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一般掌握5%”或者“在原价的5%以内”
是固定资产残值比例统一确定为5%。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已取消的企业所得税审批项目后续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税发[2003]70号
二、取消企业调整固定资产残值比例备案权的后续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31条规定,企业固定资产残值比例不高于5%的部分,由企业自行确定,需要调整残值比例的,应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取消备案权后,为防止企业随意降低残值比例,提高固定资产折旧额,企业计算可扣除的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在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前,固定资产残值比例统一确定为5%。
另外: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企业调整固定资产残值比例执行时间的通知
国税函[2005]883号补充规定:
从国税发〔2003〕70号文下发之日起,企业新购置的固定资产在计算可扣除的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固定资产残值比例统一确定为5%。在上述文件下发之日前购置的固定资产,企业已按不高于5%的比例自行确定的残值比例,不再进行调整。
不是“一般掌握5%”或者“在原价的5%以内”
是固定资产残值比例统一确定为5%。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已取消的企业所得税审批项目后续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税发[2003]70号
二、取消企业调整固定资产残值比例备案权的后续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31条规定,企业固定资产残值比例不高于5%的部分,由企业自行确定,需要调整残值比例的,应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取消备案权后,为防止企业随意降低残值比例,提高固定资产折旧额,企业计算可扣除的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在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前,固定资产残值比例统一确定为5%。
另外: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企业调整固定资产残值比例执行时间的通知
国税函[2005]883号补充规定:
从国税发〔2003〕70号文下发之日起,企业新购置的固定资产在计算可扣除的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固定资产残值比例统一确定为5%。在上述文件下发之日前购置的固定资产,企业已按不高于5%的比例自行确定的残值比例,不再进行调整。
无论会计准则还是所得税法,都对固定资产残值作出比较宽松的规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①关于固定资产的残值率《企业会计准则4号—— 固定资产》有如下规定:第十五条: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
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但是,符合本准则第十九条规定的除外。
第十六条企业确定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一)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
(二)预计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
(三)法律或者类似规定对资产使用的限制。
②实务中残值率一般按不高于5%确定,但是没有文件具体规定,之前有国税发的文件要求不高于5%,但是此文件已经作废。
③《企业所得税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九条规定: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因此,企业在按直线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应当合理确定残值率。
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新税法不再对固定资产残值率的比率作硬性规定,将固定资产残值率的比率确定权交给企业,但是强调合理性,要求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
同一种类型设备放在一起折旧可以的,没有硬性规定,只要您核算准确无误就行。
1、所谓残值,指的是估计该固定资产报废时可以收回的价值,即废料变价收入。
2、残值率现在已经没有硬性规定了,税法和会计准则都是要求企业自行合理估计,实务中常见的是在3%-10%之间,设置为5%的企业比较常见。
要根据实际情况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