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苏轼一人,也是宋词豪放派的创始人!
苏轼(1036-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苏轼出儒入道而又染佛,不主一家,思想博杂,兼收并蓄,所以其思想比较独特。他既能关注朝政,又体谅民生,既保持独立的见解,又能随遇自安,虽饱经忧患与挫折,却依旧豁达乐观。
苏轼曲折的人生,成就了苏轼诗词文赋内容广博、立意高远、气魄恢宏、雄奇豪放的特点。而苏轼渊博的学识则成就了苏轼诗词体裁多样、内容繁盛、构思新奇和“吞五湖三江”的气象。
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宋人王灼在《碧鸡漫志》中说,词到了苏轼,才“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
苏轼的词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词抒的儿女情长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将词发展到评古论今、指点江山、抒发人生壮志的新模式,一切皆可入词,扩大了词的内容和题材。使词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这在词史的发展上具有重大的意义。苏轼对词的最大贡献在于对词的内容和风格都进行了全面的开拓与创新。在内容上,苏轼把人们的视野从传统的“花间”、“樽前”引向了人间社会。
苏轼胆创新,将词诗化(词人以诗文句法入词,始于苏轼)。他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之前的词,大多是和音乐而作的歌词。苏轼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实现词与诗的互通,苏轼的词语言吸收了不少诗赋词汇。这样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苏轼词气势豪迈和笔力劲拔,具有鲜明的理想色彩,联想丰富,在传统的词风外,自成一家,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丰富了词的意境。苏轼成为豪放派词的开拓者。最能反映苏轼词的豪放特性的主要有二种:一是抒写自己的志向或理想,体现豪迈气概的词,像《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等。二是抒发自己感怀与感受,体现旷达胸襟和乐观人生的,如《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
代表作品:《水调歌头》、《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江城子·密州出猎》、《饮湖上初晴后雨》等。
至于辛弃疾,则是南宋时期宋词豪放派的最杰出代表人物。
我国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 苏轼(这个看个人了)
豪放派,中国宋词风格流派之一。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 柳岸晓风 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这则故事,表明两种不同词风的对比。南宋人已明确地把苏轼、辛弃疾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以后遂相沿用。
宋代的苏轼 辛弃疾 张孝祥 陈亮 刘克庄 刘过 刘辰翁 王安石 范仲淹 岳飞 文天祥 陆游 唐代的李白 李煜 元代的元好问 萨都剌
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