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古文中的3种意思分别是什么

2024-12-22 13:07:0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一、而(ér)的具有实义的三个解释:

1、<名>颊毛;胡须。《周礼·考工记》:“作其鏻之而。”意思是:鳞片的颊毛。

2、<代>通“尔”你,你的。《记王忠肃公翱事》:“而翁长铨,迁我京职。”意思是:你的父亲常叫我,去京城任职。

3、<动>通“如”。好像《察今》:“军惊而坏都舍。”意思是:军队惊扰好像房屋倒塌。

二、“而”无实义的三个解释:

1、<连>表并列关系。《论积贮疏》:“苟粟多而财有余。”意思是: 粮食多,而且钱财还有富余。

2、<助>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吧”。《论语·子罕》:“岂不尔思,室是远而。”意思是:怎不叫人为你费思虑,房舍很远啊。

3、词缀,嵌在某些时间词后面。《口技》:“俄而,百千人大呼。”意思是:不一会儿,千百人在大声喊叫。

扩展资料

一、而是一个汉语字,读音有ér或者néng,基本意思是作名词时表示颊毛,作动词时表示能够。一般是做定词后助词或连词。

二、而——《说文解字》

1、而【卷九】【而部】

颊毛也。象毛之形。《周礼》曰:“作其鳞之而。”凡而之属皆从而。如之切〖注〗臣铉等曰:今俗别作髵,非是。

2、而《说文解字》白话版:

而,脸颊上的络腮胡子。字形像毛发之形。《周礼》上有句子说,“振作起它的麟和脸颊上的毛” 。所有与而相关的字,都采用“而” 作边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而

回答2:

  而(ér)在古文中可作名词、代词、动词、连词、助词及词缀。
  1、名词。
  即“而”作为象形字的本义:胡须。
  2、代词。
  表示你;你的。如:“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再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记王忠肃公翱事》
  3、动词。
  通“如”。好像。如:“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吕氏春秋》
  4、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表并列关系。如:“苟粟多而财有余。” 《论积贮疏》
  表相承关系。如:“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扁鹊见蔡桓公》
  表示递进关系。如:“君子愽学而日参省乎已。” 《劝学》
  表转折关系。如:“吾见师出,而不见其入也。” 《肴之战》
  表修饰关系。如:“吾恂恂而起。” 《捕蛇者说》
  表假设关系。如:“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 《信陵君窃符救赵》
  表因果关系。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时间、方位、范围的界限,相当于“以”。如:“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 《祭妹文》
  5、助词。
  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如:“虞之与虢,相恃而势。”《淮南子·人间》
  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吧”。如:“岂不尔思,室是远而。” 《论语·子罕》‍
  6、词缀,嵌在某些时间词后面。如:“俄而,百千人大呼。” 《口技》 再如:“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醉翁亭记》

回答3:

1.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杂”。b.表相承,如“取~代之”。c.表递进,如“~且”。d.表转折,如“似是~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下。

〈助〉
1. 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虞之与 虢,相恃而势。——《淮南子·人间》
2. 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系辞上》
3. 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4. 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回答4:

1、而
(1)连词
1>表并列 今译为:而且、又。 例释: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 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2>表修饰 今译为:着、地。 例释: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逍遥游》
3>表顺承 今译为:就、才。 例释: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
4>表假设 今译为:如果、假使。例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5>表转折 今译为:却、但。 例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6>表因果 今译为:因而、所以。例释: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劝学》
7>表方位 今译为:以 例释:①三代而下,有学而不问。 《问说》
② 由孔子而来,至今百有余岁《孟子》
(2)音节助词 不译 例释: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3)语气词 用在句尾 今译为:啊、吧 例释: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 《左传·宣公四年》
(4)比况词 今译为:如、像、似 例释:白头而新,倾盖而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新序》
(5)代词
1>第二人称 今译为:你(们)、你(们)的 例释:①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史记·高祖本纪》
② 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近指 今译为:此、这样 例释: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6)通“能” 今译为:能够、才能
例释:①行柔而刚,用弱而强 《淮南子·原道训》
②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


1、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动词和状语,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
例: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
记忆顺口溜:
而作连词要分清,并列承接与转折;
承译“接着“转译“但”, 状语后头表修饰。

回答5:


1、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动词和状语,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
例: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