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到日本核污染到污染到我国部分地区,请问污染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啊?

2024-12-25 10:42:48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核电站受损事故正引起全世界的密切关注,尽管科学家们说,即便此次地震中受损的日本核电站彻底熔解,也不太可能导致切尔诺贝利(Chernobyl)核电站灾难那种程度的环境后果,但仍让不少人难以放心。

作为现代史上最为重大的核电站事故,1986年发生在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造成的破坏之大、对人们健康危害之深,导致人们在相当时间内谈“核”色变,核污染成为“看不见的魔鬼”。从这起重大灾难中,人们可以清晰而具体地了解到核电站损坏后会有哪些污染的途径及风险。

“切尔诺贝利大灾难”

1986年4月26日凌晨1时30分,在苏联白俄罗斯—乌克兰大森林地带东部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4号机组发生的一次反应堆堆芯毁坏、部分厂房倒塌的灾难性事故。当场造成31人死亡,大量强辐射物质泄漏。由于这次事故,核电站周围30公里范围被划为隔离区,附近的居民被疏散,庄稼被全部掩埋,周围7000米内的树木都逐渐死亡。在日后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10公里范围以内将不能耕作、放牧;10年内100公里范围内被禁止生产牛奶。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系常务副主任陈建民教授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这起震惊世界的事故被定性为七级核污染,堪称“史无前例”,其污染程度是当年日本广岛核弹爆炸污染程度的400倍。

外漏放射性污染不仅影响前苏联大片地区,还波及瑞典、芬兰、波兰等国,因此成为引起世界震动的一次核电站事故。

直到2006年,还有150多万俄罗斯人住在受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污染的土地上,其中有人还在吃受放射性污染的食物。

相比来说,此次日本的核泄漏并不严重,与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危害程度“完全不是一个重量级的”。

两种途径产生污染

核电站受损后,核污染是通过何种途径发生的呢?中国核能动力学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原主任温鸿钧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一处损坏的核电设施会释放一定量的放射性物质,其中一些“寿命短”的放射性物质相对来说危害不大,另一些“寿命长”的放射性物质则要危险得多。这里的所说的“寿命”,是指“半衰期”,也就是放射性物质的原子有半数发生衰变时所需要的时间。

据了解,利用高温分裂铀的过程会产生一百多种新的化学物质。核反应堆完全熔解后,会释放一些较低毒性的放射性气体,包括氮-16、氚和氪。这些气体比重轻,会快速消散,对人类的危害不大。氮-16迅速转变为稳定的氧。氪气很轻,进入大气后迅速消散。氚气能量很低,半衰期为12年。当它衰变时,会以稳定的氦气形式存在。

然而,衰变也是核反应,也产生辐射。据了解,核反应堆完全熔解后,会释放出另一种危险物质铯-137。铯-137的半衰期为30年,人会通过食物和水将其摄入,或类似灰尘被人吸入。与其接触,会增加癌症的患病率。

陈建民教授称,核污染分为两种途径,一种是产生放射性气溶胶等放射性污染物,对呼吸系统及人体体表产生危害;另一种是随风向扩散产生的污染。但无论哪种,其污染程度都要视核泄漏严重程度而定。切尔诺贝利事故中,核燃料在爆炸中形成烟尘飘扬空中,危害面积非常广。

“暂不会影响周边国家”

核反应堆熔解中产生的最危险的释放物质,会通过吸入、摄入或皮肤吸收等方式进入人体。如果核反应堆的堆芯完全熔解,很多极度危险的放射性物质,如铀和其他重金属,将掉落到反应堆安全壳的底部,不会进入大气,这需要专业的核危害处理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清理。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释放出的颗粒状放射性化学物质,这些颗粒仅仅是沙粒大小的四分之一,包括碘-131、锶-90和铯-137。这些化学物质中的一些对人类极其危险,因为它们酷似人体天然所需的物质(如碘),并极易进入人体的组织。

美国环保局表示,只要条件合适,放射性的碘可以在空气和水中快速消散。但碘-131则不同,它的半衰期是八天,意味着它需要数月时间才会完全消失。

美国环保局称,放射性的碘可通过摄入或吸入进入人体。它可能落在草上被牛食入,并最终通过牛奶进入人体,也可能落在带叶蔬菜上或聚集到海鱼和淡水鱼体内,被人食用。

锶-90的半衰期长达29.1年。在化学性质上它与钙相似,趋于进入人的骨骼和牙齿。锶-90主要通过食物和水进入人体,摄入锶-90会导致骨癌(骨骼附近软组织的癌症)和白血病。

回答2:

核污染卷土重来,会对中国产生多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