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班级的建议 作文

2025-01-04 05:42:3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关于对班级小组建设的几点建议

到目前为止,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在我校已开展近三年了,通过实践许多老师也都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效的,但往往又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显的力不从心,不能持之以恒。其实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教学形式上的改变,它更是一种教育理念的转变。它对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和教师对教学的认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我们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往往乎视了这两点。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教学的主体——学生。当我们去杜郎口中学参观的时候,我们大家可能都会说,如果我们的学生像这里的学生一样的话,我们会教的更好。所以说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改变学生的思想意识,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由知识型的人才向学习型的人才转变,当今社会需要的是会学习的人;二是学生对老师认识的转变,老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教育教学的指导者与服务者,老师是为学生服务的,在学习上要学会向老师要服务。而不是被动的被老师服务。三是由重知识到重做人的转变。学生不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更重要的是他要在小组中学会做人,也就是说学习做人比学习知识更重要。所以在我们班中就有这样一种理念,“要学习,先做人”,也就是说我们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培养人,而不是传授知识。只要他会做人了,知识你不用去教他自己也会主动去学。这三个转变是实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是思想基础,是思想保障。这是我要讲的第一个方面。我要讲的第二个方面是小组的建设与实施。

其实我要讲的这些也谈不上是什么经验,只是我平时的一些做法,今天我把这方面的一些做法拿来和大家交流一下,如有不足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1、 小组的组建

我们分组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合作与竞争的良好局面,这就要求我们在分组的时候要有一定的科学性,要优劣兼顾、男女比例平衡。在我们班是8个人一个大组,一个大组又分为两个小组,并在这8个人中选出成绩优异的两名学生担任正副组长,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组长负责3个学生的两个相对独立的小组。我个人认为这种形式的组合是很简单的关键在于以后的培养。

小组成立后,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我们组建小组的目的是什么。(克服自制力差的缺点,弥补班级化教育的不足,使管理更加人性化)①我曾经向同学们这样说过,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老师,家长的肯定与表扬,每一个人也都希望能取得一个优异的成绩,但我们有的人为什么没有成功呢?这难道是我们有的同学的智力不好吗,还是我们有的同学的家庭条件不如别人呢?这些都不是主要的,我认为这主要是自制力的问题,其实你也想学,但往往管不住自己。

②正因为我们自制力差所以我们需要人来管,家长把你们送到学校里来,其实就是想让学校的老师来管你,你可以回想一下,当你刚踏入这个学校大门的时候或者是你早上背起书包上学的时候,家长总会说,“到了学校好好听老师的话,服从学校的管理”,没有一个家长会让自己的孩子不听老师的话的,但现在的教育实行的是班级化教育,一个老师面对的是五六十个学生,不可能做到每时每刻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家长请老师吃饭的原因,就是希望老师能多关注一下自己的孩子,这也正是班级化教育的不足之处。

③有人“管”了,但我们每一个人更希望这个“管”是一个人性化的管理,当我们在课堂上控制不住自己想睡觉的时候,我们多么希望有人会轻轻拍一下我们的肩膀,轻轻地说:“别睡了,打起精神来”而不那一句:“某某同学站起来。”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希望当我们在犯错误前就有人出来阻止我们,而不是犯错误之后再有人来批评我们,其实这个人就在你身边,他就是你身边的同学,而不是老师。正是因为我们自制力差,需要有人来管,更需要一个更为贴近自己,更为人性化的管理,所以我们才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目的是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只有在同学们明白了小组组建的目的,他们才能去认可这个小组,维护这个小组。

2、小组长的培养

小组长是小组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人物,小组长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小组建设的成败,有的班级小组建设不到位,关键是小组长没有担负起责任来,全组还处于一盘散沙的局面,从而使小组建设形同虚设,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于是选择一个好组长就成了我们班主任最头痛的一件事,选出来的组长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于是一些班主任就开始抱怨说:我们班没有几个能胜任组长的。其实说这句话的时候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真正好的组长不是选出来的,也不是天生的,而是班主任培养出来的。大家往往只注重是的小组长现有的能力,而忽略了对人的潜能的开发与培养。我们往往是把“选组长”这一简单问题复杂化了,而又把“培养组长”这一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在我们班里选的组长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学习成绩,这是为以后的互助合作学习做准备。对于组长的培养,班主任要有耐心和爱心,这是一份相当细致而又坚巨的任务。我的大致做法如下:

①做好小组长的思想工作。让小组明确担任组长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培养与锻炼,只有这样才会使自己变的更加优秀,应该好好的把握这样的机会。要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小组建设成败的关键。我们做班主任可能都曾遇到过这样的问题,选出来的组长突然有一天她来炒你的鱿鱼,说自己干不了。或是说自己不愿意干了。我们班就曾有一个这样的事例,他就向我说他干不了,说别人都不听他的,就这样去开导他,我说“世界上可以说有两种人,一种是管理者,一种是被管理者,可人人都希望自己是管理者,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胜任管理者的岗位,管理也是一种能力,既然是一种能力就需要去培养,去锻炼。难道你想失去这样的机会吗?正因为你学习成绩优秀,所以我才给你这个机会,想让你成为一个更优秀的全面发展学生。”从此之后他也有自信了,把自己的小组组织的很好。所以教师一定要做好小组长 的思想工作,让他知道当小组长是一次锻炼的机会,是他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这样他才能积极主动的去建设自己的小组。真正成为小组的主人。

②明确小组长应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诚实、刚正、以身作则。

③明确小组长的职责:在以身作则的基础上,对组员的学习、行为、思想等进行监督、督促和指导;把一切不良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消灭在小组内部;按时参加小组长例会,在同学和老师之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起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作用。

④制定小组长负责制:小组长对本小组内出现的一切问题负责,必须在第一时间内通知老师,老师根据小组长在这一事件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加减分处理。

⑤小组长的特权:有权在小组内制定自己组内的量化标准,对于组内取得的成绩,小组长获双倍加分。有权代表小组向老师提意见。在老师不在的情况下,小组长可代替老师行使一切公平合理的职责。

⑥在实践中要逐渐具有一种意识、掌握两种能力:一种意识是:在遇到困难时学会向老师请求帮助的意识。两种能力是:一是协调自己与组员之间关系的能力,二是协调同学之间关系的能力。

3、 量化措施的实施

这是小组合作、竞争机制能否有效运行的保证。一个班级如果没有一个详细科学的量化标准,就会使小组竞争陷入混乱的状态,所以小组建立后就必须出台一个详细科学的量化标准,那么如何做到详细和科学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召开班干部和小组长会议,让他们集思广益,从各自负责的不同方面制定自己的量化细则,如卫生委员制定卫生方面的,学习委员制定学习方面的等,然后在班会上大家举手表决通过。

②量化的数值要小,不益过大,这样才能使学生感觉分数的珍贵,也容易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一般以0。5和1分这样的数值为益。

③加分和减分要并重。不能只制定减分的标准,更要制定加分的标准,合学生对量化更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④学习要和其它方面并重,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不好的学生要兼顾,这样学习差的学生才有可能在量化分数上超过学习好的学生,学习好的学生也才有危机感。如制定一些思想、品德、行为方面的加分标准,这更能激起学习成绩差一点的学生的积极性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⑤制定三套表格。表格一和三的制定由各小组长负责,表一由组员姓名和量化过程两部分组成,这一表格只记录平时的各科默写和小测试成绩,及作业完成情况,默写和小测试全对的加1分,90分以上加0。5分,作业一次不完成扣1分。这一表格由小组长负责,一周一总结,把总结结果交给班长,由班长誉写到表三上去。表二由学习委员制定,主要是根据考试的名次来制定的,同时参照级部名次找出名次和分数的断层,根据这些断层划分为不同的群体,同一个群体中的学生的成绩在分数和级部名次上是相差不是很大的,哪一个同学如果在某一次的检测中的班级排名超出了这一群体,那他就应该得一分,如果落后于这一群体,那就得减一分,这样就能把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学习好的同学一不小心也有可能被减分,而后半部分的学生只要自己稍微努力就会得分。这个表格是由学习委员一月一总结,把分数交给班长,由班长统计到表三中去。表三由组员姓名和量化内容两大部分 组成,这是贴在班级公示栏内的,由班长负责根据我们制定的班规进行量化实施。班长对表三进行月总结,月总结的这一分数就是这个月的综合素质评定分数。

4、 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

这是小组建设实施的制度保障,为了使这一机制能有效的运行下去,班主任必须先重视起来,要经常的去查看这一分数,从分数上去发现学生的学习、思想动态,不能只扣分数,不对其进行批评,指导。如果一个学生一周之内被扣了10多分,而班主任却毫不知情,这就失去了量化的意义,同时对于加分的学生要及时的表扬,真正体现分数的价值。班主任在这一制度中要指导学生如何去多挣分数,制止学生的扣分现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分数量化的意义。

第三个大的方面就是教师意识的转变,要敢于放手,真正做到“管理是为了不管理”

当小组成立后,我就要让它发挥它的作用,真正实现一种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新局面。教师此时就要“该放手时就放手”要由教育教学的实施者转变成为一个教育教学的指导者与监督者,就要站到更高的层次上来,该让组长去处理的就要教会让他们去处理,不要事事都捉在手中。就拿课前的小预铃来说吧,小预铃响后就要求学生进入教室,安静下来,准备上课,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我们很多同学往往不能自觉的去履行,我就会招集各个小组长,说现在同学们的课前准备不行,你们回去各自强调一下,下一次上课我不希望再看到这样混乱的局面,如有什么困难及时的向我反映。下次你去上课的时候肯定会有很大的改观,但也肯定还有做的不好的同学,但这时我不会急着去惩罚这名没有做好的同学,我会说这名同学的组长下课后到我的办公室去一下。到时我会问他:你们这个组员为什么没有做好,是你没有提醒还是他不听你的,或还有其它什么原因,我会指导这个组长去做他的工作,而不是我亲自出面,这样就即避免了我与学生的正面冲突,还给了这个学生一个改过的机会,同时也教会了组长如何去处理这样的问题,锻炼了组长的能力。真可谓是一石三鸟。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以上就是我在小组建设方面的几点做法,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不当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