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巴笨不会说话怎么办呢?

2024-12-31 15:03:35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回答2: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每天都在说话,但是有的人说话让人感觉很舒服,有的人说话却让人很讨厌;有的人说话能受到领导赏识,有的人说话却让同事避之而不及。



不管在古代还是今天,会说话的人总是拥有更多的机会,更容易办成事,更容易取得成功。苏秦原本是战国时期的农村无为青年,混得十分落魄,家里妻子嫌弃他没本事赚不到钱,连父母都为有这样的儿子感到羞耻。苏秦不甘心被瞧不起,后来拜鬼谷子为师,学会了纵横之术,开始靠一张嘴游说列国,最终挂六国相印,使秦国15年不敢兵出函谷关。



苏秦作为鬼谷子的弟子尚且如此厉害,鬼谷子本人就更不用说了,两千年来他被尊为“谋圣”。他一生看淡功名利禄,隐居深山,把他一生的智慧著作成了《鬼谷子》一书。他在书中提到了如何揣摩人心,变成一个能说会道的人。如果你能领悟他下面的两句教诲,说话水平一定会得到莫大的提升。



一、欲说者务隐度,计事者务循顺

《鬼谷子·内揵篇》中说到:“欲说者务隐度,计事者务循顺。” 意思就是,说话前一定要暗中揣度别人的心思,在做谋划的时候一定要顺应别人的想法。

春秋战国时期,齐威王的王后去世之后,接下来要重新立一位新的王后,而齐威王的妃子众多,但是王后的名额只有一个,到底该立谁呢?这让齐威王感到有点犯难了,平时最受宠的妃子有好几位,立谁都不好办。



薛公田婴觉得这是一个与领导增进感情的绝佳机会,若是把这件事情帮齐威王办好,自然会更加受宠。但是田婴也不知道齐王究竟更喜欢哪一位妃子,因此这件事不能胡来。

不过,田婴脑子灵泛,很快便想出来办法。他进宫面见齐王,献上了十对耳环,其中一对尤为尊贵,一眼便能看出来它的与众不同。齐王很快便把是十对耳环送给了最喜爱的十位爱妃,当田婴得知最名贵耳环归哪位妃子所有时,他便立刻向齐王建议册封该妃子为王后。



齐王一听田婴的建议,龙颜大悦,心想还是薛公懂我。随后,齐王便按田婴的提议册封了王后,田婴也因此更加受宠。

田婴向齐王进言之前,并没有鲁莽行事,而是先用耳环揣度了齐王的心思,搞清楚了齐王内心真实的想法后再谏言。如此一来,便能赢得了齐王的认同,让齐王更赏识自己。



二、内有不合者,不可施行也。乃揣切时宜,从便所为,以求其变。

《鬼谷子·内揵》中说到:“夫内有不合者,不可施行也。乃揣切时宜,从便所为,以求其变。”意思就是说,假如说辞和策略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不要实行。就要重新揣摩他人的想法,改变先前策略,从便利处入手再来说服。



战国时期,郑同北上去见赵王,赵王觉得自己身份地位高,有点瞧不上出身平凡的郑同,便阴阳怪气的问郑同:“听说你是南方博学之人,不知来此有何见教啊?”

郑同说:“大王谬赞了,我就是一个粗鄙之人,哪有什么博学,更不敢指教您啊!”



赵王听完后,心里舒坦多了,总算有点自知之明,还想到寡人面前卖弄。可是郑同也并非自己说的那般,只不过自谦一番罢了。郑同没有忘记此行的目的,便继续对赵王说:“年轻的时候,我爹曾教过我一些兵法……”

“寡人不喜欢兵法!”赵王打断道,郑同一看情形不对,可不能再这样说下去了,得改变策略。便立马大笑着对赵王说:“哈哈,其实我也不喜欢兵法,早前我见魏昭王的时候,他也不喜欢!”



郑同真是反应够快的,见赵王不喜欢兵法,便立刻调整立场与赵王一致,不然的话,接下来就没得聊,赵王就要下令送客了。

郑同见赵王对他的态度开始好转,便继续说:“当时我就问魏昭王,您坐拥先王传下来的大好江山,是不是有责任保持国土不被侵犯,社稷长治久安啊?魏昭王说:‘那是当然的!’”

郑同继续说:“我跟魏昭王说:’如果带着珍稀的美玉,怀揣万两黄金,独自一人走在野外,那么他会怎样?估计很快就会被人打劫杀害。现如今周边国家对魏国虎视眈眈,你跟他们讲道义而毫无任何准备,难道他们会放过你吗?大王若不讲究用兵策略,邻国的野心会不会得逞呢?”



提郑同的一席话说完之后,赵王恍然大悟,听明白了郑同所表达的意思。对郑同的态度瞬间变得恭敬起来:“先生,劳烦请您多多指教啊!”随后便把郑同尊为上宾,用贵宾之礼招待,丝毫没有怠慢。

我们可以看出,当郑同向赵王推销兵法最开始被拒绝的时候,他并没有因此慌张,更没有一昧坚持自己的立场,说兵法有多好、有多棒,赵王你一定要听我讲兵法。而是懂得运用同理心,开始站在赵王的立场,先认同赵王的看法,然后换个角度再来说服赵王,最终成功达到了目的。

回答3:

嘴巴笨不会说话就一定要少说多听。多倾听,多思考,说话之前也要深思熟虑。

回答4:

多看书。可以多看一些提高情商的书,然后自己去多加练习。要知道一些场合该说一些什么话。

回答5:

尝试一下和别人多交流,没有人天生就特别能说会道的都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