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一句古话“民以食为天”。是的,“吃”这个字眼在中华文化中占了很大一部分。据说早在秦汉时期,中国就开始对外传播饮食文化。据《史记》、《汉书》记载,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就通过丝绸之路同中亚各国开展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活动。而鉴真东渡日本更是把中国的饮食文化带到了日本,日本人吃饭时使用筷子就是受到中国的影响。
吃看似很平常,其实却大有讲究。梁实秋曾说,三等人讲究住,二等人讲究穿,一等人讲究吃。中国早在几千年前就在“吃”上下了许多功夫。而当今社会,中国菜更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粤菜、鲁菜、淮阳菜、川菜、户菜等,不同菜系,不同的人偏爱。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中国菜烹饪的方式更是花样繁多,蒸、煮、炒、煎、炸,红烧、盖浇等等,色泽鲜艳,令外国友人大开眼界。这些全都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祖先们的聪明才智。
吃,也能吃出家乡的味道。梁实秋所谈的吃,大多是北方菜。从窝头、菜包、薄饼、溜黄菜、饺子、烧饼油条等,仿佛眼前是一桌满汉全席,什么菜都应有尽有。令人食欲大开,回味无穷。我尤其记得《核桃酪》这一段,“分盛在三四个小碗(莲子)碗里,每人所得不多,但看那颜色,微呈紫色,枣香,核桃香扑鼻,喝到嘴里黏糊糊、甜滋滋的,真舍不得一下子咽到喉咙里去。”那份大家分吃核桃酪的温馨,在喉咙里黏糊糊、甜滋滋的味道,被他描绘得绘声绘色,仿佛在眼前般,呈现出美妙的景象。
我想他对家乡的怀念和回忆就流露在字里行间,对祖国的爱也深深容于笔中,就像《大菜》中说写的“不管我们这一辈子吃多少回大菜,头发也不会变黄,眼珠儿也不会变绿。”我们永远流淌的是中国人的血,无论我们身在何方,吃的是什么菜,我们最怀念的总是家乡的味道,“月是故乡明”,道理就深谙于此吧。
《雅舍谈吃》这本书,不仅带我游览了全国各地的美食,了解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更让我明白了,无论我们走到何方,最怀念、最熟悉的感觉总是故乡,吃着家乡的菜,眼泪也会落下来。
忆白石老人看完这篇文章,我有以下这么几点感觉。
从艾青可以随便凭喜好就拿下当时已很知名的齐白石的画看,说明艾青很有钱。
从他是新政权负责北京地区接管文化的官员看,
从他可以车接车送白石老人来看,他还很有权。
艾青是个著名的诗人。这好像是中学时,老师说的。
至于写的什么诗,不知道。
原来艾青感觉很高很远,现在感觉很低很近。
我注意到艾青这个文人赏画,打动他的似乎最主要的还是。。。像。
所有的形容词都指向。。。像。。。
比如生动,形象,活灵活现,纤毫毕露。。。。。等等。。
可是,自照像术出现以来,美术家们早已放弃追求像了。
中国文人画家自明清以来,就开始追求神似了。
在像与不像之间。。。是为最高境界。
艾青推崇独辟溪径。艾青认为白石画得好,是因为他只画别人从来没有画过的。
至于只要是别人没有画过的,画出来就好吗?他似乎没管这么多。
只要是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只要是另辟溪径,那怕会掉泥塘里淹死,也是好的吗?
1950年的白石老人,竟然不认识柳亚子。
艺术家两耳不闻窗外事,艺术家孤高,作者认为这是艺术家才有的品质。
可我想,当时的老百姓,如果不太关心政治,应该会有许多人不认识柳亚子。
我想这个根本不用做零点调查吧。
作者推崇齐白石的率真。
真正的艺术家都很率真。没错。
真善美,真是艺术家(创作)的首要任务。
这个地球人都知道。
可是,我注意到,作者与艾青交往时,齐白石已90岁。
活着活着就活回去了。。。。大家经常这样说。
老人越老就越在某些方面与孩子相像——都很童真。这是普遍现象自然规律。
那么,是不是说,他们都是艺术家?
文中写到 白石老人对外国人来他家看画没有竖大拇指 很生气的细节。
陪同前来的艾青解释说,人家赞美了,只是您听不懂,只是这次没有竖指头。。。。。
外国人到底夸没夸齐白石的画好呢?
齐白石怀疑。
我也怀疑。
我的意思是外国友人到底看没看懂、欣不欣赏得了我们的国粹?
比如齐白石的画。
比如梅兰芳的京剧。
比如吴承恩的西游记。。。。
最后,我怎么看都感到,齐白石屡屡送画,是为了跟领导搞好关系。
齐白石的画明码标价,对谁都 没有任何含糊的。
这个我是在好多书上看到的。
已发你邮箱,请查看。
读后感自己写最合适,鼓励原创,如果你老师喜欢那些学术性高的读后感,或者都是文笔很好的读后感,那这个老师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
大哥,这是不是 寒假作业啊,同病相怜我们也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