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中与魔家四将同殿的两尊佛叫什么?

2025-01-26 15:09:2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哼哈二将


准确来说寺院中的佛像是四大天王和哼哈二将,并不是魔家四将(这是道教上的,不能等同)

哼哈二将

哼哈二将,汉族民间对佛寺山门前二金刚的俗称。为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作者根据佛教守护寺庙的两位门神,附会而成的两员神将。形象威武凶猛,一名郑伦,能鼻哼白气制敌;一名陈奇,能口哈黄气擒将。

佛教

进入大山门,面对大雄宝殿,在山门内的两边可以看到两尊大菩萨,它们就是佛教里最著名的哼哈二将,这两位大将,他们睁眼鼓鼻,上身裸露,体魄健壮,手持武器,为大力士与大武士模样。其神态威严,怒视凡间。 提起哼哈二将,他们的来历是这样的:他们两位原来都是佛国里的金刚力士。据《大宝积经》记载,哼哈二将手拿金刚杵(是一种十分坚固而又锋利的古代作战武器),本是保卫佛国的夜叉神,用今天的中国话讲,就是把守山门的两位警卫大神,或者叫两位把门将军。

他们原来都是有名有姓的:

哼将,原名郑伦,原是商纣王的大将,是度厄真人的弟子,他拜度厄真人为师。由于郑伦虔诚拜师,认真学法,因此深得度厄真人的钟爱,于是度厄真人很快授他一种法术,这就是“窍中二气”。他在“警卫”中如遇盗贼,只要鼻子一哼,就会响如洪钟,并随响声喷出二道白光,可吸敌人魂魄,所以,任何敌人在他面前都会失败。

哈将,名叫陈奇,他腹内有一道黄气,如果遇到敌人,只要张口哈出一口黄气,同样可以吸敌人的魂魄,使敌人呆若木鸡,举手就擒,置敌人于死地。

佛教界有一种说法,转轮王,生了一千位儿子,每位都成了佛。最小的两个儿子,一个叫青叶髻。一个叫楼至德。他们两兄弟为了保卫兄长们成佛,同时也为了保护佛法,便自觉自愿做了佛国的佛法神。他们两个,手拿武器,腹怀“窍中二气”,怒目而视,威武雄壮,尽职尽责,把守山门,保卫佛国与佛法永远不受侵害。

民间

「两位神将」原先祇是「一位」金刚力士,本是佛国护法的「二十诸天」之一的密迹金刚。《封神演义》上说郑伦原为商纣王的部将,拜昆仑度厄真人为师。真人传给他窍中二气,将鼻一哼,响如钟声,并喷出两道白光,吸人魂魄。后来被周文王擒获改邪归正,却又被纣王的部下大升斩死。

陈奇也是商纣王的部将,曾受异人秘传,养成腹中一道黄气,张口一哈,黄气喷出,见之者魂魄自散。后来被哪吒刺死。在姜子牙封神时敕封郑伦、陈奇镇守西释山门,宣布教化、保护法宝,这就是汉族民间所流传的哼哈二将。




补充:

四大天王 :东方天王名“提名罗吒”,此云持国,能保持国土,是帝释天的主乐神,手中琵琶以作标帜,护东方弗提婆洲人民。南方天王名“毗琉璃”,能令他人善根增长,所以手中持剑,护南阎浮提州人。西方天王名“毗留博叉”,此云广目,能以净眼观察护持人民,领诸龙及富单那,所以手中缠绕一龙,护西瞿耶尼洲人。北方天王名“毗沙门”,此云多闻,有大福德,护持人民财富。右手持伞,表福德之义,护北郁单越洲人。

回答2:

以上网友都讲到了。就补充一点点资料供参考吧:

胖胖的坐像说是根据布袋和尚形像来的“弥勒菩萨”造像;
持杵站像是护法“韦陀菩萨”造像。
○ 弥勒菩萨表法 理事圆融----
知足常乐,忍辱能行,表达心量大、度量大。心量是弥勒菩萨教育我们,要理解一切;肚量是要感受一切。第一乐观面对环境;第二乐观面对生活;第三乐观面对人事。弥勒菩萨全部通透一切因果、因缘,好也是果报、坏也是果报,所以呢,没有理由埋怨一切(即“看破、放下”)。
○ 韦陀尊天菩萨表法 护持常住三宝,消除常住的天魔障碍----
韦陀菩萨是自己发心来护持三宝的,负责不准外来干扰,天魔外道会被挡在山门以外不得扰乱道场。

更感性的了解,您就近请教寺院的师父和义工就可以得到解答。

回答3:

是弥勒菩萨,未来佛,现在兜率天内院,所以有四大天王护法像一起.
另一位也不是佛,是韦陀尊天菩萨,是娑婆世界护法菩萨.

回答4:

笑面佛是弥勒菩萨,也就是未来佛,他现在在兜率天讲法
立的是韦陀菩萨,是佛教的护法神!你看看他手上的降魔杵,如果扛在肩膀上表示这是大寺庙,可以供游僧免费吃住3天,如果放在胸前,表示是中型的寺庙,可以免费供养1天
如果放在地上,表示是小寺,不能供养游僧
阿弥陀佛

回答5:

那不是魔家四将,那是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和北方多闻天王。
进佛殿正中第一尊笑哈哈的是弥勒菩萨,是将来下生佛,就是继释迦牟尼佛后的下一尊佛,所以也称弥勒佛,他的原型是中国的布袋和尚,所以不像其他的菩萨现出的是天人像(一般的观音像都是天人像),就是一个笑哈哈的和尚形象,表包容、放下。另一个玉面持降魔杵的是韦陀菩萨,也是以后的下生佛,是贤劫最后一尊佛,成佛时称楼至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