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衡增长理论的存在原因

2025-02-05 22:59:4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不平衡发展理论的产生是由于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入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上对重点产业进行倾斜的一种空间发展战略理论。 不平衡发展理论的思想基础是:平衡是有条件的,相对和暂时的状态。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客观的,绝对的。没有高差的地方的水是静止的,没有活力的,而有高差地方的水是汹涌澎湃的,充满活力的。区域的经济发展要想有活力,就必须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区域不平衡发展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由于人类社会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帝王将相为了追求享乐,一般都将精力和财力投往都城以及能为国家创造积累财富的地方,再加上当时世界动荡不安,战火绵绵,对于那些边远地区发展的投入少之又少。而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帝国主义殖民政策的剥削,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依附关系束缚了落后地区的发展。这都导致了区域间生产力布局极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十分悬殊,从而为区域的不平衡发展奠定了基础,埋下了伏笔。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越有可能从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中获益,使其在地区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各种产业分布有向经济发达地区集中的趋势,而这些企业的集中,又会导致那些为它们服务及它们为之服务的前导型产业及后导型产业也向这些地区集聚。这一切的结果是使该地区的人口数量大量增加,这又为大量的服务业向该地区集中创造了条件。这样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出现乘数效应增长,导致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经济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使地区的发展不平衡越加严重。以当今的大城市的发展可以说明这点。大城市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集聚效益。由于大城市的诸多优势,如悠久的经济发展史,完善的经济结构,成熟的市场与雄厚的技术力量,使他们的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比中小城市体现的更加显著,而且随着规模的扩大而递增,这样导致各种要素向大城市聚集,城市越大,这种聚集能量越大。正因为如此,美国纽约拥有了全美最大工业企业1000家的116家,占11.6%;日本东京拥有全国最大工业企业1500家中的794家,占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