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下句是什么?

2024-12-27 10:21:5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置之死地而后生”没有下一句。

意思是:原指作战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只有战死的境地,兵士就会奋勇前进,杀敌取胜。后比喻事先断绝退路,就能下决心,取得成功。

“置于死地而后生”绝非只是大义凛然的勇气,也不只是单凭对生活得一腔热情,它是一种生的智慧,它是一种自我的救赎,明白自我所处的位置,并对自我有种坚定的信念,懂得在救赎的过程中需要忍耐,需要恒久的毅力。

出处:春秋 孙武 《孙子·九地》

原文: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翻译:到了灭亡的地方,然后能够得到生存,陷入必死的境地,然后能够得到生路。说明背水作战、死里求生的道理。

扩展资料

典故:

西汉时期,刘邦派大将韩信和张耳率军攻打赵国,赵王歇和大将陈余率20万大军在井陉口迎战。陈余不听谋士李左车的建议,与韩信硬拼,韩信故意置之死地而后生在河边列阵,士兵们背水一战,越战越勇,然后派兵轻取赵军大营,杀死陈余,活捉赵王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置之死地而后生

回答2:

下一句为“若魏兵绝我汲水之道,蜀兵岂不死战?”。

  1.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

    原文如下:

    孙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若魏兵绝我汲水之道,蜀兵岂不死战?以一可当百也。

  2. 追溯为《孙子·九地》。

    原句为“”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3. 作品简介: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

  4. 作者简介: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