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的祖先是华夏族,而华夏族的始祖是黄帝和炎帝。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华夏族。早期华夏族分为许多部族,分布在不同的地方,夏族地处中原;商族地处东方,临近东夷;周族和秦族地处西方,临近戎狄。夏、商、周三代华夷之辨都相当严格,华夷不杂居,而且矛盾尖锐,除了极少数统治者出于政治需要与戎狄通婚外,华夏族人是不会与外族人通婚的。所以在夏、商、周三代华夏族血统一直保持纯正。
秦族因为对戎狄作战有功而被封为诸侯,战国时期迅速发展成为第一强国,扫灭六合而一统华夏,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帝国。由于当时大规模对外战争,民族矛盾尖锐,秦朝华夏族人是不会与外族人通婚的。因此秦朝华夏族人保持着纯正的血统。
汉朝辟土开疆,而华夏族也因为汉朝的赫赫威名而改名汉族。汉朝和唐代对外的和亲政策是将汉族女子嫁给外族统治者,而不是迎娶外族女子,所以不会乱华夏血统。绝大多数汉族人都是族内通婚,因此在汉朝和唐代,汉族人都保持着纯正的华夏族血统。
西晋末年,许多少数民族内迁,出现“五胡乱华”的局面。但动乱的是局势,并非婚姻情况。少数民族统治者残酷压迫汉族人民,民族矛盾极其尖锐,不同民族是不可能通婚的。虽然北魏孝文帝主张与汉族的士族(汉族之地位高贵者)通婚,但士族在汉族人口中只占极少数,且多迁于南方,与北朝对立,当然不会与北魏通婚,而北方之汉族人在鲜卑族残暴统治之下,也绝对不愿与敌对民族通婚。所以与鲜卑人通婚的汉族人极少极少。而鲜卑着汉服、习汉文,虽然接受了汉族文化,但并未因此而被看成汉人。相反,孝文帝的改革是为了使鲜卑人更加强大,从而使鲜卑族的统治长治久安,而不是要成为汉人。孝文帝之后北魏又经历了几代皇帝,后来分裂为东、西二魏,鲜卑族仍然存在,并且长期与南方的汉族和北方其他少数民族发生频繁战争。东、西二魏灭亡后,鲜卑族在北方长期的各族仇杀中丧失大量人口,瘟疫流行又导致大批人死亡,战乱使大量人流离失所,曾经强大一时的鲜卑族就这样消亡了。这个民族的一半以上的人口死亡,剩下的分散到各处,或与其他少数民族融合,或与汉族融合,或形成新的民族。所以真正与汉族的融合的鲜卑人其实是少数,而以汉族人口的绝对优势,鲜卑人融入的血统早就被汉族的华夏族血统淡化得无影无踪了。
在民族矛盾极其尖锐的南北朝、宋代、元代、明代和清代,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都是极少的。满洲人更是明文禁止满汉通婚。极少的外来血统无疑是沧海一粟,被占有人口绝对优势的汉族的华夏族血统淡化得无影无踪了。因此在这些朝代,汉族人都保持着纯正的华夏族血统。
在中华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绝大多数汉族人都是族内通婚,保持着纯正的华夏族血统。
综上所述,我们毫无疑问可以看出,今天我们绝大多数汉族人都仍然保持着纯正的华夏族血统,汉族是血统纯正的民族。
只包括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