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高校2010年就业抽样调查报告
今年应届大学生找工转眼要告一段落了,到了每年的六月份,应届毕业生的招聘进入淡季,招聘会招聘单位以及招聘岗位数量大大减少。7月份,他们要陆续离开学校,或奔赴新的工作岗位,或继续深造,或继续找工之路。在高校的就业率还没有这么早发布的情况下,为了了解广州各大高校今年一些热门专业的就业情况,好给填报志愿的考生一个参考,记者兵分几路,走进广州6所高校(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对今年即将毕业的一些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请他们谈谈他们班上今年的就业情况如何以及他们的找工心得,讲述不同专业的就业情况。虽然他们的说法不够全面权威,但却是这些每年考生热衷填报的热门专业的就业状况最真实的反映。
这一阶段未能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也不要灰心,仍有工作机会等待毕业生把握。有的毕业生考研成功放弃就业、有的毕业生手中攥着多个工作机会但只能签一家,其他用人单位只能再重新招聘,这些工作岗位对于还没找到工作的毕业生来说是捡漏的好机会。不过就业专家也提醒,毕业生要珍惜离校前的签约机会,因为离校前就业属于常规就业,手续办理相对简单,而毕业之后马上工作,也不会造成时间浪费。
中文专业:就业面广容易上手
在今年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大学生“红黄绿”专业名单上,中文的分支之一汉语言文学专业被列为黄牌专业,即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但从记者所调查的5所高校来看(华南理工大学没有中文系),今年中文专业的就业情况普遍不错,一般一个班只有两三个没找到工作,就业的主要方向为党政机关、新闻、出版、教学、创作等工作。
中山大学中文系:近三分之二到国企、事业单位就业
中大中文系毕业生就业主要有文秘和人力资源管理两个方向。刘锋说,他们班有近三分之二到国企、事业单位就业,像南方电网、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由于中文系的范围宽泛,选择更多,他们班一类是到公务员单位、国企和事业单位做文秘工作;第二类是到媒体与金融行业工作。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汉语言(高级涉外文秘)专业:基本都已经找到工作,大多数在企业工作
据徐同学所说,班里52位同学中,有考研的,有出国留学的,也有去事业单位和银行工作的,但这些都只占少数,大多数同学在企业工作,一般都从事助理类工作,工资并不高,尤其在广州地区。徐同学现在在广州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从事销售类工作,待遇还不错。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范围分布比较广,但回生源地的居多
黄同学表示,现在师范类就业情况一年不如一年。目前文学院就业范围分布比较广,有珠三角有二线城市,但回生源地的居多。当然,奔走于各种宣讲会、招聘会的还有不少,很多人没找到工作。由于教师队伍男女比例的失调,使得女生就业问题更加突出。她们宿舍一个保研,两个就业,还有一个同学至今仍未找到满意工作。
华南农业大学中文系:只剩一两人没找到工,文员和秘书居多
朱燕玲表示,她身边的同学今年的就业情况还不错,班上的30位同学中目前只剩下一两个人没找到工作了,有3人考上了公务员,2人出国留学,其他找到工作的人以在公司做文员和秘书居多。燕玲已签约在天河区一家中专学校任语文老师。
暨南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班:大多数成为教书育人的“园丁”
暨南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班共19人,大多数成为教师育人的“园丁”,唯小文(化名)特殊。去年10月,小文到《新快报》实习时就被分配到评论部,因为表现出色而免试直接进入羊晚集团。目前,小文的同班同学多数在珠三角地区的中学任职文科类教师,只有极少数考上公务员。
新闻专业:实践性强 实习经历至关重要
“无冕之王”的称号和理想主义的光环,让新闻学类专业备受考生和家长的追捧。在很多人印象中,新闻学类专业应该好就业,实际上,新闻学类专业的就业率并不高。据相关数据表明,不少知名高校新闻学院新闻学类毕业生对口就业率,都已经大幅下降。包括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知名新闻院系分布较为集中的城市,新闻学类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也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不过,从记者所调查的广州6所高校的情况来看,6人中有4人从事了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他们把原因归功于在媒体的实习,因为新闻类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一方面,毕业生挤破头想进媒体,却越来越难。而另一方面,许多媒体还抱怨找不到理想的毕业生。究其原因,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普遍存在知识面狭窄,综合、动手能力不强的问题。随着我国传媒业逐步接轨国际,各个传媒集团不断整合,推陈出新,市场的竞争加剧,越来越需要适应新的传媒业态、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新闻类毕业生。
暨南大学新闻学专业:三分之一进入媒体,其他集中在银行、电网、通信、房地产等行业
如无意外,戴琳(化名)这两个月就可以转正,成为广州地区某电视台的记者。他的梦想就是成为媒体发达地区的一名纸媒新闻记者,只是,阴差阳错,戴琳走去了电视台。今年暨南大学新闻学专业的本科应届毕业生就业相当好,全班50人左右,除去6个出国,5个读研,大概10人在媒体工作,占了就业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其他则集中在银行、电网、通信、房地产等行业。
中山大学新闻学专业:30人读研与出国,剩下50人到媒体的不超过5人,多数从事广告公关
潘小洁现在已是《广州青年报》的实习编辑,去年3月,小洁加入《广州青年报》成立的广州亚运志愿者通讯社,成为第一批“小记者”,由于表现出色而争取到机会参与《广州青年报》的采编工作。她坦言,中大新闻学专业的优势并不明显。班里80位同学除去近30人读研与出国,剩下50人就业,去到大众媒体的不超过5人,其他多数到广告公关行业。“如果不是到了不得不签的关头,多数人应该不会接受2500元/月的工作。要说满意度,应该是不高的”。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传播系:很多同学选择了与专业关系不大的单位
传播系主要的就业方向是杂志社、报社、电视台、网站、电信等。莫同学在面试的第一份工作中就旗开得胜,过了笔试关,接着连过三关面试,进入了生源地的电信企业。但是,如莫同学一样幸运的人并不多,华师的传播系2005年开设,至今才有五年的时间,在求职路上,对同学们影响最大的是他们的专业优势不明显。传播系目前有三个培养方向:新闻、广播电视、广告,但同学们普遍反映,每个方向他们的研究都不够深,学习的内容与社会实际脱轨。很多同学都如莫同学一样选择了与专业关系不大的单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新闻专业(全英班):班上30位同学中找到工作的占半数
李同学目前在某媒体当记者,她觉得找工作不困难,困难的是找到一份真正合适自己而自己又喜欢的工作。班上30位同学中找到工作的占半数,剩下的同学一部分留学读研,一部分还处于实习阶段,没有落实最终的工作岗位。就业的同学中,大概有6位从事媒体相关工作,其他的多在国企、民企等企业工作。
华南理工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2/3的同学已经找到工作
小董告诉记者,班上有一部分同学保送到本学院继续攻读研究生,其余还有2/3的同学目前已经找到工作了。谈到自己的就业经历,小董用“顺风顺水”来形容还算比较顺利的就业之路,刚开始找工作的时候,她为自己找到去珠海格力电器总裁办公室实习的机会,经过培训之后开始上岗、顺利入职。当学院里老师打电话通知小董,市里一家媒体正在学院招人,兴奋不已的她当天便从珠海赶到广州,参加了由这家媒体的资深编辑、人力资源部领导等人组织的面试,并顺利签约。
华南农业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30人中的大部分找到了跟新闻职业相近的工作
“感觉今年的就业情况比去年好一些,我们班30人中的大部分同学找到了跟自己的新闻职业较相近的工作。”即将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夏康荣,向记者谈起身边同学的就业情况,“选择去香港、美国等地高校继续学习的人占到了全班的20%,只有少数一两个人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想毕业后稍作休整再找。”
法律专业:
毕业后大都选择了改行
法学专业近年来一直是热门专业,但与报考的热门程度相比,其就业率就显得惨淡得多了。由麦可思研究院撰写、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法学等8个本科专业连续3年失业人数最多,2009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低的是法学(82.3%)。由于法学专业持证上岗已是必然,加上司法考试的不断改革和难度过大,造成了法学专业学生很难从事与法律相关的行业。从此次抽样调查可以看出,法律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大都选择了改行,从事非自身擅长的行当,其竞争的能力必然也有所下降。
中山大学法学专业:深造与就业的人数对半开
高深造率是中大法学专业的特点!在2010届毕业生中,深造与就业的人数对半开。在就业的毕业生中,除去七八人考上公检法系统公务员外,其他主要集中在国企和银行的法务岗位上,佳乐同学也在保研行列。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法专业:去企业的较多,从事律师行业的并不多
同时修读了第二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的颜同学,如今为某实业集团进出口部的单证员。他感觉法律方向的同学找工作比较困难,全班52名同学,大部分已找到工作,包括三名出国留学和四名考研的同学,有的同学参加了国家“三支一扶”计划,去企业工作的同学比较多,也有去银行工作的同学,可从事律师行业的同学并不多。
华南农业大学法律专业:大多选择去银行发展
现已成功应聘中国移动的小永说,今年班上有很多人报考了公务员,目前正在等待政审;除了公务员之外学院其他的同学大多选择去银行发展。“其实班上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同学不多,当然个别人也选择做律师助理。”小永认为,“因为刚毕业的法律专业学生,如果没有任何社会历练和广泛的人际关系的话,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有成效的。”
华南师范大学法学专业:就业率大概为85%,公务员是大多数人的首选
华师法学专业今年共有198名应届毕业生,据该专业的李同学反映,目前该专业的就业率大概为85%。法学就业面相对比较窄,同学从事的行业主要有公务员、银行职员、政府雇员、律师等,还有一部分人自己开公司,进企业的相对较少。其中,公务员依旧是该专业大多数人的首选。总体来说,现在法律专业就业压力是比较大的,该专业学生对薪水期望值不会太高,在2500~3000元的居多。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专业:只有两三个人还没有找到工作
向伟现已考取重庆某法院公务员,谈到身边其他同学的就业情况时,他说现在班上有七八个同学都从事本专业工作,有一部分还未签约的同学办了暂缓保留应届毕业生资格的手续,只有两三个人还没有找到工作。
经济学专业:
工作好找 去银行的多
根据教育部就业指导中心最新公布的全国高校本专科专业就业报告,2009年全国高校本专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文科专业中,经济、管理类专业明显好于文史类专业,经济学所有专业就业率均超过80%,其中,贸易经济、保险和税务专业就业率超过90%。经济学更偏重于理论,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从调查的广州这几所高校情况来看,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就业情况普遍乐观,没找到工作的微乎其微,而且大部分都到银行工作。
暨南大学经济学专业:90%以上学生到银行和证券公司
暨大经济学专业在全国可谓名气响当当!这让初出茅庐的经济学子们都成为各行各业的“香饽饽”。06级经济学(投资经济方向)专业的学生中,除了2个保研,2个考上公务员,2个到英国留学之外,其他基本成功就业,有90%以上的学生到银行和证券公司。黄海平是2个出国深造的学生之一,这个目标在大一那年就已定下。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金融专业:大部分在银行工作,少部分选择证券所和会计师事务所
嘉嘉如今在某港资企业从事会计工作,当被问及拥有经济学和管理学双学位找工作是否觉得容易时,嘉嘉认为找好工作还是比较困难的。
嘉嘉说,班里50多位同学绝大部分都已经找到了工作,大部分在银行工作,少部分在证券所和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出国考研的同学比较少,班里大概就两三位同学出国深造,而暂时还找不到工作的同学,大都抱着观望态度,或在不断的尝试中。
中山大学金融专业:全班100多人,近半学生继续深造,剩余者都进入金融行业
“中大金融学的品牌较有优势,能为应届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增加印象分”。李宇新是这么认为的,现在他在中国银行番禺支行做前台柜员。全班100多人,有近一半学生继续深造,剩余者都进入金融行业就业,其中进入国有银行者过半。金融专业学生一般有三个就业方向,银行、证券公司、会计事务所。李宇新并没有将目光投向证券公司。他说,本科生到证券行业后通常担任“客户经理”,主要考验沟通与表达能力,“这是多数人都能胜任的,技术含量不高”。如果要到专业性强的岗位工作,门槛太高。进银行是李宇新的主要目标,而他也实现了。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学专业:90%以上的人都找到了工作
小文已成功应聘广州知名房地产公司做销售人员。据他介绍,班上的同学目前已有90%以上的人都找到了工作,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经济学的就业面也比较广,遍及证券、银行、物流、保险、营销、管理等多个职业。
华师经管学院物流专业:就业率不错,但能找到好的单位比较少
据陈同学讲述,相对学院人力、会计、金融专业的就业质量,自己所在物流专业稍微逊色,不过今年该专业就业率还不错,但能找到好单位的就比较少。目前班里60个毕业生有2个同学保研,仅有个别暂时没有找到单位。大概有30人留在了珠三角。陈同学考研失败之后,才把目光投放到就业,现在已经在广州的某家物流公司工作。
华南理工大学经贸专业:100%的人都找到工作了,不少人去了银行、电信、电网等单位就业
杨萍现为某意大利奢侈品牌储备店长,据她所知,班上今年100%的人都找到工作了,其中不少人去了各大银行信用社、电信、电网、南航、康佳、比亚迪、格力等好单位就业。
她笑着对记者说,去年十月初她开始了正式找工作,到了十一月底就把工作的事情给定了下来,快得让人不可思议。
计算机专业:就业空间逐渐“缩水”
由教育部下属的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发布的2009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排行榜显示,几年前非常红火的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由于报考人数太多,出现了市场饱和的情况,相关专业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信息与计算机、信息安全、网络工程等专业的就业率均低于80%。计算机专业与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技术、电子商务等相近专业间相互挤占就业岗位,就业空间逐渐“缩水”。一些毕业生既无扎实的理论功底,又无娴熟的应用技能,便难以适应计算机应用领域的需要,这点也可从几所高校的抽样调查反映出,严峻的就业现实让不少学生选择了读研究生继续深造。
华师计算机学院:就业的人数达八成以上
今年,华师的计算机学院一个专业大概70名毕业生,据介绍,目前就业的人数达八成以上,基本上身边的同学都已经就业。IT行业、银行、公务员是这个专业同学的首选。大部分同学选择了在珠三角,但也有少部分同学回生源地。目前在一家私企上班的小邬告诉记者,他当初面试了几家IT类企业,感觉自己的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自己的经历和专业的背景。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70%已经找到了工作,多是从事有关计算机的工作
徐同学现于某一知名信息技术公司从事IT咨询的工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信息学院学生拥有英语特长,这在面试时会形成优势。徐同学说学院里大概470位同学,大约70%的同学都已经找到了工作,很多都是从事有关计算机的工作,工作地点包括企业、银行、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也有升学深造的同学。
中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180人中只有3~4人能第一年就拿10万元年薪
在中大计算机学院中,流行着一个说法,就业好去处是BGM:百度、谷歌和微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大四学生陈欣说,能到BGM工作的人少之又少。整个专业180人中,估计只有3~4人“蟾宫折桂”。这些人就业第一年就能拿到10万元的工资,不过,工作自然较为辛苦,压力也大。更多的毕业生是到中小型企业中从事计算机维护工作,这部分毕业生第一年年薪大概是5万元。
华南农业大学网络工程专业:大部分同学找到的工作都是做软件开发
温暖告诉记者,今年班上保研的同学比例为3%,有3人保送了本校研究生。其他大部分同学找到的工作都是做软件开发,少数则从事网络维护和优化工作,还有极少数人没有从事本专业工作。
大三暑假,温暖尝试找到一家公司实习,当时同时也想到了走考研这条路,经过权衡之后,他觉得理想中的职业就是从事教育事业,留在大学教书,下定决心的温暖一边在学校和老师一起做科研项目一边与外面的公司开展合作,一边帮助老师做些课题,直到十月份的时候他接到了学校的保研通知。
暨南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就业集中在软件技术与银行业
陈松告诉记者,做IT技术的本科毕业生头一年就能拿到5000元/月的薪酬,往后与年俱增。陈松所在的班级中,学生就业集中在两个行业:软件技术与银行业。“其实,同学们都不大喜欢做软件,因此在大学期间一般会选择修读二专,金融学是最热门的备选专业”。从陈松身边的同学找到的本专业工作来看,可分两个方向,技术开发和技术维护。而从事后者的居多,因为任何大型企业都需要IT维护。陈松属于“恋家”派,更想回到河北老家工作。于是,他选择保到天津大学的计算机专业读研。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除读研和出国外,其余已全部就业
周红林说,班上59人中除了读研和要出国的同学,其余已经全部实现就业,从事软件开发、游戏策划、数据维护等工作,涉及各行各业如IBM、电信、移动、腾讯、银行、证券、金山多益、TP-LINK还有一些中小型私企等。
大三下学期红林正式开始找工之路,他最想做的就是从事技术方面的工作,成为IT界的一分子,但却被深信服、金山、金山多益等招聘技术类岗位的单位打击得体无完肤、几乎绝望。红林分析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明确了找工方向:读计算机的不一定要做开发,可以找计算机辅助性的行业,等到银行的招聘大潮来了,他便投了中行、农行并都进入了笔试环节,最终签约了农行。
机械类专业:
毕业生“吃香”男生优势大
机械类专业的就业率近几年一直排在毕业生就业率的前几位,广州凡是开设了这类专业的院校的就业情况远比其他文科类专业要强,尤其是数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最“吃香”。机电一体化是以机械为主、电气为辅,学的课程主要围绕机械技术,兼带电气控制技术;数控技术是以电气为主,要学的有电路原理、自动控制、数/模电子技术等。所以这类专业比较适合男生报考,很多要求在现场工作,须作好吃苦的准备,但学生毕业后有两三年的工作经验的话,就会成为比较抢手的人才。毕业后可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运行、调试、维护与管理工作;面向机电一体化产品生产企业,从事设备的制造、装配与调试工作;也可在机电设备制造企业从事机电产品设计与开发、企业与车间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机械类专业:除两个出国之外其他同学都就业了
今年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机械类专业的就业率达到88%以上,据钟卓林介绍,班上除了两个出国读书的同学之外其他同学都就业了。卓林能够应聘到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和他当年在校那段难忘的经历分不开。2008年担任学生干部的卓林在和老师沟通过后决定参加“挑战杯”,当时的团队由大三和大四的七位男生组成,凭着对车的浓厚兴趣他们成功地做出样车,并由团队共同研发出自动倾斜控制系统技术。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做了整整一年的时间,终于在2009年参加比赛时获得了广东省一等奖和全国三等奖。而这次参赛经历也让一开始就想进本田工作的卓林信心满满,当时实习表现比较好的他,在本田实习的24个人当中脱颖而出,去年十月份成为和公司直接签约的一员。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专业:除1人没积极去找工作而未就业,其余同学都有了归宿
成功应聘深圳某半导体制造业企业工艺工程师的谢通向记者介绍,班上52位同学中除了13名国防生定向就业之外,有9人保研、5人出国,其余的20余人中只有1人没有积极去找工作而未就业,其余的同学都有了归宿。
记者打电话给谢通的时候,他正在深圳参加入岗前的两天培训,谢通感觉在深圳发展还是可以的,所以在去年十二月底就和公司签约了。“找第一份工作的时候会想很多,比如要不要去那里上班之类的问题。”当时,他放弃了格力空调的职位,“因为自认为还算比较优秀,不能随便就签约”。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他总结了自己找工作的经验:“外企看重个人的全方位才能,国企看重个人的成绩和学习能力,而私企看重的是个人技能。”
电子商务实习报告
http://ishare.iask.sina.com.cn/search.php?key=%B5%E7%D7%D3%C9%CC%CE%F1%CA%B5%CF%B0%B1%A8%B8%E6&for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