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诗人文天祥在《送僧了敬序》说:“姑与之委曲于人情世故之内。”
在我们生活圈子里永远都离不开人情世故四个字,而其中每个人为了维系彼此的感情都会以和为贵,哪怕内心有不同主张与看法,也是会给对方留下几分薄面,给对方台阶下、也不伤及对方面子。
遇事,虽然内心不悦也不会直接拒绝,怕伤和气、怕对方难堪,只能委屈自己。而且,随着年龄越大在内心的挣扎与表面的迎合来回之间越挣扎,面对每一次的要求都有些不所措。自己的痛苦别人永远不会领情,对方顾及的是自己的感受,一旦没有让别人得偿所愿,得到的永远是无情的嘲讽与冷漠。
做人难,难在人情世故中不懂得拒绝,为难自己的同时,身后还有一片流言蜚语。
人到中年,做一个“不好相处”的人,让自己懂得说不,学会拒绝。
1 超出能力范围内的事情,要懂得拒绝
俗话说:人贵在自知。
自知,就是要明白自己有多大能力可以办多大的事情,不能因为怕人看不起、丢面子就要“打肿脸充胖子”,本身已经超出了能力范围,满嘴依然承诺没问题,以为如此的做法,就能绕过人高看一眼。
还记得演员郭冬临主演的一个小品,本身自己只是普通人,但是对外承诺自己有办法找到火车票。
一个同事过来让他帮忙,没有犹豫就拒绝了。人刚走,自己就拿着马扎去火车站排队了。自己根本没有办法搞到火车票的能力,就是为了让人高看一眼,让人觉得自己有用。
随后,自己的一个老领导也过来让他帮自己找火车票。他也当即答应,穿着厚大衣,顶着严寒去排队。
等自己的一个朋友也来让他找电影票时,一旁郭冬临的“老婆”终于忍不住说出实情,非但对方不相信,还认为他们故意说出此番话就是想不帮自己。
最后,自己挨饿受冻又赔钱,结果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人到中年,没必要为了超出能力范围内而去帮人,要敢于说不。不要认为因为一件事帮助别人就能让人看得起,其实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要价值对等,自己非要揽下不能办的事情,只会拿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人到中年,没必要为了取悦他人而委屈自己,只有敢于说不,亮出自己的招牌,才会赢得他人的尊重。
2 面对没有底线、原则的事情,要说“不”
有句话说:“这是底线,越过,就是毁灭。”
面对没有底线、原则的事情,要敢于说不,因为你一旦应允,不是帮忙,而是害人害己。
小伙儿内心是抗拒的,但是从来没有拒绝,哪怕面对最过分的要求也选择了忍让。
结果,终于无法容忍后,自己选择了轻生。
其实,等你面对没有底线、没有原则的事情,不敢说不时,往往其实是给自己埋下了痛苦的隐患,别人反而不感激,还会变本加厉去伤害你。
他们会把你当成一个“软柿子”,非但不会认为你值得深交,只会给你带来灾祸。
人到中年,要亮出自己的脾气个性,变成一个不那么容易相处的人。毕竟,真正在乎你的人,是不会让你为难,更不会为了一己之私而去伤害你。
当你不懂得说不,其实就是给了对方伤害你的机会。
3 面对只想占自己便宜的事情,不能纵容
有一些人与你相处就是喜欢便宜,而且还是认为理所当然,从来不会顾及你的感受。
有个读者留言说,自己人到中年,一直遵循与人为善,哪怕明知道别人占便宜也不言语,觉得“退一步就是海阔天空”。
但是,凡事必须有尺度,要不然自己的退让只会成为别人肆无忌惮占便宜的动力。
他新搬到一个小区居住,对门的邻居将家里的很多废弃不用的东西堆放到楼道,他看到了没有言语,后来对方直接堆到他的门口一侧。
说实话,他每次进出都不方便,看到了邻居,满嘴堆笑提了一句,对方的回复说:反正你的门口空间大,别那么小气!
他心里觉得对方是邻居,以后总是会低头不见、抬头见,忍一忍就算了。
没想到,对方竟然将家里的生活垃圾也随手扔在他的门口,如果看到,就说忘记扔了。
其实,对于那些喜欢占便宜的人来说,你的忍让,只会让对方变本加厉的向前推进,从来不会想到你的感受,也不会念及你善良的回应。
人到中年,活得开心一些,别为了不值得的人让自己越活越糟。
看过一个故事。
有人遇到了烦恼,去一家寺院里找禅师解答。
第一天,禅师问他自己悟出了什么?他摇头不知。禅师拿戒尺打了他一下。
第二天,又是如此问他,他仍然不知,禅师又拿戒尺打了他一下。
第三天,又是如此。禅师准备拿戒尺打他时,他阻止了。禅师笑着说:你终于悟出了答案。
人到中年,已经不再年轻,身后是各种压力,如果还不懂得说不,那你每天过得会非常不开心,整个人身心俱疲、寝食难安,常常因为这些小事让你痛苦不堪。
敢于说不,是一个人自信心的象征,也是一种豁达与明智。
不用处处为取悦别人而委屈自己,这世界上有些人值得你珍惜,有些人注定与你无缘。你必须让自己活得开心与愉悦,才能够拥有这个最美丽的世界。
因为人到中年,做一个不好相处的人,就可以避免很多麻烦,比如朋友上门借钱,朋友找你帮忙。
人到中年以后,一定要让自己做一个不好相处的人,因为这样的人足够优秀,足够有独到的见解,这样的人也更容易成功。
因为如果你总是做一个老好人的话,别人就不会把你当回事,所以一定要让自己强势起来,不要让自己看起来软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