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层,分出技术,留住情感。
2、打破以成绩分层的“魔咒”,允许学生自由选层、分类。
3、流动管理打消家长顾虑。
4、让学生自己选择课程不那么容易,但也是可以做到的。
5、管理:资源利用与方式创新。
6、“导师制”学业辅导,“信箱式”收发作业。
7、班主任和导师双轨制管理。
“走班制”教学给予了学生极大的自主选择的权利和自由空间,也对教师的教学和学校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设计应更具灵活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应进一步尊重学生,因材施教,管理机制上应真正确保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加强对学生选课和生活的指导。
“走班制”作为一种“新型的”更有效的学习组织方式倍受人们推崇,成为高考改革下的一种大势所趋。越是在这个时候,越需要我们相互交流,更需要我们能够冷静、理智地认识“走班”,理解“走班”背后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的变化,既需要创新思维,同时也需要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稳健推行。
“走班制”典型案例赏析
1、分层,分出技术,留住情感
案例一:浙江省温岭中学
分层标准不以成绩而是按照学习特点将学生分为两种类型:依赖老师型和自主学习型
浙江省温岭中学现在是分科和分类走班,分层走班还未开始,为什么不急于分层走班?陈才锜告诉记者:“通过民意调查,学生500人希望分层,400人不愿意分层。我们想不要一次给学生和老师的变量太多,七选三先理清,如排课、教学、管理等,所以我们希望学生先确定科目,再认可这样的走班,待习惯了老师的教学方式后,再开始分层。”
虽未分层走班,但陈才锜却有着清晰的思路:先分类走班后分层走班,根据每一类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语数外三门课在未来将分成AB两个层次。不以成绩作为分层标准,而是按照学习特点创新地将学生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依赖老师型,第二种是自主学习型,这样分层避免了给学生贴标签的嫌疑。
“大部分学校在做分层走班时都会面临一个问题,学生都愿意到成绩好的班级去,成绩差的班级的学生心里就会有一种压抑感。家长也会有意见,凭什么我的小孩是B班,老师同样会有意见,我如何把握两层次的难度和课时?
根据陈才锜设想的以学生学习特点来分层的话,每门学科开课的课时也不一样了,比如依赖于老师型的班级,语文开四节课,依赖于自学型的班级,开三节课,给这类型的学生少掉一节,同理,数学、英语学科也一样。但学校会给出一个限制,学生三门课不能超出总课时。比如学生王静,在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中周总节数为11节,她只能选择两门每周4节一门每周3节的课。
要点总结:这种分层办法避开了按成绩分班的问题,避免了教师难以掌握教学内容的深浅度。我看了好几个分层教学做得比较好的学校,都存在这么一个问题,老师既上快班又上慢班,不知道怎么把握教学的难易度?有的学校怎么做呢?慢班少两个例题,到快班就加两个例题,实际上也不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来的,而是根据学生现有学习程度来分的,所以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根据学生学习特点的方式来进行分层,从单一的分类走班再到混合的分层和分类走班,这样教学秩序会很正常。”
“走班制”是指学科教室和教师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兴趣愿望选择自身发展的层次班级上课,不同层次的班级,其教学内容和程度要求不同,作业和考试的难度也不同的教学方法。
2014年12月16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明确对高考进行改革,这个消息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而由高考变化导致的高中教学方式的变化就是其中一个焦点。
另外,走班制学习组织方式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也体现在学生的各种学习生活中,特别是在自主管理、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德育课程中。)。
“走班制”包括三层含义:首先,“走班”的学科和教室固定,即根据专业学科和教学内容的层次不同固定教室和教师,部分学科教师挂牌上课,学生流动听课。其次,实行大小班上课的多种教学形式,即讲座式的短线课程实行大班制,研究型的课程实行小班制。通过不同班级、年级学生的组合教学,增强学生的互助合作。第三,以兴趣为主导的走班形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上课内容,不固定教师与教室。主要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阔学生的思维。
“走班制”典型案例赏析
1、分层,分出技术,留住情感
案例一:浙江省温岭中学
分层标准不以成绩而是按照学习特点将学生分为两种类型:依赖老师型和自主学习型
浙江省温岭中学现在是分科和分类走班,分层走班还未开始,为什么不急于分层走班?陈才锜告诉记者:“通过民意调查,学生500人希望分层,400人不愿意分层。我们想不要一次给学生和老师的变量太多,七选三先理清,如排课、教学、管理等,所以我们希望学生先确定科目,再认可这样的走班,待习惯了老师的教学方式后,再开始分层。”
虽未分层走班,但陈才锜却有着清晰的思路:先分类走班后分层走班,根据每一类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语数外三门课在未来将分成AB两个层次。不以成绩作为分层标准,而是按照学习特点创新地将学生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依赖老师型,第二种是自主学习型,这样分层避免了给学生贴标签的嫌疑。
“大部分学校在做分层走班时都会面临一个问题,学生都愿意到成绩好的班级去,成绩差的班级的学生心里就会有一种压抑感。家长也会有意见,凭什么我的小孩是B班,老师同样会有意见,我如何把握两层次的难度和课时?
根据陈才锜设想的以学生学习特点来分层的话,每门学科开课的课时也不一样了,比如依赖于老师型的班级,语文开四节课,依赖于自学型的班级,开三节课,给这类型的学生少掉一节,同理,数学、英语学科也一样。但学校会给出一个限制,学生三门课不能超出总课时。比如学生王静,在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中周总节数为11节,她只能选择两门每周4节一门每周3节的课。
要点总结:这种分层办法避开了按成绩分班的问题,避免了教师难以掌握教学内容的深浅度。我看了好几个分层教学做得比较好的学校,都存在这么一个问题,老师既上快班又上慢班,不知道怎么把握教学的难易度?有的学校怎么做呢?慢班少两个例题,到快班就加两个例题,实际上也不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来的,而是根据学生现有学习程度来分的,所以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根据学生学习特点的方式来进行分层,从单一的分类走班再到混合的分层和分类走班,这样教学秩序会很正常。”
2、打破以成绩分层的“魔咒”,允许学生自由选层、分类
案例二:上海市大同中学
上海市大同中学将必修课分层分类、打破以成绩分层的“魔咒”,允许学生自由选层、选类。
大同中学在语文和英语等主学科上也设置了选修模块。以语文为例,所有的学生都应该学习,但不必是所有的学生都要学一样的语文。在大同中学,高一下学期至高二下学期里,除了所有学生都必修的语文基础型课程需要按班级授课之外,实现“走班”的语文拓展型课程被分为8大选修模块:基础阅读、小说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现代诗歌阅读、时文阅读、写作指导、名著导读等。
要点总结: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在不同的学段中选择不同的模块组合,每个学生限定选修4个模块、自主选修2个模块,其中“基础阅读”建议为语文学习基础薄弱的同学选择学习,不参加的同学可不选修。
对于“走班制”来说,学生可以在多层次的,并且适合自己发展需要、兴趣爱好、接受水平、步调节奏的课程中进行选择,走班才算是真正地“走起来”。
3、流动管理打消家长顾虑
案例三:上海市浦东复旦附中分校
上海浦东复旦附中分校如今有高二学生75名,高一学生120名。这些学生正常分班是5个班,但实施走班后,出现了38个不同的常规学科教学班。
为何班级数会多了6倍?原因在于学校不仅全员走班,而且根据学生基础和能力的不同,在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四门学科实施了分层教学,每门学科分为A、B、C三层。
A班一般为年级前50%左右的学生,每班人数一般不超过36人;C班为年级后25%以内的学生,通常人数在20人左右甚至更少;其余学生为B班。其他学科依据分层学科的班级结构配合实施,比如地理、历史的分班跟着物理走等。
确定学科后,如何给学生分层呢?学校的做法是:新生入学后先采用行政班级教学,半学期后再依据学生期中考成绩、平时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由实施分层教学的四门学科教师给出分层建议。
学校相关负责人解释,入学即分层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新生入学就分层走班,降低了学生之间的熟悉度;二是学校中考录取分数普遍较高,区分度小,很难作为学生分层的依据。
此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对于分层,高一新生和家长难免会产生“快班”“慢班”的想法,而且习惯只以中考成绩衡量学习水平,如果中考分数较高的学生未进入自己认定的高水平班级,容易产生不良情绪。
分层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情感问题。
要点总结:为了消除家长的顾虑,除了多次与家长沟通“尊重差异和运用差异”的观念之外,学校的四个分层科目采用流动管理,要求授课教师尽量采用同样的教学进度和考核难度,但教学难度和作业布置可以有所区别,而且每学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一次班级变动申请。
4、让学生自己选择课程不那么容易,但也是可以做到的。
案例四:浙江省温岭中学
走班前预留试错、反悔、重新填志愿三次选科调整机会
在新高考改革政策出台几年前,温岭中学就开始尝试必修课选修化走班、大班小班化全员导师制、一年五学程制,以及建立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选择的特色校本课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校长陈才锜和温岭中学,无疑是新高考改革的探路者和风向标。
为充分满足理性选择的需求,温岭中学在学生真正走班之前,预留了试错、反悔、重新填志愿三次选科调整机会。
要点总结:第一次选科在第二学程之后,让学生填写意向表,目的是大致了解学生的选择意向;第二次在第三学程开始暑期结束后的第一周;第三次在第三学程结束确定选考科目,通过学程考试,学生会选择自己最好的三门课作为高考科目。第四次进行微调和正式确定,一小部分学生对一些学科了解不深的可以有一次再调换的机会。这次选科要求学生和家长签字,最终将科目定下来。“为既尊重学生选择,又兼顾学校师资和时空的限制,我们让学生给学校提供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两种选择,若只有一个选择则不要递交第二志愿,这也是一种尊重,由小班导师来指导和协调。”
5、管理:资源利用与方式创新
案例六:浙江省温岭中学
建立数学模型来设计排课程序
新高考方案实行以来,温岭中学的教师和管理层的工作十分紧张,有的老师已经开始跨年级上课了。走班制给学校的教学秩序、班级管理也带来新的挑战:单单排课就是一道技术难题。排课需要考虑很多复杂的因素,按照老办法用电脑排课基本瘫痪,找不到一款将选科、编班、排课三项功能合为一体的软件,只能人工编排,甚至要请大学教授来帮助建立数学模型来设计程序。
陈才锜亲自参与了整个排课过程。“我们首先使用计算机进行排课,把数学模型建立起来后,再根据选科组合一步一步往下推,提出语、数、外先排,把选课人数作为班级进行统一编号,编号竖直(一天的8节课排成一纵行)尽量数字一样(即尽量在同一个班级上课),横向(5天的某同一节课排成一横行)不能重复(即同一节课学生只能在一个班级上课),这些都要在手动编班排课时不停地调整。
比如理化技、政地技、史地技这三种组合有15个人是选通用技术的,我们马上就把这15人组成一教学班调到晚上上课。那剩下只有两门学科就好排了,再比如政史技组合的,我们只需考虑政史这两门课进行排课,这样就能很顺利地排下去了。我参与排课是想看看7选3的35种组合的课表能否排得出来,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发现一些问题便于决策。”
目前,温岭中学在每个教学班门口还放置了一个4层的书架,每层相应的位置贴上学科标签,学生将相应的作业放置在书架上。同时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书包,像大学上课一样,把书随身携带。后续学校将给每个学生准备一个书柜,用于放置教科书和学习用具。
对于考勤,基于温岭中学人数多,学生自律性相对比较高的现实情况,陈才锜决定换一种思维管理考勤,从反面去做,将考勤制度建立在所有人都遵守纪律的前提下推行,这样学校统计起来就更简单:把学生的座位定下来,比如A同学有行政班的座位,还有教学班的座位,哪一个位置缺了,老师就知道哪一个同学没到,通过短信平台通知班主任。
6、“导师制”学业辅导,“信箱式”收发作业
案例七:浙江省台州一中
针对学生与老师的交流问题,浙江省台州一中的解决方法是通过辅导管理,充分利用夜自修走班和作业辅导课,加大学生与任课老师之间的交流机会。“夜自修时,要求学科老师要有大学科意识,只要是该学科的老师,学生都可以提问。再者,每天的第九节课是作业整理课,学校也要求老师进行下班辅导。”胡君磊说。
同时,台州一中对于作业的管理,实行信箱式收发作业。在行政班和教学班各设一个课代表,由行政班课代表收齐作业,按不同老师分发到各老师的信箱中,上该节课时,由教学班课代表发到学生手中。
7、班主任和导师双轨制管理
案例八:上海市浦东复旦附中分校
走班后,教师授课的学生群体多变,班级结构趋向松散,这给学生管理带来巨大挑战——教师“找不到学生”“抓不住学生”。为此,浦东复旦附中分校实施了班主任和导师的双轨制管理。
为便于日常管理,学校在行政体制上编制了7个班级,设置班主任,职责是组织相关主题教育和集体活动;而导师一人负责8~12名学生,按照学生寝室划分管理区间,主要职责是与学生“点对点”地进行学业指导、升学指导、生活辅导、家校联系。
学校目前有18位导师,他们利用每两周一次的导师课,以及每两周一次在学生宿舍值晚班的时间,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
罗芸芸谈到,她的导师课主要采用研究项目的形式,每次提出一个有社会性的讨论话题,大家围坐在一起开展“头脑风暴”,“这对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发散性思维和辩证性思考力很有好处”。
理想状态下,导师和班主任应该由完全不同的教师担任,但目前学校部分教师同时担任了两个角色,原因是师资的不足——全职教师只有25人,而且多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平均年龄不到30岁。
走班制对资源的需求非常大。副校长虞晓贞认为,目前大多数学校依据现有的资源状况,只能局部走班,如果要全员走班,则在空间资源和教师资源两者中至少有一种资源是非常充沛的。
浦东复旦附中分校能做到全员走班,很重要的一个条件是教室资源的充足,其实学校的师资是不足的,在编制有限的情况下,目前用外聘教师来解决问题,所以学校现有兼职教师15人,占了全体教师的近1/3。
结语与建议
“走班制”教学给予了学生极大的自主选择的权利和自由空间,也对教师的教学和学校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设计应更具灵活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应进一步尊重学生,因材施教,管理机制上应真正确保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加强对学生选课和生活的指导。
“走班制”作为一种“新型的”更有效的学习组织方式倍受人们推崇,成为高考改革下的一种大势所趋。越是在这个时候,越需要我们相互交流,更需要我们能够冷静、理智地认识“走班”,理解“走班”背后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的变化,既需要创新思维,同时也需要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稳健推行,让“走班”成为提升学校软实力的抓手,让师生真正享受到“走班”带来的实惠,让“走班”成为大教育实践的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