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科历代医家的主要著作与贡献]
春秋战国时期
此时“诸子蜂起,百家争鸣”,政治、经济、文化的显著发展,也推动了医学的进步,这一时期,在临证医学发展的基础上,从医药的临床实践提高到理论方面的总结,完成了祖国医学经典著作《内经》、《难经》和《神农本草经》,特别是《内经》的问世,比较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基本理论,促进了骨伤科学的发展,如《内经》阐发的“肝主筋、肾主骨、脾主肌肉,气伤痛、形伤肿”的理论,迄今仍指导着骨骨伤科学的临床医疗实践。
汉代
著名的外伤科医生华佗既能用方药、针灸治病,更擅长外伤科手术,他曾用麻沸散麻醉,为病人进行死骨剔除术、剖腹术,还创立了五禽戏,为现代的医疗体育奠定了原始基础。
东汉末年
张机著《伤寒杂病论》,这是我国最早的临床医学巨著。他在《内经》、《难经》理论基础上,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成就。根据作者的临床经验,创立了理、法、方、药结合的辨证论治方法,并记载了牵臂法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摩等复苏术。
晋代
葛洪著《肘后救卒方》,记载了颞颌关节脱位口内整复方法,“令人两手牵其颐已,暂推之,急出大指,或咋伤也。”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颞颌关节脱位整复方法,直到现在还普遍沿用医学全在.线提供。
南北朝时期
龚庆宣著《刘涓子鬼遗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外伤科专著。它较详尽的论述了金疮和痈疽的诊治。并收载了34首治疗伤科疾患的方剂。
隋代
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为我国第一部病理专著,探求诸病之源,九候之要,对骨折的处理提出了很多合理的治疗方法,该书对破伤风的症状描写得非常透彻,并指出这是创伤后的并发症。
唐代
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记载了颞颌关节脱位整复后应采用蜡疗和热敷,以助关节功能的恢复,他还采用热敷和热熨治疗损伤瘀肿。王焘著《外台秘要》主张用毡做湿热敷,以减少损伤肢节的疼痛。
蔺道人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伤科专书,它阐述了骨折治疗原则为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和药物治疗等,同时指出复位前要先用手摸伤处,以识别骨折移位情况,采用拔伸、捺正等方法复位,复位后将软垫加在肢体上,然后用适合肢体外形的杉树皮夹板固定,固定后的肢体要进行适当的活动。该书还首次描绘了髋关节脱位分为前脱位和后脱位两种类型,采用手牵足蹬法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利用杠杆的原理,采用“椅背复位法”整复肩关节脱位。该书还重点介绍了骨折损伤的内外用药40余方和用药方法。为伤科辨证、立法、处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元代
危亦林著《世医得效方》,继承了唐代蔺道人的骨伤科经验,系统地整理了元以前的伤科成就,并有很多创新发展,使骨折和脱位的处理原则和方法更加完善。危亦林是世界上采用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的第一人,比西方的Davis(1927年)始用相同的悬吊法要早五百八十余年。
明代
太医院制度分为十三科。伤科分为接骨、金镞两科。到了隆庆五年(1571年)改名为外科和正骨科(又名正体科)。永乐年间,朱橚等编著的《普济方。折伤门》中,辑录了十五世纪以前的正骨技术,强调手法整复的重要性,并采用超关节固定,以及抱膝圈固定治疗髌骨骨折,还提出了“粘膝不能开”和“不粘膝”的临床表现来鉴别髋关节后脱位和前脱位的诊断方法。
薛己著《正体类要》一书中的序文指出:“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有所不和”。充分阐明了骨伤科疾病局部与整体的辨证关系医学全在.线提供。
清代
吴谦等著《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系统地总结了清代以前的骨伤科经验,对人体各部的骨度,内外治法所用方药均较详尽地记述,可谓既有理论,又重实践,图文并茂。该书把正骨手法归纳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并运用手法治疗腰腿痛等伤筋疾患,使用攀索叠砖法整复胸腰椎骨折脱位,之后要在腰背部骨折处垫枕,以保持脊柱于过伸位,从而维持其复位的效果。
此外,钱透昌所著《伤科补要》,对髋关节后脱位采用屈髋屈膝拔伸复位法复位。胡廷光著《伤科汇纂》、赵竹泉著《伤科大成》等都对各种损伤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骨科就是单纯的骨科,,外科 可以包括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