的洞察力,卓越的分析能力,深入浅出有条有理的归纳总结能力。当然加上照相机一般的记忆。但我都没有从事这些行业,直到“这把年纪”才意识到自己的天分所在。而人的天分顶多1到2项,能把自己的天分和职业相关联是幸福。把自己天分以外的长处和职业相关联,则要面对竞争,和不断的自我挑战和自我超越。所以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是“周瑜”,“诸葛亮”太少太少,百年一遇!
为什么写评论是一件透支的事情,因为我很认真,看得认真,感受得认真,自然写得认真。拿冯小刚用过的名词,就是给别人“添砖加瓦”。以至于我绝对不可能成为任何人的粉丝。我写的时候很投入,写完了没准把影视里的人忘记得一干二净。我只关注作品,因为明星只能生活在舞台和银幕上,他们不属于生活,至少不属于我们的生活。我们喜欢的是他们塑造的角色,而不是他们本人。为了不打碎这种印象,最好不要知道他们生活中什么样。没准非常糟糕。我曾经认识一个非常漂亮的女人,80后,从新加坡读了几年高中回来,非常漂亮,具体就不多介绍了。让我印象最深的那一刻,就是她在和别人斗地主,玩钱的时候,当她输了的时候,或者快要输了时候,那个嘴脸一下子变得跟巫婆一样,非常难看。非常非常难看。其实她是一个自私虚荣的女孩子。而且年纪小天真烂漫。她的美貌让人眩晕,出去买东西从来不需要自己掏钱。跟女孩子在一起总是在前一个约会和后一个约会空档之间,也就是说她从来不缺男孩子的追捧。但那一刻紧紧是十几块钱的得失,她的嘴脸,让我着实吓了一跳。其实有些明星也是如此,他们现实生活中,可能会象那个女孩子一样让人吓一跳。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遥远的观望,而且最好只看作品,作品是他们交给观众的成绩单。此外,最好别去多了解他们。有些明星婚姻不幸福可能当初对方娶的是舞台上的明星,而不是生活中的那个人吧!我的宗旨,不仅要远离明星还要远离她们的粉丝,很多粉丝基本就是不可理喻的疯子。你看最近周立波吃的嘎头不小。
我从小就喜欢看电影,评头论足的。以至于邻居们都不喜欢邀请我去一起看电视看电影,因为我嘴巴不停,所以我哥哥从小乖巧,是一个非常Popular的帅小 伙。^_^!反正挺丢人的!到了大学就开心了。一个班上,一半以上都爱看电影,我们流窜于各大院校去看原版电影。第二天基本全班沸腾,一边创作,嘴巴一边 不停地评论电影。还会到上海的各届国际电影节去嘎一角,专门挑有深度的电影看、非常开心。
以前我们住的楼房都是父母的同事,一住十几年,邻居的孩子一起长大,基本可以做到夜不闭户那么信任。以前吃完饭一吃可以几个小时很开心,大叫聊啊聊啊。有电视也不看。我们住在最高一层,后院就是一家当时植被最多的企业的湖泊树林,加上蓝天白云,心情特别的宽广。后来搬家了,所谓的公寓一层楼就2家人家,对门基本不认识。而且周围高楼大厦也建起来了,遮住了阳光,看到天空是一件很困难的时期,考虑到老人,我们住在了一层,窗户架起了“鸽子笼”如同在监狱一半,暗无天日。后来那家企业把树坎了,把湖给甜了,但是被广播批判。即便住在最高一层也看不到湖泊树林了。人也就郁闷了,各自长大,各自忙,饭桌上永远到不齐一家人。即便在一起吃饭,眼睛总盯着电视看,脑子想着自己的心事。但是没改编的是我的嘴巴,不停的评论。
我哥哥和我不一样,现实稳重按部就班,他说了两句话:人的脑容量是有限的,你老是评论电影电视,这些既不能给你带来钱也不能给你带来名,却占用了你的脑容量。当时听了真不舒服,感觉自己是个弱智似的。第二句话,是我说我想做艺术评论家,可惜中国的大学没有这个专业。我哥哥说,你总算发现自己最适合的职业的,就是做评论。在发展懵懂的时代,过于超前意识的人,总是痛苦地寻找着出路,或者可以通往梦想的途径。自然我们没有能成为艺术评论家。但我的天分和才华还是存在的。
当我在人生的停滞期,最暗无天日的时候,我想做些什么重新唤回自己的信心让自己振作的时候,我想起了我哥哥曾经说的话“你总算发现自己的最适合的职业了”。于是我开了新浪博客,后来开了百度的“爱影爱评”吧。开始写评论,把平时想的,说的,没写下来的,写下来。既然我喜欢看电影,既然我喜欢评论电影。我想起有一对母女在丈夫和父亲去世以后,开始写小说,把父亲和丈夫在小说中复活,写成她们希望的那样,在泪水和交流中,度过了最痛苦的时期。我开博客写影片也是异曲同工的道理。虽然给予的自信并不多,比如在百度上发帖子,刚开始回回都被设为精品,突然觉得没什么挑战。呵呵。但却给了我一个业余爱好,消磨时间的时期。挺好的!
以前也喜欢写如今女性博客中常见的酸酸的可怜兮兮的林黛玉一半的柔软的文字,曾几何时,不写了
我前世一定是个男人,父兄都是在军事化的环境里工作学习,从小就看着制服长大
难怪喜欢看男人兄弟情深的影评
看了很多其他地方台的娱乐节目,访谈节目,都是绝对很绚丽,很热闹,很热情。热热闹闹几十分钟过去,曲终人散,立马就忘记了,没有给观众,至少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写影评也是,一件很透支的事情,而且我写得那么认真,观点视角独特,并非所有观众能够做到,也能给专业人士很多启发和灵感。但也不会给我留下什么,总觉得写影评是把自己的感情掏出去的过程。
直到我最近无意间看到了上海东方卫视的《幸福魔方》节目。突然觉得很舒服,一方水土一方人的道理真的是亘古难变。作为上海人,看到上海的节目,非常有亲切感。这份亲切感更来自于自豪。因为只有上海才能做出这样的节目。上海的节目是本着为观众送去点什么,帮到观众点什么的基础上的。因为我没有看到“索取”两个字。因为他们的节目是给改善观众的生活和思想“添砖加瓦”。看东方卫视的节目就觉得丰富细腻,跟上海人的气质一样,而且诚信度相对颇高。信价比也很高。所以看了感觉满足,舒服,而且有一种被关注,有收获的感觉。心理学家也请的货真价实,不是来走秀抢钱的,或者给自己工作室拉广告的,也就是我前面说的,我没有看到“索取”两个字。
不是浪费了几十分钟,混混沌沌地热闹一样,过后空虚无聊。很多地方的节目我只看到“索取”,为了自己出名,为了收视率,盲目毫无创意甚至蹩脚地抄袭台湾节目,甚至有的还操着“台语普通话+台湾腔调”,再加上自己的本地口音。很不舒服,稍微有了点名气以后,主持状态都不一样了,更显示其小地方主持人,进不了大雅之堂的本质。也只能在自己的地方卫视混混。你看那些争一哥一姐都不是出自上海的主持人。董卿也不争了,直接一下去了中央台。
所以再看其他台的节目就觉得没什么味道了。这又让我想起了一篇文章(很久以前看到的),名字记不得了,好像当某某遇到某某,前面一个某某是相交7年的女友,后面那个是认识7天的女友,后来跟七天的相伴终老。其实这个七天是几十年的积淀。很多时候,我们心里想要的表达不出来,或者一时意识不到,但在心里却从来没有消失过。或者我们太忙,或者我们眼前的东西太眩目太悦耳让我们忘记了静下来思考自己想要的,知道这个人或者这样东西的出现,唤起了真正的自我。哪怕只有7天。就跟电视节目一样。有的电视节目是很热闹,很眩目,但却很空虚空洞甚至低级趣味。但一时混淆了我们的视听,填补了我们的时间。直到一档真正有意义的节目出现,让我们感受到了被关心,被关注,被呵护,被帮助,被给予的时候。我才知道我们真正想要什么,或者应该要什么。就像我喜欢上海的电视节目,那是几十年的土生土长的乡土文化积淀。更是上海这个海派文化独特的魅力和我本身开明文明的思想比较接近。
每个人都平等地拥有获得幸福的权力。热闹空虚不是幸福。
很为自己是上海人而自豪,虽然全国人人民对咱们有偏见!虽然周立波不是我欣赏的艺人,但他《笑侃三十年》和相关上海的话题,的确听了扬眉吐气。刚出国留学那阵子,经常被欺负,就是因为我是上海人,我开玩笑地说,一起住学生宿舍里的中国人把我当成“上海人”的代表,深仇大恨都往我身上来了,他们根本不认识我,更谈不上了解我,就把自己的盲目的“仇富心理”翻江倒海了!但这更显示了上海人无法被掩盖的魅力和光芒。
首先上海的光芒是人性的,二战时期收留了很多犹太人,就可以看到这个东方巴黎的开明勇敢。以及实实在在地为人处事。最后开放了城市的大门,成为中国的最大的移民城市,上海的移民政策和美国的移民法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蓝印户口已经相当于绿卡。而且上海人低调不爱出风头。计划经济下,上海70%的收益都上交给国家,帮助了其他城市,而这些很少被颂扬。上海人也很少到处嚷嚷这些。上海依然被丑化成“娘娘腔的南方普通话形象”。所以周立波的有些段子还是挺真实的。
你看那群刚来上海,把上海骂得最厉害,发誓绝不留在上海,最后最想留在上海,心里最爱上海甚至看不起其他人但嘴里还是接着骂上海的,都是同一拨人。一个连对自己都无法诚实的人,是根本没有资格站在公开的平台上和别人平等地对话的(这句话也适用于人际关系,家庭关系,恋爱关系和婚姻关系里)。所以也理解周立波跟全国网民杠上的滋味。不能否认部分国民的素质是不可恭维的。
喜欢《幸福魔方》是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开明开发的节目,节目里反复强调的是平等和尊敬,无论哪一方是更有钱有势,学历更高工作更好,从哪里来,都是提倡彼此尊重,平等,信任的信条。
很多人(这里就写外地人好了)都觉得自己被人看不起,拼命赚钱,然后用钱来奴役别人,趾高气扬的。其实都是出于不自信。即便赚了钱还是无法治愈其内心的自卑和不自信。作为上海人的我,来到国外也曾经被人看不起。他们根本不认识我,为什么看不起我。因为我不是他们遇到的第一个中国人,而他们遇到的第一个中国人没有给他们留下好印象。所以看到我,包括其他中国人就直接种族歧视了,人家也不愿意打破自己平静的生活,花时间去了解原来你跟他们认识的其他中国人不一样。这种心态就跟上海人对待当地移民的心态是一样的。另外,先想想,最后换位思考,为什么被歧视,无外乎两点,,就是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差异。主场的一方已经假定你了解当地的习俗文化,但发现你没有符合,就有了异样的眼光(解读为歧视);客场的一方假定主场会宽容理解他是外来人口,但对方没有那么“仁慈”;客场本身从本土文化带来的自己一直固定地长期地认为优秀的东西,在客场非但没被欣赏,反而被排斥小看(也被解读为地域或者种族歧视),而主场一方自身的见解有限,没有能力欣赏到理解到客场人士的优秀,于是剑拔弩张,歧视和抵抗就出来了。,就是很多人都不愿意去做的,就是反思,反省。自己身上肯定有很多缺点不足而打破人别人的生活的平静,甚至是不合理的地方。我们很多人在原来的小范围里有了一点成绩,到了大熔炉里被淹没,缺少关注和赞美而失去了自我,为了得到关注和赞美,用伤害他人利益和打破他人生活平静的方法,就跟小孩子不断惹事引起家长关注一样。这样的行为举止只能让自己更加受到歧视。
还有就是你们会发现在任何地方,歧视别人的自己本身是失败者。他们或者是低学历,没文化,低收入,甚至无收入,有的可能正深处低谷落魄的时候,有的一辈子没有看过外面的世界却以主场自居目空一切,有的可能还有身心残疾而留下心理阴影等。这类人更容易歧视别人伤害别人。欺软怕硬,仗势欺人。从精神健康学的角度来说,当一个人精神受到压力,比如上述人群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低于一个相对平衡的水平,缺乏良性的生活环境,缺乏被关注和缺乏温暖而导致精神压力,或者不快乐,不积极。而精神上的压力和不快乐会导致道德水平的下降,水泥烟囱滑模施工。在你们生活中常常会发现有的“很知识分子”,道德水平和知识水平是两个明显的分水岭。用上述的理论却理解就解释得通了,就是精神压力,自己过得不如意,导致了道德下降。有的人天性自私,很多人并非天生道德败坏。每个人都一样,当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确保了生活的一定安稳,心态都会非常安然,社会也就和谐了,人的善心也就更激发,做善事的人也就会更多。
我认识一位男士,父母都是复旦大学教授,但因为父母来自北方,到了复旦大学虽然是教授,但教授太多,那种无法成为第一,或者被歧视也好种种因素造成两位教授心情的抑郁。他们在家里常常暴打这个男士。这个男士人到中年孑然一身,看到自己的亲弟弟受伤他竟然会开怀大笑,觉得很幸福。他的眼神充满了仇恨。他想解救自己,他开始学习圣经,用他的话说,也许圣经是最后的救命稻草,可以把他从仇恨地童年中解救出来。还有一次我去参观故宫,出来后和朋友们走在天安门广场上,一个农村妇女不小心自己绊倒了,她爬起来四处观望,好像天都踏下来了,这个天就是她的面子,我当时跟朋友如同念咒语一般的说,千万别打孩子,千万别打孩子......,但她还是一转身把已经走在她前面的儿子拉住,几个嘴巴上去,嘴里责怪因为他如何如何造成她摔倒出丑,天真无辜的儿子在天安门广场的兴奋中如晴天霹雳一般地痛哭,我相信这些小小的生活细节,将给幼小的心灵积累起怎样的创伤!记得一部韩国电视剧好像叫《嫂子19岁》女主角的父亲对那个骗财且伤天害理的母女说,被她们骗的钱不用还了,他也不追究了,因为上天已经帮他惩罚这对母女了,是那个女儿(女二号)的眼睛,她的眼睛(眼神)就是对她父母的最大的报应。自然她的眼睛不仅不幸福而且充满了痛恨。的确,一个不幸福的子女就是对父母所作所为最大的报复。所以父母才被称为天职,这份职业是伟大,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称职的。并非生理上生下了后代,就自动变得伟大了。否则就不是天职了,天职就是一份只能付出不求回报的职业,而且也肯能得不到回报。另外两份天职,一是教师,而是医生。都是需要良知的!
上海很多电视节目,就已经关注到了如此最人性化,最深,最真实的层面,让观众都想参与其中得到实实在在地帮助。为什么有些地方叫作熔炉,因为有洗脑的作用,而且是积极意义上地改善人的生活,提升生活方式,开拓眼界,增强自身能力。而不是每一个地方都能被称为是熔炉的。西方发达国家很多,却不是每个城市都能称为熔炉。而上海,恰恰是一个令人自豪的地方。自豪我来自上海,生长在这个地方。
他乡遇故知,为什么被古人列为三大人生幸福的事情之一,就在于这个“乡”字。乡情的确让人幸福,所以看到上海的电视节目,看到《幸福魔方》的时候,我突然感觉到了这个乡情,所以感觉脚挨到地了。“脚踏实地”了。呵呵。就是找到根了。很多离乡背井的人时间久了都会有rootless的感受。很多中国人到了国外才把中国的名著看了一遍,其实就是在追溯乡愁。
每个地方的人都应该为自己的家乡而感到自豪。自信来自客观,在骂别人,在因为自卑而给别人增加麻烦的之前,先客观的审视自己,古人不是说“三省吾身”吗?但同时也要充分发现自己的有点。把西方的自吹自擂的自信,和中国的三省吾身相结合就完美了。这一观点在傅雷的《傅雷家书》中有提到中西方的长处。
看了上海的电视节目,其他台的都不想看了,觉得食之无味的感觉,还是因为在上海的节目中我看到的是“给予”两个字,而其他地方娱乐节目中我看到的“索取”。所以姜文的那句台词“站着赚钱”意味深长啊。你看有一段时间很多选秀节目,变成了忆苦思甜节目,选手都把自己悲惨贫困的家境声讨一翻。博得大众同情,尤其是师奶富婆团的同情。台上哭穷,台下过得比谁都富裕。有一则后台失窃的报道,选手被偷的都是奢侈品。
当然也别因为我们观众的这些话,明星们就纷纷宣布自己住的不是很么好房子,用的不是什么好东西,也不必此地无银三百两。该干嘛干嘛,别见了风就是雨的随风倒!明星也要有自己的人生目标,观众才可能尊敬你们。
好像是石油厂
是核电站
中海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