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一般是能填报四个志愿的,同时也需要注意这样一些问题:
第一个雷区呢,就是望名生义,盲目地理解学校名称。
很多人喜欢通过高校的名称来判断这个高校,一看到交通两个字呢,就以为这个学校就是跟公共铁路有关。其实国内大部分的高校名称,他确实是可以反映学校的办学特色,但并不是所有的大学都有这个功能,尤其是这几年高校合并扩招,
有些学校之前的名称和之后的名称差别很大。
我们一听到经济学院就以为这个学校金贸是强项,但其实像石家庄经济学院,他的特色专业是地质类的,为什么?因为他原来前身名字叫做河北地质学院。不清楚的可以咨询学马教育另外像我们讲同是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他的特色专业是化工,因为他的前身是青岛化工学院。武汉科技大学以钢铁、冶金为特色的,因为它的前身主要是武汉钢铁学院。
此外呢?像航空航天,第一制造,石油,虽然可能是以航空航天地质或者石油为特色专业,但是其实它也还有一些其他的好专业,比如说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民商法学相当不错!还有我们不要看到带有农业这样的词,就觉得是不是学校的就业不好,这个不一定的。以上升为211的南京农业大学,他的实力肯定是远高于南京财经大学这样的二本院校。带有华东西南首都中国等字眼的未必是好学校,这个我就不具体举例了。
总的来说呢,我们选学校的时候肯定是要搞清楚学校的前世今生,把握好他的强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再进行评判。
第二个雷区 不能盲目迷信985,211或者双一流
我再给大家介绍第一层次学校的时候,就说过了,客观上来说能够上985,211或者双一流院校肯定还是有一些优势的,但并不是说没有上985211的院校就不行。比如说像北京语言大学他既不是985也不是211,但他的语言专业在全国排名非常非常高的。另外呢,我们也要认清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因为全国高校分配到各个省的招生计划,屈指可数。具体需要看招生简章中在该省招多少人。因此填报志愿时还是要考虑一下自己是否有足够的竞争力,如果我们竞争力不够,与其报一所相对普通的211学校的普通专业,还不如报一些专业比较强的学校,总的而言呢,我们填志愿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多方因素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学校。
如果大学和专业不可兼得,我们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来说优选学校,分数低点优选专业,我们既要考虑专业,又要考虑学校。
第三个雷区,以排名论英雄!盲目地依赖学校排名。
当下各种大学排名层出不穷,虽然给大家提供的一些参考。但实际上呢?当然以排名。来看学校是不科学的,我们大学其实是分为6个大的层次。但具体到底哪个学校好一些,其实这个跟学校的专业、跟学校所在的地域、都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们不能以偏概全,不能以单独的排名来论英雄!
因此如果单独看院校的排名是不准确的。并且有些排名也是不太科学,依据性不强!他有主观因素评价体系,同一个学校在不同的榜单上排名差好远。比如厦门大学,他对有的榜单排第13位,有的网站呢排48位,我们到底信哪个?是不是?!
排名靠前的学校,他不一定比排名靠后的学校好,像吉林大学,他在各自榜单上排名都超过了上海财经大学。但是呢,在很多省份上海财经大学的录取线都要高于吉林大学。
同时有的大学虽然排名靠前,但是他不一定是每个专业都好。比如说像有些理工大学,他文科类专业还不一定好。所以只看排名不考虑实际肯定是不行的,我们最好呢,是要结合高校在各个省的招生录取分数线。
答:你好,这个问题我能帮你回答。一般都是可以填报四个志愿。也需要注意这些点:
第一个雷区呢,就是望名生义,盲目地理解学校名称。
很多人喜欢通过高校的名称来判断这个高校,一看到交通两个字呢,就以为这个学校就是跟公共铁路有关。其实国内大部分的高校名称,他确实是可以反映学校的办学特色,但并不是所有的大学都有这个功能,尤其是这几年高校合并扩招,
有些学校之前的名称和之后的名称差别很大。
我们一听到经济学院就以为这个学校金贸是强项,但其实像石家庄经济学院,他的特色专业是地质类的,为什么?因为他原来前身名字叫做河北地质学院。不清楚的可以咨询学马教育另外像我们讲同是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他的特色专业是化工,因为他的前身是青岛化工学院。武汉科技大学以钢铁、冶金为特色的,因为它的前身主要是武汉钢铁学院。
此外呢?像航空航天,第一制造,石油,虽然可能是以航空航天地质或者石油为特色专业,但是其实它也还有一些其他的好专业,比如说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民商法学相当不错!还有我们不要看到带有农业这样的词,就觉得是不是学校的就业不好,这个不一定的。以上升为211的南京农业大学,他的实力肯定是远高于南京财经大学这样的二本院校。带有华东西南首都中国等字眼的未必是好学校,这个我就不具体举例了。
总的来说呢,我们选学校的时候肯定是要搞清楚学校的前世今生,把握好他的强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再进行评判。
第二个雷区 不能盲目迷信985,211或者双一流
我再给大家介绍第一层次学校的时候,就说过了,客观上来说能够上985,211或者双一流院校肯定还是有一些优势的,但并不是说没有上985211的院校就不行。比如说像北京语言大学他既不是985也不是211,但他的语言专业在全国排名非常非常高的。另外呢,我们也要认清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因为全国高校分配到各个省的招生计划,屈指可数。具体需要看招生简章中在该省招多少人。因此填报志愿时还是要考虑一下自己是否有足够的竞争力,如果我们竞争力不够,与其报一所相对普通的211学校的普通专业,还不如报一些专业比较强的学校,总的而言呢,我们填志愿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多方因素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学校。
如果大学和专业不可兼得,我们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来说优选学校,分数低点优选专业,我们既要考虑专业,又要考虑学校。
第三个雷区,以排名论英雄!盲目地依赖学校排名。
当下各种大学排名层出不穷,虽然给大家提供的一些参考。但实际上呢?当然以排名。来看学校是不科学的,我们大学其实是分为6个大的层次。但具体到底哪个学校好一些,其实这个跟学校的专业、跟学校所在的地域、都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们不能以偏概全,不能以单独的排名来论英雄!
因此如果单独看院校的排名是不准确的。并且有些排名也是不太科学,依据性不强!他有主观因素评价体系,同一个学校在不同的榜单上排名差好远。比如厦门大学,他对有的榜单排第13位,有的网站呢排48位,我们到底信哪个?是不是?!
排名靠前的学校,他不一定比排名靠后的学校好,像吉林大学,他在各自榜单上排名都超过了上海财经大学。但是呢,在很多省份上海财经大学的录取线都要高于吉林大学。
同时有的大学虽然排名靠前,但是他不一定是每个专业都好。比如说像有些理工大学,他文科类专业还不一定好。所以只看排名不考虑实际肯定是不行的,我们最好呢,是要结合高校在各个省的招生录取分数线。
1,征集志愿是指对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录不满额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录取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院校招生缺额的计划。 2,考生可根据缺额计划在当地招生办填报"征集志愿",这样使得第一志愿录取时落选的考生有第二次重新填报志愿的机会. 3,志愿能填6个,但是录取的时候是优先考虑第一志愿,所以这个志愿的选填一定要谨慎。后面的志愿是在你的第一志愿没有被录取才会发挥作用。注意如果你后面的志愿所填的学校已经招满了第一志愿的学生,就不会录取你了。 4,在河南省的高考文件中没有特别说明征集志愿可以填几个,那应该跟首次填报是一样的,考生可以填报1-6个高校志愿,每个高校可以填报1-5个专业和是否同意调剂(专业)。 5,二本征集志愿可以填A、B、C、D、E、F、G、H共8个院校志愿根据安徽省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实施细则规定,今年安徽省所有实行平行志愿的批次,在平行志愿录取结束后,如果仍然有未完成的计划和学校另外增加参加征集志愿的计划,将面向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征集志愿。同时,普通文理科各批次线下20分以内的考生也可以据此计划填报降分征集志愿。征集志愿录取结束后,如果仍然有院校计划未完成,根据院校申请,将进行降分征集志愿的投档录取。
征集志愿可以填报几个学校
本科院校的一、二、三批次均设A、B、C、D平行的4个院校志愿,专科批次设A、B、C、D、E、F平行的6个院校志愿。第一、二批本科院校每个院校志愿均设6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服从志愿。第三批本科和第四批高职专科院校每个院校志愿均设4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服从志愿。
也就是一本二本可以填六个学校,三本和专科可以填4个学校,或者是四个专业。不同省市可能征集志愿可以填几个也会不一样,比如山东省2019年专科类可以填报12个,还有的省征集志愿能填报的学校比较少,所以,大家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填报。
2征集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1.先查询录取结果再填报征集志愿
考生填报征集志愿前应该先查询自己的录取结果,看是否已经被高校录取。
已经被高校录取的考生是不能参加征集志愿的,如果考生的录取状态显示为“自由可投”,就说明考生没有被高校录取,可以参加该批次录取结束后的征集志愿。
考生在查询时除了关注自己的录取状态,被高校退档的考生还要仔细去看被高校退档的原因是什么,以免在填报征集志愿时犯同样的错误。
2.注意多次征集的情况
有的高校一次征集志愿后,仍然没有完成招生计划,就有可能进行第二次甚至多次征集志愿。
参加征集志愿的考生如果在本批次第一次征集志愿时仍没有被高校录取,还可以继续关注下一次征集志愿的情况,关注的方式如前文提到的,在本省(区、市)级招生考试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其他和教育相关网站获得信息。
在高考录取期间,考生应该保持电话畅通,特别是在正常录取阶段没有被录取的考生和参加本批次第一次征集志愿没有被录取的考生。
因为在本批次几次征集志愿结束后如果还有院校缺额,为不影响下一批次的录取,省(区、市)级招生考试机构有时会采取电话征集(给没有被录取的、分数满足学校要求的考生打电话)的方式进行征集志愿。
3.征集志愿阶段,高校的录取分数未必会降低
有的考生认为,出现在征集志愿名单中的高校既然在正常投档录取时没能录满,那征集志愿时的录取分数一定会有所降低,而事实却是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在征集志愿时,录取分数不降反升。
4.征集志愿不能仅参考高校正常录取阶段的录取分数
有一些考生在填报征集志愿时,往往会以高校正常投档录取时的录取分数为参考来填报。
其实,这是非常有风险的。因为在正常投档录取时报考考生的成绩构成与参加征集志愿阶段考生的成绩构成差异比较大。
正常投档录取时,考生是参考某高校前几年的录取分数来定位的,而征集志愿阶段,考生分数构成更多变,有的考生因志愿填报不合理而被退档的,有的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而被退档的,有的考生因为分数太低而未被投出的,这些考生都可能填报同一所院校,所以再以正常投档录取时的分数来参考并不合理。
而且,如前文分析,征集志愿阶段由于考生多而缺额高校和专业少,会使高校的录取分数呈上涨趋势,原本压线调档高校的调档分数可能会上涨,考生只参考正常投档录取时的分数可能会导致无法被投出。
虽然参加征集志愿的考生不能仅参考高校正常录取阶段的录取分数,但是还可仔细分析拟报考的高校往年的录取情况,如果该高校往年也参加过征集志愿,则应分析参加征集志愿后录取分数上涨情况如何。
如果往年从未参加征集志愿,考生则要参考现在参加征集志愿的专业前几年的录取分数情况,自己的分差最好高于这些专业前几年的录取分差,这样填报后被录取的可能性会大一些。
一般情况下,考生很难搜集到高校往年征集志愿录取分数情况,如有需要可以致电高校咨
5.不盲目挤“热门”高校和专业(很重要)
前文分析过,一些办学实力较强和社会知名度比较高的大学因为超退等原因也会出现在征集志愿的名单当中。
勿庸质疑,这些高校在征集志愿阶段,当然会成为考生优先选择的对象,在征集志愿时成为考生报考的“热门”,从而也使录取分数上涨明显。因此,建议分数不太占优势的考生避开这些“热门”院校。
此外,虽然参加征集志愿的某些专业不一定是该校的优势、特色专业,但仍属于被考生和家长认定的“热门专业”,只是首次填报时考生大多优选这些专业实力较强的院校而忽略了一些开设有这些专业但实力一般的高校。
在征集志愿阶段,或许院校并非是考生的首选,但考虑以后就业等因素,大部分考生在选择时仍会优先选择这些专业。
一旦扎堆填报这些专业的考生多,其录取分数理所当然地会上涨,一些分数无优势的考生肯定会被挤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