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的主要人物性格

2024-12-03 23:48:16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我”:“我”是富裕人家的子弟,平常在城里受着封建教育的束缚。与双喜、阿发等相比,难免有一些缺点,只会死读书,不会干活,看不到戏就“急着要哭”;但“我”到底还是个孩子。心地无邪,对封建教育极为反感,以“免念诗书”为乐事,所以更加向往农村生活。

双喜:双喜是小伙伴中“最聪明的”,小领袖一般,他心细如发,聪明伶俐。

六一公公:六一公公是淳朴乡民的代表,六一公公对于孩子们偷他的豆,只是责备“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听说摘豆是为了请客,马上说“这是应该的”,他并不是吝啬的人。

《社戏》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写于1922年的短篇小说,发表于同年12月《小说月刊》第13卷12号,后收入小说集《呐喊》。这篇小说以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我”20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十月革命给正在沉思,探索的鲁迅以强烈的震动,使他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和人民革命的希望。“五四”爱国运动暴发,使鲁迅的革命精神更加振奋,于是用笔起来无情地揭露封建制度和孔孟之道的吃人本质,发出“救救孩子”和推翻封建“铁屋子”的号召。

他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以彻底的反封建的思想向敌人接连投去匕首和机枪,表现了鲜明的革命者的立场。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发表了小说《社戏》。

作品赏析

这篇小说以看戏为线索,从“我”在北京看中国戏的感受写起,接着追忆了少年时在农村看社戏的愉快,最后又从回忆回到了现实。中间过渡自然,上下衔接紧密。小说虽然没有什么惊一心动魄的情节,也没有复杂的结构,但是由于作者对情节的安排,起伏有致,情趣盎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戏

回答2:

“我”,一个富有人家的子弟,城里来的,对农村的事物怀着一颗好奇心。
农村孩子(群像),具有淳朴的优秀品质,遇事让着别人尤其是“我”这个客人,聪明能干,天真烂漫。
农民(大人):纯朴善良。

回答3:

作者本人:对美好社会向往
母亲:怠慢
外祖母:有礼
双喜:机灵,淳朴,聪明,讲义气,考虑周到,大方,热情好客,善良,果断,善解人意,能说会道,做事有始有终,细心,有组织和号召能力
阿发:淳朴,善良,天真活泼,热情好客
桂生:淳朴,勤快,机灵
六一公公:淳朴,老实,不斤斤计较,热情好客,善良,宽厚,爱惜劳动成果
八公公:细心

回答4:

看戏前“我”因看不到戏而沮丧时,双喜大悟似的提议“大船?……”当外祖母不放心时马上打包票,同时提出有力证据,使“我”可以看戏,出发时,双喜拔前篙第一个出动,像小伙伴的带头人,这些体现了他聪明、热情、机灵、能干。看戏时,双喜对铁老生的介绍证明戏已看过,这次专门来陪我,表现了他的友爱、热情。铁老生没表演翻筋斗时,他又来安慰我,表现了他善解人意,看戏后,双喜认为多偷阿发家的罗汉豆,发娘对哭骂的,用了八公公的盐,老头子对骂,表明他考虑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