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是用来解释有机反应的,它们是“工具”,并非用来判断,而是用来解释。
关于苯环,有一个邻对位定位基和间位定位基的问题,实验证实,硝基在苯环上是间位定位基(即取代反应以间位反应为主),而且属于钝化基团(即硝基苯比苯更加难以取代),由此可推断出硝基吸电子诱导效应为主。
还是那句话:这两种效应只是一种解释方式,要注重实验结果,由实验结果来判断它们是没有意义的,有意义的是用这两种效应来解释实验现象。
苯环就是一个电子的大水库,有给电子效应为主的基团(如羟基)则活化为主,易于取代,有吸电子效应为主的基团(如羧基)则以钝化为主,难以取代。
再教你一个方法:判断基团是钝化基团还是活化基团(钝化吸电子为主,活化给电子为主),一个基团至少有两个原子,如果和苯环相连的原子相对电负性大(如羟基,氧电负性大于氢)则邻对位活化给电子;如果电负性小(如羧基,碳电负性小于氧),则间位钝化吸电子。卤素取代单独记忆,是邻对位钝化。
这道问题,是要去深入去看书。我是应用化学专业的,我觉得可以从原子的杂化轨道(单双键)和电负性来解决问题。上一位的解说还可以,我懂他的解释,他的解释能够解决的你疑惑。S杂化轨道的成分越多,越不饱和,有双键则在苯环的取代基上成吸电子效应,给电子的共轭是电子离域轨道之间的重叠形成共轭体系。还不明白给我留言。尽量解决你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