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 (杜甫七言诗句一)

2025-01-25 09:17:51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这是一篇托物抒情的散文,写于1941年。在此之前,作者茅盾在新疆工作一个时期之后,到延安讲学。当时,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他亲眼目睹了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的情形,从解放区的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

文章一起笔,就直接照应题目,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礼赞,意思就是崇敬而赞美)。这样直抒胸臆,造成的效果非常明显,使人感觉起笔峻拔有力,赞美之情破空而来,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这样写也有点明题意、总起全文的作用。可以说,文章一开头就卓尔不凡。

然而文章的第二段,作者却笔锋一转,抛开白杨树,描绘起了高原景色。高原是怎样的呢?“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绿的是麦田,而且“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些描写成功地勾画了一幅辽阔平坦、色彩鲜艳的高原图景,为全文开拓了一个广阔的背景。所以作者在这里很自然地点出一般人都会有的感受:雄壮或者伟大等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文笔一转,用一个设问句引出了另外一种感受:看久了,也许会有单调、厌倦之感。这样写高原景色,真可谓是一波三折。这种欲扬先抑的手法,为下文白杨树的出现做好了铺垫,积蓄了气势。

就在这样的环境之中,白杨树正式出场了。“刹那间……猛抬头”,看到了前方像哨兵傲然耸立的几株树木,顿时使人的情绪从恹恹欲睡中惊醒过来。读者的视线由高原引向远处的树木,文章也由低潮转向高潮。但作者在这里并没有直接点明白杨树,而把突出点放在“我”情绪的转变上,为下文白杨树的出现做了渲染。问答句的方式提醒了读者的注意力,目的在于引起读者的共鸣。

紧接着,作者用一个简洁的过渡段,点出了白杨树,既是对上文“惊叫”的补叙,也是下文赞美白杨树的前奏。此处二赞白杨树的不平凡,照应开头。

白杨树正式出场了。这一段仅七句,却把白杨树的外形、色彩、性格写得极为形象生动。开头一句用“笔直”点出白杨树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这是总括;接下来的四句,依次描写白杨树的干、枝、叶、皮,分别用“绝无旁枝”“绝不旁逸斜出”“微微泛出淡青色”等词语来衬托白杨树的形象美,这是第二层;最后两句概括白杨树的气质和性格,突出它的正直、坚强、倔强和不折不挠。接下来,作者用拟人和对比的手法,进一步给白杨树以高度的评价。两个“没有……”似乎要否定白杨树的美,这是欲扬先抑。“但是……”一转,变抑为扬,否定的是好女子,但肯定的却是“伟丈夫”。以此对比,突出了白杨树的与众不同。由赞美树到赞美人,过渡非常自然。在这里,文章连用了四个反问句,像剥春笋一样一层深似一层地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引导读者去思考。第一个“难道”以反问句引导读者思索人和白杨树的联系,引起读者的共鸣,为下文做铺垫。第二个“难道”以反问句肯定白杨树不平凡的本质,肯定白杨树和北方农民之间的联系。第三个“难道”以反问句进一步明确指出白杨树象征着坚强战斗的抗日军民。第四个“难道”以反问句肯定白杨树的精神面貌,而这正是敌后抗日群众的精神和意志。四个反问排比句,由外向内,层层深入,句法同中有异,点破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赞美之情到这里也发展到了顶点。同时,此处也是思想内容的精华所在,展现了一种更为阔大更为深远的境界。

最后两段,在完成对白杨树形象刻画的基础上,展开议论,进一步强调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又一次说明赞美白杨树的原因,从正面点明了主题。两个“相似”是排比句,“不但……尤其……”是散句,句式富有变化,与文中感情的波澜相适应。文章以昂扬的调子高声赞美白杨树,有力地结束了全文,与开头形成呼应。作者所描述的白杨树的意义,由于抒情性的议论的点染,显得更加鲜明突出。

这篇文章在艺术上颇具独到之处。全文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主线,贯穿起各个部分,但中间又起伏有致。它起笔就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但并没有直接说明理由,而是紧接着写了高原景色。写高原景色,又是一波三折,先有雄壮伟大之感,然后又产生倦怠单调情绪,一扬一抑,才让白杨树出场。写白杨树,也错落有致,步步深入。如文章从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写到一排乃至一株白杨树,从广袤的大自然收缩到特定环境中的一点,这是由面到点;从抬眼望见前面远远有傲然耸立的哨兵一样的白杨树,到对白杨树的干、枝、叶、皮的近距离细致描写,这是由远及近;从白杨树站立的姿态,联想到白杨树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性格,再从白杨树的外形特征联想到北方抗日军民的斗争精神,这是由树及人,托物抒情。就这样,文章一步步深入到作者所要表现的主题,形散而神不散。

本文语言也非常凝练优美,富有变化。无论写高原还是写白杨树,都能抓住特点,运用形象贴切的词语来描绘。如用“无边无垠”来写高原的广阔,用“坦荡如砥”来写高原的平坦,用“伟岸”“挺拔”等来形容白杨树的高大笔直。同是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每次说法都有变化,层层递进。有些动词,如“扑”“涌”等都用得精当贴切,形象生动。

关于练习

一、朗读全文,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回答下面的问题。

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

1.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来贯穿全文的?

本文是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作为抒情线索的。

2.白杨树在文中是怎样的形象?在作者心中,它象征了什么?

白杨树在本文中的形象,从外形来说,是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干、枝、叶都“一律向上”“绝无旁枝”“紧紧靠拢”“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从神来说,是力求上进,正直、朴质、严肃、坚强不屈。

在作者的心目中,它象征了北方的解放区军民,尤其象征了民族解放战争中所不可缺少的朴质、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

二、本文一开始用大段的文字描写高原景色,然后才写到白杨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文中类似写法的段落不止一处,试着把它们找出来,分析一下。

本题意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艺术手法和写作特点。

这样写的好处是:交代白杨树生长的典型环境,尤其以其“单调”来衬托白杨树的不平凡。类似写法的地方有第六段、结尾写楠木的一段等,都是先抑后扬,进而衬托白杨树的不平凡。

三、找出课文第七段中的排比句和反问句,看看它们的意思是怎样逐步加深的。

本题意在引导学生分析、体会文笔精华。

在第七段中,排比句和反问句是连用的。它们分别是“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难道你就一点也不联想到……”“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它们的意思是这样一步步加深的:第一句让人由白杨树向外联想,第二句让人由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联想到有相同特点的农民;第三句由白杨树的坚强不屈联想到傲然挺立、守卫家乡的抗日军民;第四句由白杨树的枝叶紧密团结、力争上游的精神,联想到用血写出中国历史的精神和意志。四句话由外向内,层层深入。

教学建议

理解白杨的象征意义是全文的中心点。象征在这里指托物抒情。

教学时,不仅要使学生知道用什么象征什么,而且要理解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要体察到对白杨树的描写和对抗日军民的赞美这两者之间的联系。顺着作者的思路一步步深入下去——从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到一排树,三五株树,到一株树;从猛抬头看见远远傲立的白杨,到对干、枝、叶的描写;从白杨树形状姿态的描写进而写到它的风格、品质,从而点出其象征意义。由形到“神”,由树到人,引导学生仔细揣摩第七段的四个反问句逐层推进的特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和写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作练习,练习要落实在书面上。

有关资料

一、本文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一九四一年三月。那时,正处在抗战的相持阶段。作者于一九三九年三月到新疆讲学,第二年五月赴延安鲁艺讲学,十月离开延安到重庆。这期间,作者目睹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看到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粉碎了日本侵略者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抗日根据地。他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受到了鼓舞,写下了这篇激情洋溢的散文。

二、托义于物的表现手法

理解和掌握托义于物的表现手法,是这篇抒情散文的教学目的。

要达到这一教学目的,首要的工作是必须把课文讲清讲透。这就要求教者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突破难点,讲清重点,让学生正确领会作者赞美白杨树的深刻意义。

要挖掘这深刻意义,就要突破课文的难点,讲清课文的重点。

文章的第二、三自然段是这篇范文教学的难点。所谓突破难点,就是让学生弄明白写白杨树为什么先写高原的景象。

在这里,文章是从作者对西北高原的“所见”“所感”展开的。写“所见”,从“扑入”入手,见景生情,“涌起”感想来是必然的。这感想有两点:一是雄壮、伟大;一是倦怠、单调。写白杨树为什么要写高原呢?意在描写白杨树生长的环境。这环境如此雄壮、伟大,那么生长在这雄壮、伟大之中的白杨树,也定是不平凡。这就对白杨树做了很好的衬托。但在你有感于这黄绿主宰的世界的雄壮、伟大之后却又会产生倦怠和单调的情绪,不禁感到像缺少点什么东西。而驱赶了那恹恹欲睡的情绪,令人振奋得惊叫起来的是白杨树。这就更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对白杨树做了很好的反衬。这一正一反的衬托,都落笔在白杨树上。可见这部分的所见所感,都是紧紧围绕着所写的中心——白杨树来进行的。讲清了这一点,学生就会懂得写白杨树为什么要写高原的景象和怎样写了。

文章的第五和第七自然段是教学的重点。第五自然段是从白杨树的形象、气魄上描绘白杨树旺盛、坚强的风貌。在教师的指导下,要求学生列出如下的描写提纲:

这样,学生就能从白杨树旺盛、坚强的风貌中体会到白杨树有一种不平凡的气质,初步体会到作者已将白杨树人格化了。

文章的第七自然段,通过对白杨树抒情性的评价,把白杨树进一步拟人化了。白杨树和其他树相比,没有婆娑的姿态和屈曲盘旋的虬枝,那么白杨树美不美呢?单就这一点来说,“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这似乎是对白杨树“抑”了一下,但白杨树却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不缺少温和而又坚强挺拔,这就肯定了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具有大丈夫的刚健的美。这就是作者对白杨树所作的抒情性的评价。这里学生便非常明确地看出写白杨树的意义远不只是写“树”了。……文章分析到这里,还应让学生明确作者为什么特别强调北方农民?这应该联系时代背景来理解。这时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到达祖国北方的第五个年头,北方农民的觉醒是党唤起的;北方农民的思想是党武装的;北方农民的精神和意志,就是党的精神和意志的体现。所以赞颂白杨树,意在赞颂北方农民,意在赞颂组织和领导他们的中国共产党。但是这后一赞颂,是作者当时在国民党统治区想说而又不能公开说的话,所以作者就把这一意义寄寓在白杨树上,只有让读者自己去体会了。这种把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称赞的事物上的写法就叫做“象征的写法”。经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就会对象征的写法和它的运用有比较清楚透彻的了解了。

但是只研究到这里,学生还会存在一些悬念,还应该引导学生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1.本文赞树的目的是为了赞人,但又不直接说,而且是采用这种含蓄的形式即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意义。这种意义不是所描写的事物本身就具有的,而是作者借某一事物所作的联想和寄托。

2.象征也是把事物形象化和人格化,这与拟人和比喻又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首先要认清象征是一种表现方法,即写作方法,是就篇章而言的。不是一般所说的象征义;而拟人与比喻则是修辞方法,只表现在具体的句子上,不在篇章上。

象征与拟人的相同点是都把事物人格化,但象征的写法大都用在立意上,即把某种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描写的事物的形象中。通过所描写、刻画的事物,来表现一定阶级的本质或某种意义;而拟人则是用在语句的表现上,是为了把事物写得生动、形象,增强表达效果。虽然也是把物人格化,但所表现的还是拟人化的事物的本身。例如:山也笑来水也笑,只反映人物欢悦的心情,并不反映人的性格和品德、精神和思想、形象和气魄;并不寄寓别的更深的意义,也没有描绘山的形象,这山中也不寄寓另一个形象。

象征与比喻中的借喻,也有相同点,那就是都使事物形象化了。但借喻是建筑在相似的基础上;象征却是将所描写的事物赋予一定的意义,所以对托义的物必须做细致地描写和刻画,理解时应加以细心地分析。比喻就无须做描绘和刻画。

3.象征这个表现方法,是文学家们在斗争中创造的。它的基本作用有二:一是把作家要说而不愿直说的托义于物,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一是帮助作家把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巧妙地告诉给读者。《白杨礼赞》和高尔基的《海燕》属于后者。这方法帮助《白杨礼赞》和《海燕》分别冲破了国民党和帝俄政府的“审查”。我们今天运用象征的写法一般说是属于前者,主要是为了增强文章的表现力,收到更好的文学教育效果。

这些问题明确之后,学生就能掌握象征的写法了。懂得不但要对托义的物进行细致的描写和刻画,还要对它做恰当、深刻的评价,即加以议论,上升到一定的高度,点明它的象征意义。

(节选自《课文分析集》初中第五册,作者刘树春。)

三、《白杨礼赞》的结构美

《白杨礼赞》是我国现代散文园地的一篇力作,也是茅盾先生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遗产。它不仅思想博大精深,而且结构严谨完美,具有不同凡响的艺术魅力。

许多人用“形散神不散”来概括散文结构上的特点,严格说来,是不够确切的。一方面,以严谨著称的散文本来就不乏其篇;另一方面,大多数所谓“形散”的,也只是个别段落出于艺术穿插的需要,故意“散”一下,并不是通篇皆散。所以,大凡好的散文,都是拢中见散,散拢结合的。《白杨礼赞》即是如此。从通篇布局上看,它严收谨拢,颇具论辩色彩;从个别段落上看,它又漫放巧纵,确有形散神凝的笔法。看上去,开阖自如;读起来,跌宕有致。

线索是结构的核心,线索抓不准,结构就理不清。文章中,作者一唱三叹,反复歌咏“不平凡”的白杨树。“不平凡”三字,是作者抒发赞美之情的基础,也是作者用来结构文章的线索。围绕这个线索,作者“首句标其目”:“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起笔峻拔有力,赞美之情破空而来,让读者在文章开头就获得一个深刻印象。继之,作者又具体分析白杨树的不平凡,构成文章的主体。对此,作者从三个不同侧面分别叙写:白杨的生长环境不平凡,白杨的外部形态不平凡,白杨内在气质的不平凡。这样,从白杨赖以生存的“景美”,说到白杨自身的“形美”,又进而揭示白杨内在的“神美”,由远及近,由表及里,写尽了白杨的“不平凡”。行文中,虽不见作者以“美”字直许,而白杨却美不胜收,尽得风流。

文章开头,作者虽直接点出礼赞对象,却不急于描写阐发,而是轻宕一笔,用舒缓亲切的笔调领我们在黄土高原上漫游起来。你看,忽而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忽而又是“宛若并肩的远山”;本来是“雄壮”,一下子又变成了“单调”,令人应接不暇……作者如此不厌其烦地泼写塞外风光,是在为白杨出场布置背景,渲染气氛……不妨设想一下,作者如果直接承前写白杨的“形”和“神”,而不是先写白杨赖以生存的“景”,那么,白杨的“笔直”和“坚强”就将有根基不牢之感。所以,这种“放”,从根本上说,是为巧妙的“收”,是貌离而神合。

“景”如此,“形”呢?作者写“形”,用的是工笔细描的手法。他先用“力争上游”这一人格化的语言,总括出白杨在外貌形态上的基本特征,然后牵引着人们的视线,自下而上地观察白杨的“干”(绝无旁枝)、枝(“紧紧靠拢”)、“叶”(“片片向上”),由平视而仰视,突出白杨的高大。接着,他又把读者的视线拉回来,集中在白杨的“皮”上:“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给白杨穿上一件富有光泽和色彩的外衣。这一笔很传神,像定影一样,使得刚才还略觉模糊的形象,一下子清晰起来,活现出白杨的神韵风采。

“神”是作者“礼赞”白杨的根本处。白杨的象征意义在“形”里只是若隐若现,须靠想象才能补足;而在写“神”时,作者一反暗寓之辞,在议论和抒情中,直陈白杨的象征意义,使白杨形神毕现。状“形”,作者十分注意描写层次;言“神”,作者又很讲究抒情脉络。先以“伟丈夫”和“好女子”的比照为根据,突出白杨的鲜明特性;再以错落有致的排比手段,突出白杨的象征意义;接着,又补写一笔,直接说明赞美白杨的原因,赋予“不平凡”以实际内容。至此,景、形、神三美合一,一个高大丰满的白杨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

最后,“卒章显其志”,作者在具体分析白杨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并且再次疾呼:“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以照应文章的开头。这最后一笔同样能体察出作者经营结构的甘苦。写顽固派的态度,实际上是换个角度继续赞美白杨,写楠木的“贵族化”,实际上是反衬白杨的“不平凡”。正是由于作者抓住了“不平凡”这个纲,又辅之以巧妙的过渡和自然的呼应,使得全文有疏有密,有散有拢,线索清晰,层次井然,作者的赞美之情藉此得到淋漓尽致的抒发,文章的主题也因结构上的逻辑力量涂上了强烈的论辩色彩,显得根据翔实,不容置疑。

思想是作品的灵魂,结构是文章的骨架。骨架搭的如何,直接影响表达效果。《白杨礼赞》能够广为传诵,恐怕与它的结构美不无关系。如果把《白杨礼赞》的结构比作一座具有民族风格的宫殿,那宕开的一笔,就是宫殿上翘然凌空的飞檐。

回答2:

树木犹为人爱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