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的发病率跟心脏的强健程度息息相关,所以维护心脏的健康很重要。想要强健心脏,最好的选择有氧运动。到底哪些有氧运动对心脏健康比较有效呢?应该保持怎样的运动频率呢?小编今天推荐8种强心有氧运动,并告诉大家每种运动的最舒适的运动频率。
能强心的运动
散步
推荐运动频度:每次1-2小时,每次约3-5公里,每周5次。
散步是最简单易行的运动,可扩张外周血管,有效消耗脂肪,从而降低血压,有利于心脏健康。散步还可改善大脑皮层与植物神经的功能,对人体的血液循环、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肌肉系统都有很好的锻炼作用。它是一种轻松愉快的全身性运动,对许多慢性疾病均有特殊功效。
快步走
推荐运动频度:每天步行约3公里,时间在30分钟以上,每周5次左右。
走多快才算是“快走”?研究报告指出,散步速度在每小时走3公里以内,而每小时在4.5公里左右才是快步走。走路有益于预防老化和老年病,维持身体健康。快步走可以提高心肌收缩力,改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同时可降低血压,调节血脂,调控血糖。
慢跑
推荐运动频度:至少30分钟,每周5次左右。
18岁到65岁的成年人慢跑或原地跑步可有效改善心肺功能。跑步运动调动了全身的肌肉群运动,心脏跳动加快,呼吸加深,肺活量增大,最大程度上利用有氧代谢,更有效地消耗脂肪。跑步还能够增大心脏容积,增加血液总量,提高毛细血管的密度,从而为身体提供更丰富的营养。
慢跑的强度可以通过每分钟心跳计数来控制,每分钟心跳数不超过180减去年龄。
游泳
推荐频度:每次不超过1.5-2小时,每周2-3次。
游泳可增加呼吸系统的机能,扩大胸腔活动幅度,增大肺的容量。游泳时水的作用力及水流对皮肤的按摩作用,使肢体血液易于回流心脏,使心率加快。长期从事游泳锻炼,心脏体积呈现明显的运动性增大,收缩更加有力,动脉增粗,血管壁弹性加大,每搏输出血量增加,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安静时心率徐缓。游泳还能刺激血液中运输氧气的血红蛋白量增加,提高人体摄氧能力。
跳绳
推荐运动频度:每次10-30分钟,每周5次。
跳绳不仅能加快胃肠蠕动和血液循环,促进全身的新陈代谢,预防多种病症,还能增强人体心血管、呼吸和神经系统的功能,是国外一些健身运动专家近年来格外推崇的很好的锻炼耐力的有氧运动。
爬楼梯
推荐运动频度:每次15分钟以上,每周三次以上。
爬楼梯使血液循环畅通,增强心、肺功能。能增加体力,加强双腿肌肉。来自瑞士的研究显示:坚持12周爬楼梯而不坐电梯,能减少心脏病风险。经过12周爬楼锻炼之后,被测试者的腰围、体脂含量、血压和胆固醇水平都有所下降———所有这些因素都是心脏病的危险因素。通过爬楼梯能够使被测试者的身体携氧能力提高,健康状况不断得到改善,这相当于将人体的死亡风险降低了15%。
骑自行车
推荐运动频度:每周骑行3次,每次骑车至少30-60分钟,每次骑行10―20公里以上。
在骑自行车的过程中,血液重新分配,下肢的血液供给量较多,心率的变化也因踏蹬动作的速度和地势的起伏而不同。身体内部急需补充养料和排出废料,所以心跳往往比平时增加2-3倍。反复练习,能使心肌发达,心肌收缩有力,血管壁的弹性增强。骑车时两腿交替蹬踏的动作,还有助于平衡发展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功能,提高其灵敏性,推迟脑细胞老化。
太极拳
推荐运动频度:每周5次。
太极拳的动作舒展缓慢,全身肌肉放松,使心脏得到充足供血,但又不会加快心律,加重心脏的负担。太极拳通过缓慢、细长、均匀的腹式呼吸,使人体肺部的氧气充足,肠胃得到蠕动锻炼,增强消化和排泄机能,所以经常锻炼太极拳,对心脏病有防治作用。
首先帮楼主把问题说清楚:你所谓的锻炼心脏,以运动生理学的专业的说法,应该是增加心脏的每博输出量。也就是说心室壁肌肉加厚以后,每次收缩可以泵出更多的血液,因此泵出同样多的血,心脏搏动的次数会相对减少,外在表现就是,在同样的活动状态下(比如静卧,静坐,舒缓运动等),心脏搏动的频率相当会降低。
从体育运动的角度说,心肺功能是所有运动的基础。而锻炼方式也是最简单的,最基础的——那就是中低强度长时间的持续有氧运动。所谓中低强度,就是指运动期间的心率不超过最大心率的70%。
关于最大心率,又是一片大文章,简单的说,可以采用“220-年龄”的公式。比如说,你今年30岁,那么最大心率就是190。这是个相对安全的计算公式,尤其是对缺乏锻炼的人群来说。
所谓长时间,就是指持续运动时间超过40分钟。要注意运动期间尽量保持心率平稳。中低度有氧运动时,心率指标对运动强度的指示是相对来说最准确的,建议你去配一块心率表。
另外,关于运动的频率:每周至少2次,最好是3次。
最后是周期,按照目前的普遍研究结论,以每周2-3次的频率连续运动10周可以作为一个周期,在此周期结束后,心肺功能应该会有一个阶梯形的提高,尤其是原先心肺功能较差的缺乏运动的人群,提高幅度根据身体素质的差异不等,基本上反映在最大摄氧量上,应该在5%-25%之间。
必须强调的是,如果你原先就缺乏锻炼的话,千万千万不能采用高强度的运动方式,这样的运动对心脏有害无益。即使是长期运动的人群,高强度训练也是要保持在一定限度之内,以免运动过度(burnout),实际上,高强度训练只是增强了心脏和肌肉系统和神经系统的耐受力,但从生理上说,对心脏没有好处,所以需要在运动后增加一些辅助手段恢复(药物,物理治疗等等),在此就不细说了。
从体育运动的角度说,心肺功能是所有运动的基础。而锻炼方式也是最简单的,最基础的——那就是中低强度长时间的持续有氧运动。所谓中低强度,就是指运动期间的心率不超过最大心率的70%。
关于最大心率简单的说,可以采用“220-年龄”的公式。比如说,你今年30岁,那么最大心率就是190。这是个相对安全的计算公式,尤其是对缺乏锻炼的人群来说。
所谓长时间,就是指持续运动时间超过40分钟。要注意运动期间尽量保持心率平稳。中低度有氧运动时,心率指标对运动强度的指示是相对来说最准确的,建议你去配一块心率表。
另外,关于运动的频率:每周至少2次,最好是3次。
最后是周期,按照目前的普遍研究结论,以每周2-3次的频率连续运动10周可以作为一个周期,在此周期结束后,心肺功能应该会有一个阶梯形的提高,尤其是原先心肺功能较差的缺乏运动的人群,提高幅度根据身体素质的差异不等,基本上反映在最大摄氧量上,应该在5%-25%之间。
必须强调的是,如果你原先就缺乏锻炼的话,千万千万不能采用高强度的运动方式,这样的运动对心脏有害无益。即使是长期运动的人群,高强度训练也是要保持在一定限度之内,以免运动过度,实际上,高强度训练只是增强了心脏和肌肉系统和神经系统的耐受力,但从生理上说,对心脏没有好处,所以需要在运动后增加一些辅助手段恢复。
1、定期游泳锻炼 游泳是适合所有年龄的完美运动。随着水的浮力可以减少肌肉的压力,所以是不会造成运动伤害的锻炼。定期游泳可以降低心跳,改善血压、呼吸和循环。 2、定期跑步锻炼 跑步,不论你是参加马拉松,或是偶尔锻炼一次,都可以降低45%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只要你不强迫自己,一个轻松的跑步可以减少30%的死亡率 3、练习瑜珈锻炼 瑜珈是一种有益的锻炼,因为它可以增加精神、身体和情感健康。由于瑜珈主要都在专注于呼吸,所以经常练习可以提高心跳率和呼吸功能。此外,它的平静效果可以降低血压和胆固醇。 4、定期骑自行车 骑自行车可以增加整体的肌肉功能。由于刺激心脏、肺部和循环,定期骑自行车可以减少50%的心脏病威胁。定期循骑自行车可以增加肌肉力量和心血管健康同时也减少压力和脂肪。 5、适当重量训练 不是每个心脏病患都适合重量训练,但如果你的医生允许,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运动。重量训练时血流会增加到活动的肌肉,这能帮助降低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