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折旧=100/10=10万元
正常经营年份现金净流量=10+10=20万元
净现值为16.26万元
净现值是指特定方案未来现金流入量的现值和未来现金流出量的现值之间的差额。
在项目计算期内,按行业基准折现率或其他设定的折现率计算的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的代数和。
净现值是指投资方案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以资金成本为贴现率折现之后与原始投资额现值的差额。净现值法就是按净现值大小来评价方案优劣的一种方法。净现值大于零则方案可行,且净现值越大,方案越优,投资效益越好。
财务管理学:投资项目投入使用后的净现金流量,按资本成本或企业要求达到的报酬率折算为现值,减去初始投资以后的余额,叫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 NPV)
净现值:以项目寿命各个阶段预期现金流折现现值的加和减去初始投资支出。
NPV=∑(CI-CO)/(1+i)^t
计算方式
1、计算每年的营业净现金流量。
2、计算未来报酬的总现值。
(1)将每年的营业净现金流量折算成现值。如果每年的NCF相等,则按年金法折成现值;如果每年的NCF不相等,则先对每年的NCF进行折现,然后加以合计。
(2)将终结现金流量折算成现值。
(3)计算未来报酬的总现值。
3、计算净现值。
净现值=未来报酬的总现值-初始投资现值
采纳法则
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采纳与否决决策中,净现值为正者则采纳,净现值为负者不采纳。在有多个备选方案的互斥选择决策中,应选用净现值是正值中的最大者。
净现值(NPV)=未来现金净流量现值一原始投资额现值
计算净现值时,要按预定的贴现率对投资项目的未来现金流量进行贴现,预定贴现率是投资者所期望的最低投资报酬率。净现值为正,方案可行,说明方案的实际报酬率高于所要求的报酬率;净现值为负,方案不可取,说明方案的实际投资报酬率低于所要求的报酬率。
当净现值为零时,说明方案的投资报酬刚好达到所要求的投资报酬。所以,净现值的经济实质是投资方案报酬超过基本报酬后的剩余收益。
假设经营期在年末取得收入
1、固定资产折旧=100/10=10万元
2、正常经营年份现金净流量=10+10=20万元
3、净现值NPV=-[50+50/(1+10%)]+20/10%*[1-1/(1+10%)^10]*(1+10%)^-1=16.26万元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固定资产而使其损耗导致价值减少仅余一定残值,其原值与残值之差在其使用年限内分摊,是固定资产折旧。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范围是计提折旧的前提。在所考察的时期中,资本所消耗掉的价值的货币估计值。在国民收入账户中也称为资本消耗补偿。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使用寿命是指固定资产的预计寿命,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应计折旧额是指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企业可以根据与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性质、使用情况和有关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等,合理确定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直线法),工作量法,产量法等,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直线折旧法一般指平均年限法。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是按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平均地提折旧的方法。按此计算方法所计算的每年的折旧额是相同的,因此,在各年使用资产情况相同时,采用直线法比较恰当。它是最简单、最普遍的折旧方法,又称直线法"或"平均法"。平均年限法适用于各个时期使用情况大致相同的固定资产折旧。平均年限法适用于各个时期使用情况大致相同的固定资产折旧。"
假设经营期在年末取得收入
1、固定资产折旧=100/10=10万元
2、正常经营年份现金净流量=10+10=20万元
3、净现值NPV=-[50+50/(1+10%)]+20/10%*[1-1/(1+10%)^10]*(1+10%)^-1
=27.44万元
你是做项目还是出题呀!呵呵!
3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