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皇帝称号“帝”和“宗”有什么区别?

2025-02-03 04:11:45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帝”是谥号,“祖”或“宗”是庙号,历史学上称唐以前的皇帝用谥号,唐及以后因为谥号太长,称呼不方便,就用了庙号。
而且唐以前只有很少的皇帝有庙号,如商武丁称“商高宗”,汉武帝称“汉世宗”,“有功称祖,有德称宗”,但隋朝以后的皇帝不管有德无德都称宗

回答2:

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周朝确立谥号制度,对君主和大臣的一生作为给予盖棺定论的评价。庙号制度被废止。秦朝连谥号制度也废止了。汉朝以后承袭了庙号这一制度。汉朝对于追加庙号一事极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没有庙号。刘邦是开国君主,庙号为太祖(但自司马迁时就称其为高祖,后世多习用之),谥号为高皇帝(谥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之太祖,故特起名焉)。
在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道构成已死帝王的全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回答3:

这是后世习惯称呼使用不一样而已
比如汉武帝,
谥号: 孝武皇帝
庙号: 世宗
所谓武帝是根据其谥号来的,秦汉之时习惯用谥号称呼皇帝。
而唐太宗,庙号: 太宗
谥号: 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尊号: 天可汗
年号: 贞观
我们用的什么宗是庙号。
再比如明清称呼皇帝的俗称如万历,嘉靖,康熙,乾隆,这都是年号,只是因为后来的皇帝基本不换年号所以有这样的习惯。

回答4:

还好吧!汉朝也有汉高祖啊!一般第一个皇帝都叫什么祖之类的,后面的都叫宗,有时有的皇帝太牛叉,也有不是第一个皇帝也叫祖的,比如明成祖朱棣,清圣祖玄烨等等。至于你说的汉武帝,隋炀帝之类的是他们的谥号,就是他们死后后来的史官根据他们的生前表现给他们的一种评价!一般谥“灵”,谥”炀”的都是暴君,而文景的都是比较好的皇帝。而什么宗之类的都是皇帝的庙号,就是他们死后进太庙的称号。一般不是对他们生前的评价!这是我的理解,希望能帮到你!

回答5: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48664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