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馆陶县名字的由来?

2025-01-24 19:27:37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追溯秦汉,查阅古籍,多称:“陶山名邑,自战国时赵置馆于陶丘,馆陶盖于此得名,其地枕陶山襟卫水,处齐鲁偏西,为燕京通衢……”。还有一种说法,与此大致相同“馆陶古为冀州地,春秋时,晋国冠氏邑,后属赵国,城邑西北七里有陶丘,赵主下降时,置馆于其侧,因名馆陶”。说到这里馆陶的由来就算是说清楚了。这样,按照古籍和馆陶县志的记载,解释馆陶由来,完全可以说得通,信得过。不好解决的问题是“陶山”。馆陶的由来里面不是有一句叫做“其地枕陶山襟卫水”吗?卫水好说,至今还在馆陶境内流着,水上还有雄伟壮观的“七一”大桥,对它的解释无需多用笔墨。难解释的是众所周知的“陶山”(或丘)。说起“陶山”这个名字来,几乎人人知道,而且还有馆陶“八景”之一“陶山夕照”之说,若要问起“陶山”的所在,却无一人能知其地。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工业发展,不少名优产品以古地名“陶山”为商标,不断打入国内和国际市场。诸如“陶山陈酒”、“陶山酩”、“陶山春”等遐迩闻名的好酒,商标上都印有“陶山”;馆陶县“馆陶”现代陶艺公司生产的陶器,也有“陶山”字样,还有旅馆饭店等服务设施的招牌,用“陶山”命名的更多。这就足可说明“陶山”在馆陶县人民中间,影响之广泛,印象之深刻,历史之久远了。但是,馆陶人有谁能把“陶山”的真实所在,具体方位以致四旁村庄说清楚呢?多少年来,还没有找到真正能够彻底解决这个疑团的人。对于“陶山”的解释,从古到今,众说纷纭:一说,“陶山”在县城西南五十里有一土丘,即“陶山”;二说“陶山”故老相传,在馆陶镇西南七十里许,微有土阜;三说,“陶山”在张沙村南,存有狭长沙丘;四说,“陶山”在馆陶城西北七里有陶丘;五说,“陶山”在山东定陶,而不在馆陶县等等,以上所说,参差互异,唯独大明一统志载:“陶山”在馆陶县之西南五十里,馆陶镇之西北七里,有陶丘,战国时赵主下降到此地,置馆于其侧,因名馆陶。这一记载与第四说法和几种版本的馆陶县志对“陶山”的叙述较吻合。所以,在一九三六年续修馆陶县志时,认定大明一统志所定“陶山”方位、距离为准,其它诸说为误。“陶山”就此定为在馆陶城(今山东冠县东古城)西北七里处,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陶山”所在。至于现在为何不见“痕迹”,因历世久远,陵谷沧桑,高山已成大川,就不再多作解释了。

回答2:

好像是 因为古代朝廷 建馆与陶 有关系
馆是驿站或管辖之地的意思 陶指的是一座山丘名为陶
建了个驿站或馆地在陶山附近
建馆与陶 馆陶的名字由此而来

我说的也不准 只是记得看过的文章是这样说过

古时有土山其形似陶故名陶山,后战国时赵国置馆驿(驿站)于陶山侧,故名馆陶。
陶山具体位置不详。
我窃以为陶山在今寿山寺乡浅口村西一村叫油滩或者牛滩(村名记不太清了)村西,有一土山,有二十余米,我亲自到过,上有矮树杂草于其上,问村间老公,此为何地,名什么。皆不答或曰不知也。

回答3:

馆陶位于“齐鲁燕赵”交界之地,是古代名邑,为陶山文化一部分。古代馆陶之名,始于陶山黑陶;现代馆陶出名,亦赖于黑陶。
和美人心计 估计没关系

回答4:

馆陶县始建于西汉初年,已有2200多年的建历史。因其城(此城是指山东冠县北馆陶)西北七里有陶丘,赵置驿馆于其侧,故名馆陶。春秋时期,馆陶是晋国的冠氏邑。
百科有馆陶县的详细介绍
http://baike.baidu.com/view/36624.html?wtp=tt
馆陶公主是以其封地在馆陶而得名,历史上曾经有好几个皇帝的女儿姐妹被封馆陶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