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历次教育方针变革及评论
一、建国初期教育方针变革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政权的巩固、政治经济基础的重建、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重塑是紧迫的任务。建国初,具有宪法效力的《共同纲领》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1949年12月新中国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将上述指导思想转述为教育目的:“为人民服务,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1950年5月,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在《人民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当前教育建设的方针》一文,提出:“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这就是当前实行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中心方针。”
二、20世纪50年代教育方针变革
1953年我国进入大规模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结束,并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新阶段。面对新的历史任务,党和国家对教育方针作了相应变革。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正式宪法,以及政务院公布的《关于改革和发展中学教育的指示》,都对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表述上看,最突出的特征是将“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指导思想。1956年《人民教育》11月号,专门编发“全面发展,因材施教”是否可作为教育方针的讨论文章,毛泽东主席也参与进来,1957年毛泽东主席针对当时教育界关于教育方针讨论,提出了他对教育方针的意见:“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三、文革时期的教育方针
“文革”时期的教育方针在表述上虽然坚持了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两个必须”的教育方针,但是在实践上却异化了“两个必须”。将“必须为无产阶级服务”在实践上异化为“为阶级斗争服务”;将“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实践上异化为简单的体力劳动,并在实质上将教育异化为阶级斗争的工具,由于教育指导思想与当时国家政治气候的相互作用,最终导致我国教育事业的大倒退。
四、改革开放初期和20世纪80年代的教育方针变革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时代。在“解放思想、事实求是”的前提下,教育方针也成了反思的对象。80年代国家教育方针在表述上有重大变化的是: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劳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与50年代教育方针比较,“两个必须”代之以“全面发展”为教育目的。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教育界影响深远,在实践中起到了教育方针的作用。 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任务,要求我们不但必须放手使用和努力提高现有人才,而且必须极大地提高全党对教育工作的认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90年代以至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从教育方针的内涵和形式来讲,在一定程度上总结了80年代教育方针的理论探讨。
五、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教育方针变革
在吸取80年代教育方针民主讨论积极成果的基础上,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这一教育方针在表述上对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教育方针表述进行了重要的修订,表述更加简洁概括,在表述框架和思路上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向50年代初和毛泽东表述的回归。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作为对新旧世纪交替时期,我国教育发展蓝图的总体设想和规划,强调“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教育法》正式颁布,教育方针也明确写入《教育法》:“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