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狼图腾》的结局会是这样?

《狼图腾》结局是不是太过悲惨了?看了很难过...
2024-12-12 01:57:21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狼图腾》一个血性的召唤,一个狼性的呼唤。 是一个农耕民族向游牧民族的道歉书,是一群羔羊们向狼的请罪书。 狼,草原的卫士,草原的保护神,是草原上重要的一环,没有狼就没有一切。狼以它的勇敢、强悍、智慧、狡猾、凶残、贪婪、狂妄、野心、雄心、耐性、机敏、警觉、体力、耐力紧紧的捍卫了这一铁则。 在“羔羊”的世界里,狼的凶残,狡猾,贪婪是这个民族所不能容忍的。然而狼的强悍,勇敢,智慧,耐性却完全被忽略掉。而中国人的“中国病”正是“羊病”,是“家畜病”。假如一个民族都具有羊性,那么后果发人深思。 几千年来,中国人口一过剩就造反,杀减了人口,换了皇帝,再继续生,周而复始的打转。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文明还在延续,这不能不是个不朽的奇迹。其实华夏民族的先民性格绝对不比西方民族弱,同样的勇敢智慧,强悍进取,狼心勃勃,可一落到华夏这片世界最大的温良敦厚肥沃的农田里,再凶悍的狼性也悍不起来了。古代中国广阔深厚的农田是软化退化草原和草原狼的温柔之乡。 中国古代民族的历史是一个闭门造车,自给自足的历史支流,先民们的狼性,当踏进农田,走进农耕民族历史支流时,就越走越弱。从民族性格上就大大吃亏,而游牧民族从远古就懂得不赶尽杀绝,平衡发展的道理,是一个智慧进取的民族,是一个日日夜夜都在同野兽战斗的民族,尤其是与狼战斗。在与狼的战斗中,狼既是敌人也是老师。狼,天生是一个战略家、军事家。凡是不符合生存的,都难逃其口。在这样残酷的环境中不仅仅锻炼了人,而且锻炼了草原上的一切生灵,草原上最骁勇的马,最智慧的人,都是狼逼出来的。人从狼身上学到了战术和精神,生灵们从狼身上学到了坚忍的体魄和耐力,这样,从精神上,从体魄上游牧民族远远胜过农耕民族。只有从这样严酷生存环境中带出来的兵,训出来的马,才有如此优势。这也许正如作者所说,是成吉思汗称霸世界的真正原因。 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奴性很重的国家,从性格上就输给了狼性十足的国家。狼性草原环境具有狼性性格和血液造血功能,而羊性农田环境具有羊性性格和血液造血功能,一个国家只有不断的注入狼血,才能保持强盛不衰。 《狼图腾》的结局也许是个悲剧,可他悲出了事实,悲出了一个民族的罪行…… 感语后记: 《狼图腾》是一本让我落泪的书,其中那带者草原气息的游牧精神,人与狼之间的炽热真情,还有那蒙古人魂归藤格里的天葬使我铭记在心。 百灵唱了,春天来了。 赖子叫了,兰花开了。 灰鹤叫了,雨就到了。 小狼嗥了,月亮升了。 伴着简短优美的童谣,我又飞回那处女天鹅湖畔,仰忘飞翔的天鹅,看那奔跑的儿马子,呼唤那草原的藤格里。

回答2:

1、结局:小狼在饱受思乡之苦和疾病折磨后被陈阵忍痛打死,保全了做狼的尊严——硬挺到最后一刻战死。
草原诸狼在狼王的带领下冲过边防公路,与那面的狼群奋战,或许是不知所终。
2、《狼图腾》,作者姜戎。是一部以狼为叙述主体的小说。主要讲述了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位知青在内蒙古草原插队时与草原狼、游牧民族之间发生的故事。《狼图腾》风格深沉、豪放、忧郁而绵长,作者以史诗般的叙述手法和深邃的人文胸怀谱写了人与自然之间最美的情感,感人至深。小说于2004年一经出版,便被译成30种语言,在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发行近500万册,连续6年蝉联文学图书畅销榜的前十名,获得各种奖项几十余种。
3、姜戎(笔名),本名吕嘉民,1946年生。北京人,北京某大学研究人员。主业:政治经济学,偏重政治学方面。作品《狼图腾》之前以吕嘉民之名著写《落荒》、《羊油灯》。
1967年自愿赴内蒙古额仑草原插队。1978年返城。1979年考入社科院研究生院。
作品《狼图腾》:1971年起腹稿于内蒙古锡盟东乌珠穆沁草原。1997年初稿于北京。2003年岁末定稿于北京。2004年4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