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班主任如何制定班规

2024-12-22 19:12:1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国无法不立”,强大国家要以它的法律作为后盾。优秀的班集体也必须有一个合理有效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的不良习惯,教导学生如何做事做人。对于刚接手班级管理的新教师,班主任经验欠缺,而班级问题处理不好就会丧失自己的威信。不过,利用班规管理班级能让班主任办事有法可依,处事更加理性、公平,避免处理问题随意性、盲目性和情绪化。
一、制定合理班规的原则 1.教育性
班规最大的目的是通过劝导、奖励、惩罚等手段来帮助学生成长,纠正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如何做事做人。因此,好的班规应将许多做人做事的方式原则包括其中,如“冲动是魔鬼,遇事需冷静”“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等。在制定班规的过程中,如果一味强调班规中的惩罚条例,而忽视必要的教育引导,可能会加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学生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样的错误,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只会遵守规则而缺乏人文情怀的动物。只有以教育性和有利原则为目的制定出的班规才会被学生衷心接受。
2.实际性班规应以解决本班的实际问题为主,而不在乎条例的多寡。当新班主任接手班级管理之后,随着时间的推进和了解的深入,学生会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如迟到、上课睡觉、乱扔垃圾、抄袭作业等,如果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没有在原来的班规中体现,那么班主任就要适当地调整班规,加强对这些突出问题的管理,并将相应的措施和办法添加到班规中,解决班级现阶段的突出问题。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班规应该是灵活调整的,因为它要解决一个又一个的实际问题,不能尘封不变。
3.全面性班规应将学生在校的各方面事情都考虑其中,总体上讲,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的个体情况,包括学习成绩、行为习惯、服饰、发型、思想状态、出勤率等;二是班级管理的总体制度,如教室、寝室卫生和纪律的评比、课外活动表现、学校奖励措施、请假制度、优秀班委干部评选等。
4.赏罚性古人云,赏罚并举方能指挥军队。班规也是如此,制定班规应避免出现以下三种情况,只罚不赏,只赏不罚,或不罚不赏。如某班规规定:不准上课迟到,不准在校内穿拖鞋。这些班规就是不罚不赏,只制定出规定而没有相应的惩罚制度,学生会视为一纸空文。同样也不能只罚不赏,整个班规全是“禁止”“不准”“罚……”,没有任何奖励的措施,这会让学生看不到成功的希望,严重挫败学生的积极性。只有赏罚并举的班规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并珍惜班级荣誉,热爱班级。
5.有效性有效在这里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有效地被老师执行,二、有效地被学生接受。老师和学生可以清楚地记住所有班规,按章办事,明白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学生没有逆反情绪,犯错之后也会乐于接受惩罚,相信班规面前人人平等。因此,在制定班规的时候,应该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参与到班规的制定过程中,为班规的完善建言献策,因此,为确保被全体学生所接受,在制定班规的初期,应该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把握好惩罚和奖励的度,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6.全员参与性
为体现班规的权威以及依法治班的理念,创新型的班规应将对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在课堂的要求也加入其中,老师违反班规,也要接受相应的惩罚。如“班主任上课接听电话,罚扫教室一次”“任课教师上课吸烟,罚跳一支舞”,这体现了班规之下人人平等的原则,有利于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助于约束某些教师的不良言行举止,促进班级发展。
二、如何制定合适的班规 现在的中学生普遍为90后,学生的自主意识较强,喜欢在做事中体现自我的价值,如果班主任一味地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学生不会心甘情愿地接受,反而认为这是紧箍咒,越强迫,越反抗,越要求,越违纪。所以新班主任应该放下身段,与学生在一起平等地交流,一起合作、探讨之后再制定班规,最好采取以下步骤:
1.班主任列出提纲,表明班规的覆盖范围;
2.收集全体学生的建议,以及其它班规的优秀经验;
3.班主任和班委干部一起合作制定出班规初稿;
4.全体学生在一起讨论、删减或增添初稿中的某些条例;
5.全班投票表决,多数同意则通过;
6.试执行班规一个月,以考察班规的实际运行情况;
7.根据试用期所反映出的问题,及时调整、增加、删除某些条例;
8.调整成型之后定稿,悬挂于教室的墙面上。
三、执行班规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1.强调执行力,言出必行
学生犯错,一定要强调其执行力,给予班规中规定的相应惩罚,做到言出必行。如果班主任一时心软而放任一次,不惩罚学生,这会使班规在以后的工作中的权威性大打折扣,学生就会视班规为一纸空文。因此,班主任一定要做到铁面无私,并坚持对事不对人,人人平等的原则。
2.树立“法治”而不是“人治”的理念
“法治”是以班规治理班级,而“人治”就是以班主任的权威治理班级。班主任应该树立以班规治理班级的理念,不能将自己凌驾于班规之上,如果全体学生只听命于班主任而不服从班规,那将是班级管理的失败,班主任只能充当执行者的角色,特别是新班主任,由于经验不足,如果以“人治”管理班级,一旦把握不好分寸,事情处理得不好,没有将一碗水端平,很容易激发矛盾,影响师生关系。
3.不知者无罪,没规定就不执行
在班规的实际操作中,会出现许多新问题。如学生犯错违纪,而班规中却没有相应的惩罚措施,或者是学生当时没有在场,不知道某些班规的具体措施。这时候,班主任切不可动怒,应该冷静地思考问题,面对一般的小问题,不妨先给自己一个台阶下——“不知者无罪”,等把相应的措施考虑周全之后,如果以后再有相同的情况出现,再做处理。
总之,利用班规管理班级,能够让学生对提倡和禁止做的事情一清二楚,提高班级管理的透明度,同时,最大限度地节约班主任的管理时间与成本,提高管理效率,让班级管理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回答2:

“国无法不立”,强大国家要以它的法律作为后盾。优秀的班集体也必须有一个合理有效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的不良习惯,教导学生如何做事做人。对于刚接手班级管理的新教师,班主任经验欠缺,而班级问题处理不好就会丧失自己的威信。不过,利用班规管理班级能让班主任办事有法可依,处事更加理性、公平,避免处理问题随意性、盲目性和情绪化。 一、制定合理班规的原则 1.教育性 班规最大的目的是通过劝导、奖励、惩罚等手段来帮助学生成长,纠正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如何做事做人。因此,好的班规应将许多做人做事的方式原则包括其中,如“冲动是魔鬼,遇事需冷静”“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等。在制定班规的过程中,如果一味强调班规中的惩罚条例,而忽视必要的教育引导,可能会加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学生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样的错误,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只会遵守规则而缺乏人文情怀的动物。只有以教育性和有利原则为目的制定出的班规才会被学生衷心接受。 2.实际性班规应以解决本班的实际问题为主,而不在乎条例的多寡。当新班主任接手班级管理之后,随着时间的推进和了解的深入,学生会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如迟到、上课睡觉、乱扔垃圾、抄袭作业等,如果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没有在原来的班规中体现,那么班主任就要适当地调整班规,加强对这些突出问题的管理,并将相应的措施和办法添加到班规中,解决班级现阶段的突出问题。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班规应该是灵活调整的,因为它要解决一个又一个的实际问题,不能尘封不变。 3.全面性班规应将学生在校的各方面事情都考虑其中,总体上讲,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的个体情况,包括学习成绩、行为习惯、服饰、发型、思想状态、出勤率等;二是班级管理的总体制度,如教室、寝室卫生和纪律的评比、课外活动表现、学校奖励措施、请假制度、优秀班委干部评选等。 4.赏罚性古人云,赏罚并举方能指挥军队。班规也是如此,制定班规应避免出现以下三种情况,只罚不赏,只赏不罚,或不罚不赏。如某班规规定:不准上课迟到,不准在校内穿拖鞋。这些班规就是不罚不赏,只制定出规定而没有相应的惩罚制度,学生会视为一纸空文。同样也不能只罚不赏,整个班规全是“禁止”“不准”“罚……”,没有任何奖励的措施,这会让学生看不到成功的希望,严重挫败学生的积极性。只有赏罚并举的班规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并珍惜班级荣誉,热爱班级。 5.有效性有效在这里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有效地被老师执行,二、有效地被学生接受。老师和学生可以清楚地记住所有班规,按章办事,明白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学生没有逆反情绪,犯错之后也会乐于接受惩罚,相信班规面前人人平等。因此,在制定班规的时候,应该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参与到班规的制定过程中,为班规的完善建言献策,因此,为确保被全体学生所接受,在制定班规的初期,应该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把握好惩罚和奖励的度,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6.全员参与性 为体现班规的权威以及依法治班的理念,创新型的班规应将对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在课堂的要求也加入其中,老师违反班规,也要接受相应的惩罚。如“班主任上课接听电话,罚扫教室一次”“任课教师上课吸烟,罚跳一支舞”,这体现了班规之下人人平等的原则,有利于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助于约束某些教师的不良言行举止,促进班级发展。 二、如何制定合适的班规 现在的中学生普遍为90后,学生的自主意识较强,喜欢在做事中体现自我的价值,如果班主任一味地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学生不会心甘情愿地接受,反而认为这是紧箍咒,越强迫,越反抗,越要求,越违纪。所以新班主任应该放下身段,与学生在一起平等地交流,一起合作、探讨之后再制定班规,最好采取以下步骤: 1.班主任列出提纲,表明班规的覆盖范围; 2.收集全体学生的建议,以及其它班规的优秀经验; 3.班主任和班委干部一起合作制定出班规初稿; 4.全体学生在一起讨论、删减或增添初稿中的某些条例; 5.全班投票表决,多数同意则通过; 6.试执行班规一个月,以考察班规的实际运行情况; 7.根据试用期所反映出的问题,及时调整、增加、删除某些条例; 8.调整成型之后定稿,悬挂于教室的墙面上。 三、执行班规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1.强调执行力,言出必行 学生犯错,一定要强调其执行力,给予班规中规定的相应惩罚,做到言出必行。如果班主任一时心软而放任一次,不惩罚学生,这会使班规在以后的工作中的权威性大打折扣,学生就会视班规为一纸空文。因此,班主任一定要做到铁面无私,并坚持对事不对人,人人平等的原则。 2.树立“法治”而不是“人治”的理念 “法治”是以班规治理班级,而“人治”就是以班主任的权威治理班级。班主任应该树立以班规治理班级的理念,不能将自己凌驾于班规之上,如果全体学生只听命于班主任而不服从班规,那将是班级管理的失败,班主任只能充当执行者的角色,特别是新班主任,由于经验不足,如果以“人治”管理班级,一旦把握不好分寸,事情处理得不好,没有将一碗水端平,很容易激发矛盾,影响师生关系。 3.不知者无罪,没规定就不执行 在班规的实际操作中,会出现许多新问题。如学生犯错违纪,而班规中却没有相应的惩罚措施,或者是学生当时没有在场,不知道某些班规的具体措施。这时候,班主任切不可动怒,应该冷静地思考问题,面对一般的小问题,不妨先给自己一个台阶下——“不知者无罪”,等把相应的措施考虑周全之后,如果以后再有相同的情况出现,再做处理。 总之,利用班规管理班级,能够让学生对提倡和禁止做的事情一清二楚,提高班级管理的透明度,同时,最大限度地节约班主任的管理时间与成本,提高管理效率,让班级管理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回答3: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培养优秀学生,打造优秀的班集体,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结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与班级的客观实际逐步制订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班规。
小学班规的确立原则关键在于培养综合习惯
习惯培养要从娃娃抓起。所谓习惯是指不断重复练习而形成的固定化的行为方式。习惯的最大特点是自动化。一旦形成良好的习惯,学生的学习、生活效率就会提高。在小学生进入校门接受系统教育初期,教师应该为帮助他们培养良好习惯而努力。比如一个具备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无须花更多时间去考虑,无需高度集中注意力就能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一个具备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无需他人指导,就能彬彬有礼地与陌生人相处。总之,良好习惯的养成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1.低年级教师自行确定
2.中年级可采取民主集中,师生共同制订
第一步利用班会课,班主任在班内提出亟待解决的问题,问题不要太多,一般为一至三个问题。第二步让学生讨论这些问题会对班级集体的发展和大家学习造成的危害,并提出具体的解决的办法。第三步,各组组长代表本组发言,是同学们进一步达成共识。第四步,师生共同制订班规。可以约法三章,就定三条,便于学生明确,并使每一位学生同意。第五步,每周总结一次(每天晨会课小结)。同时发现新问题,并据此补充和完善班规。总之要做到班规目的明确和过程民主。
3、高年级教师引导学生自定班规
高年级学生相对低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明辨是非能力,班主任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他们自定班规,自己制定各种规范往往比较容易实施。
制定过程:先由班主任主持讨论制定班规的意义。当认识统一之后,班主任一布置作业的方式要求全班同学各自独立为班级制定一份班规,并向学生提出三点要求。
1、针对性要求学生自己观察分析班级现有的问题,并善于归纳,炸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然后有针对性的写出班规。
2、时效性勿以善小而不为,班级建设首先要从小事抓起,切记说空话和大话,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每一条都能行之有效。
3、全面性把学习、生活、纪律、劳动、卫生、礼仪、群体活动等方面考虑到。
1、公布解读班规
2、强化班规日常执行
班规的规约性不仅指向学生,同样包括生活在班级中的老师,尤其是班级的核心人物------班主任。
3、惩罚性条款的执行既要有力度,又要有灵活性
在制定班规,有法可依之后,需要的就是执法必严尤其是执行班规中的惩罚性条款时,更要严格,以彰显班规这一法律的严肃性与不可侵犯性。但是违反班规的原因不同,情节后果轻重也不同。因此具体执行惩罚性条款时就需要灵活运用了。
4、适当灵活的调整班规
班规一般情况下不能随便更动。但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思想认识也会不断发生变化。因此,为适应班级的发展,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改变。通常是在学期初,班主任和学生讨论一下,依据新的实际情况,进行局部增减,或者加以解释。
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也说:管是为了不管。我们应该用这样的思路制定班规、管理办级。总之,现在我们的班级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班集体,不管是学习成绩还是学校的量化管理成绩都在年级中名列前茅。同学们都以刻苦学习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遵规守纪为荣,以自由散漫为耻;以关心集体为荣,以损害集体为耻;以帮助同学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回答4:

1,根据老师提供的思路学生单独拟定班规或班规的某一方面。
2,以小组为单位,对组员草拟的班规进行整合。
3,班委会根据老师提供的精神,对小组拟定的班规整合、修改。

4,全班对班规进行逐条解读、讨论、修改、通过,最后敲定班规!
拟定班规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自我教育、明辨是非的过程。当一份在老师引导下由学生亲自拟定的班规呈现在大家面前,学生不再有陌生感,学生的抵触的情绪也随之消减,不会再觉得班规是禁锢自己的紧箍咒,学生会珍视自己创造的精神财富!

事情是发展变化的,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新的状况,班规也制定班规不是一蹴而就的,先有初稿,再进一步讨论筛选,得有磨合期。对有争议的条款,可以先短时间试行看效果。班规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完备,执行中可以依据情况及时增减、调整。

回答5:

图省事就别当老师!靠班规可能管用,但也许凭的是你比学生年长,凭的是老师的身份,但是这样不会教育好人,更不会让不听话的学生内心服帖。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以人为本循循善诱,往正确的方向引导就行!
记得耐心点!!真的想靠个班规就一劳永逸的话别当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