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竖、撇、捺、横折、横竖勾、撇、撇。
杨,是中国汉字,总笔画是7笔。一般有两种字义:一是作姓氏,二是指杨树。基本字义是树木茂盛,茁壮成长。
杨姓,中华姓氏之一,最早源于春秋时期的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为隋朝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杨伯侨为得姓始祖。
杨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16位。至2015年2月,杨姓总人口约有4270万,是中国人口第6大姓。其中,四川杨姓人口约有380万,是杨姓第一大省。
“杨”是太阳的意思,由“木”和“昜”组成。“木”指扶桑,也称杨树,生长在东方大海上的汤谷(在今连云港云合山),“昜”古同“阳”,是“日升汤谷”的形象描写。以此为图腾的始祖就是古老的杨氏族,由此产生了杨姓族徽,最终形成了姓氏。
《唐韵》与章切《集韵》《韵会》余章切《正韵》移章切,𠀤音阳。《说文》木名。《尔雅·释木》杨,蒲柳。详柳字注。
又《诗·秦风》隰有杨。《崔豹·古今注》白杨叶圆,靑杨叶长,栘杨圆叶弱蔕,微风大摇。
又有赤杨,霜降则叶赤,材理亦赤。
又黄杨。《埤雅》黄杨性坚致难长,岁长一寸,闰年倒长一寸。
又《博雅》白杨刀也。
又县名。《前汉·地理志》杨县属河东郡。
又姓。《姓苑》出弘农、天水二望。
又叶以征切,音盈。《马融·广成颂》珍林嘉树,建木丛生。椿梧栝柏,柜柳枫杨。
杨字的笔顺: 横、竖、撇、点、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撇、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