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钦佩于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壮志,也曾敬佩于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忧民情怀;曾倾慕于莲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也曾感怀于石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正直;曾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无怨无悔“耿耿于怀”,也曾被“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默默无闻深深鼓舞。
我想把这一粒粒品德的珍珠串成项链,却没有线;我想把这一片片道德的绿叶拼成树,却没有枝;我想把这一幕幕的高尚与伟大记在心里,却没有笔。我苦苦寻觅与等待,直到有一天,我认识了他,我才知道,所有的高尚与伟大,都源于真实。
他的名字大家耳熟能详。季羡林,我国当代学界泰斗,一位把语言研究与文化交流视为生命的人。我并不懂他的语言研究,不懂梵文,吐火罗语,也未曾看过他的学术著作。我只是偶然看了他的两本书,《季羡林谈人生》和《季羡林与名人》。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正是从这两本书里,我读到了一种态度,是真实;我读到了一种精神,叫求真务实;我读到了一种情怀,是热爱祖国;我读到了一种品质,叫无私奉献。我从他点滴的文字中,和那些琐碎的生活片段中看到他质朴真挚的内心,如一泓清水,缓缓滑过山间,无色无味,无影无形,却可以默默浸润出无尽的希望,汇集成强大的力量,“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
清水无香,却可以以真实的灌溉给予世界芬芳。
季老在学术领域的贡献印证了他对整个人类的爱。他的生命火炬在纵贯古今的中世纪印度语言形态学里燃烧,他的人生价值在横跨中西的研究著作和翻译作品里彰显。他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更把文化交流作为促进世界和平的起点。这种成就是跨越国界的,这种奉献是给予整个人类的。但他从不曾炫耀什么,他只是真诚地对待他的工作和他研究的一切。他常说他幼无大志。甚至后来去德国留学,读博士,他认为是因为他不是梁启超和王国维,不是陈寅恪和郭沫若那样不平凡的人,他说“我甘愿当一个平凡的人,如果没有金光闪闪的博士头衔,则在抢夺饭碗的搏斗中必然是个失败者”。他是真实的,实际的,他的“胸无大志”并没有让他的人生平庸,就在于他总能活在今天。他总是把当前的事认真做好,全力以赴。比起那些成天大谈理想的人,他的这种脚踏实地,这种治学严谨,更值得我们学习。他用一生的经历告诉我们:生命在于“真”与“忍”。他便为了“真”而“忍”,在“忍”中学会“真”。
在他为《胡适全集》作的序里,有一处是这样的:“逐渐的(应为“地”——羡林)……”
我读到了一种无以言说的真诚,那是对文化的尊重,更是对人的尊重。
清水无香,却可以以真诚的忏悔换来自然的原谅。
我曾被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深深震撼,我也为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情操由衷赞叹,但我更感动于季老那对祖国一声声诚挚的忏悔。对于当年未参加革命的出国留学,他后来一直称自己是“摘桃派”:“我认为自己那一点学问,那一点知识,是非常可耻的。”他又说:“我有很多奇思怪想。我甚至希望能再发生一次抗日战争,给我一个机会,让我来表现一下。我一定奋力抗战,连牺牲自己的性命,我都能做得到。”这话可能太过,但足见他的诚意。他把这种忏悔融化在行动里,在归国后的几十年光阴里,他兢兢业业,一颗爱国之心赫赫彰显。
如他所说:“即使把我烧成了灰,每一粒灰都是爱国的。”
我听到一种内心灼灼燃烧的声音,那是对国家最忠贞的爱恋和誓言。
清水无香,却可以以真诚透明的心赢得高山与大海的依赖与尊重。
季老的真,不仅体现在他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而且渗透于他对每一个亲人、朋友、学生,甚至是一个陌生人的尊重与爱护。我不会忘记他在母亲去世时“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沉痛,不会忘记他在悼念冯至先生时的那句“为了冯至先生,我愿意把自己泪库中的泪一次性提光,使他成为我今生中最后一次痛哭”,我不会忘记他为了给恩师西克教授增加一点营养,从自己少得可怜的食品分配中省下一点给老师做了一个蛋糕,我也不会忘记他对中青年梵文学者的悉心指导和殷切期盼,我更不会忘记那个塔什干男孩对他这个陌生人临别的赠言:“我永远不会忘记你,亲爱的季羡林。”
如他所言:“能为国家,为人民,为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
我看到一颗朴素得发亮的心,在沧海桑田的人生波折中,真实地跳动。
永远的真实,永远的坚忍。这便是清水人生,一个无香胜有香的神话。一滴水可以无香,两滴水可以无形,但千千万万滴的清水可以汇集成一个国家傲然的身躯,可以凝聚成一个民族坚毅的脊梁;千千万万滴的清水可以推动一个社会的历史波涛奔流不息,可以推动整个世界的发展车轮滚滚向前。(北京理工大学学生 李艳丽)
《中国教育报》2007年4月26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