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政权同时存在,所以是“三国时期”。
那么,为什么要叫“鼎立”呢?
鼎这个东西,在古代(商代就有了),是一种器具,类似于一个大锅。最早的用途就是大锅,后来演化为祭祀的礼器。
鼎这个东西是三条腿的,每两条腿之间的夹角是120度,合起来正好一圈360度。
三条腿平均分,站立很稳。
三国时期的三个政权并立,就像三条腿的鼎一样,所以叫“鼎立”,意思是:像鼎一样立着。
三个国家同时存在。讲得好听点呗
魏蜀吴三足鼎立。
我认为,一是因为他们的地理位置,北方是魏,西南方是蜀,东南方是吴,很像一个三足的鼎。
二是他们确立政权的时间差不多,曹操、孙权、刘备当时是一起争夺天下的三股主要势力,谁也不能一下子灭了谁,所以形成了各自为政的局面。
因为三国力量不相上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