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纹身将佛像纹在身上是不敬的说法我想纠正下。。

2024-12-12 14:24:3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师兄您好!看到你的提问,我想起了一篇文章,是印光大师文摘中关于随身佩戴佛菩萨像的开示,和这个纹身的情况类似,摘录下来,共同学习一下。

关于“男带观音女带佛”的一点看法

最近几年,一些不太明白佛理的人们,为了自己及家人和朋友平安吉祥,想依赖佛教吉祥物作为“护身符”,一些工艺品厂家便趁机迎合人们的心理需要,用佛菩萨像做徽章、金卡等“护身符”,还宣扬“男带观音女带佛”,甚至有人在金戒指上铸佛像,不仅带着佛菩萨像去厕所等不净之处,还用带佛像戒指的手摸不净之处,(曾有人把挂在身上的佛像掉到厕所)。佛经中云,若人上厕之后,不洗手持经拜佛,得无量罪,死后入厕中虫。那么持佛像入厕之罪就更大了。
《印光法师文钞》中有“佛像徽章”来源的介绍:民国二年,北京法源寺道阶法师做佛诞纪念会,以释迦佛像为徽章,印光法师绝不知其事,事后道阶来普陀送印光法师一徽章,光痛斥其亵渎。至十二年仍复如是,上海亦仿而行之,今居士亦仿而行之。做俑之罪始于道阶,阶尚能讲经,而于恭敬尊重完全不讲,真可叹也。若佩之拜佛,亦不合宜,佩之拜人,则彼此折福。由此可见,佩佛菩萨像徽章无福而招罪,并无护身作用。而佛在经中多次提到让人称念佛菩萨圣号,从未说让人身上佩戴佛像,现今好多只顾眼前利益的商人,甚至有的寺院,也在利用“护身佛”赚钱。也有个别出家不久的僧人,或者社会上那些假和尚,也用佛像金卡等徽章送人结缘,其实都在造罪而不自知,未来苦极无量。还有近几年印佛经的人很多,或把佛像印在经书封面,这不合宜,应印在经书内第二页。来到寺院的人们大都要烧香,而现在好多制香厂家,不把香的质量提高,而是利用佛菩萨像做包装吸引香客。人们花钱买劣质香,而把印有佛像的包装仍到垃圾筒内,或仍到地上任人脚踩,其罪之大真让人难以想象。希望有识之士今后勿买印有佛像的香,而香厂也不要再用佛像做商标包装,而应把香的质量提高。这样制香和买香的人都能远罪获福,同得利益。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敬请十方大德善信,尊敬三宝,同得实益!

---------感言:这是个好文,印祖文钞里有专文论及此事,希望广大佛子遵而行之,勿随世间错误做法,功德无量,阿弥陀佛!
---------的确!天下佛子如不仔细果然任此做法沿袭实在是于佛法无有半点恭敬心矣!我等障惑众生该当深彻忏悔!!!

另外在QQ群里或者网上最好也不要随便发佛菩萨和高僧图片,也不恭敬。

因为有佛菩萨形象的地方,佛弟子必须要恭敬,合十!我们发的太随便,做不到这么恭敬,给别人做了不好的样子,别人就也对佛菩萨也会很随便。佛菩萨的威严慢慢就失去了。

还有很多无形的众生,都有各自的任务,他们看到佛菩萨形象比我们恭敬的多,随便发,让他们来恭敬,也会造成他们的混乱。

回答2:

嗯。说得有些道理。 在下也是有纹身的,也是禅修者。虽然您有些说法稍微偏离了一些,但可以理解的范围之内。 宗教纹身可以换个理解为‘护身符咒’之类的,有些人会当做是一个保护的作用,就好比戴着一个护身符咒一般。至于尊敬与否,在下觉得是个多余的话题。因为戴着护身符咒也会上共公厕所的,那么真的不敬的话,那么就不要戴着护身符咒去公共厕所,但实际上是不太可能的。 或者可以完全以艺术的角度去理解,只是单纯的喜欢就好了。 毕竟这个是佛陀时代所没有的做法,所以尊敬与否的说法完全是来自后人以及个人的角度去说。

回答3:

你既然是学佛的怎么说佛有相呢?
“其若有所像,岂不同驴马?”
佛像是佛为了加持众生、渡众生 而变化出来的产物。
人所看到的佛像 雕塑 纹身,其实都是不了义的佛, 真正的佛是无色无相的。
但是经过佛对佛像功德力加持,使其具有加持众生解脱众生的能力,所以人们就会对佛像产生敬畏感,信徒们把佛像带在身上,自己想做恶事 想做邪淫的事都会有所顾忌,这就是佛加持力的功德。....
纹在身上就能让无明众生对佛产生兴趣?那为什么不看到墙就贴一张佛像呢?那不是有更多的人看到佛像减轻业障吗?传播佛教解脱众生要与时俱进,以王者身而得度者即现王者身而为说法。 传播对象不像是两千多年前的那些人,人的欲望与无知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浓重了! 经书让你开悟,但是由于人不同根基 一些谜团会把一个苦行僧绊倒。
你觉得佛像纹在身上庄严就行,这个得看自己的发心。
有心为善 虽善不赏
无心为恶 虽恶不罚

回答4:

您就是学佛的?佛法中的戒定慧您不去学,却花时间去弄什么纹身。不如了解一下皈依学处,省得在这里师心自用,发明些世尊从来没有提倡过的东西。
佛像永远是好的,您不把他纹在身上更好。

回答5:

什么乱七八遭的啊!你把佛纹在你心里才才能积福呢。再者说了,如果你信佛,只要念念有佛就可以了,你不信佛随便爱纹什么也没关系。你写这个就是多此一举,我回复你更是多此一举。

还有,孝经说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