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钟繇yáo (151-230),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官至太傅,魏文帝时与当时的名士华歆、王朗并为三公,有二子:钟毓、钟会。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繇"本身是个多音字,因此,历来对钟繇的"繇"字读音,都争论不休。"繇"字的音义,主要有三:一、读yao同"徭"。古同"谣",歌谣。二、读you古同"由",从,自。三、读zhou古同"籀",占卜的文辞。清代胡鸣玉之《订讹杂录·钟繇》云:"晋钟繇,字元常。繇音遥,取皋繇陈谟彰厥有常之义。""《尚书·虞书·大禹谟》序:"皋陶矢厥谟,禹成厥功,帝舜申之,作《大禹(谟)》、《皋陶谟》、《益稷》。""矢厥谟"即"陈厥谟"。胡鸣玉订正钟繇的读音,说明在清代或更早一些,大多数坊间俗读是读you(音由)的。明代萧良有、杨臣铮著《龙文鞭影》尤韵句有:"篆推史籀,隶善钟繇。邵瓜五色,李橘千头。"即是明证。《龙文鞭影》是非常有名的儿童启蒙读物,因此影响自然是巨大的。但我更偏向钟繇之"繇",读作yao(音谣)。
繇 [yáo]
yá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