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组织是具有国际性行为特征的组织,可以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各项事务,国际组织可分为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两种主要型态。
国际性组织可分为4类:
1、全球综合性组织。如联合国,成员具有普遍性,兼有政治、安全、经济和社会发展、科技文化合作,以及人权保护等多种职能。这类的组织是允许所有国家加入的。
2、全球专门性组织。具有某种特定功能,故又称功能组织。最典型的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还有如国际劳工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这类的组织同样是允许所有国家加入的。
3、区域综合性组织。具有政治、安全和社会经济功能的地区性组织。如美洲国家组织、欧洲共同体和东南亚国家联盟等。这类组织是接受世界上,某一地区或大陆的成员加入的。
4、区域专门性组织。可分为经济贸易、军事同盟、科技文化等类别。此外还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和经济互助委员会等少数组织,虽都具有专门功能,但其成员国并非严格以地区而是以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军事战略关系为分野的。这类组织是否属于地区性组织,在国际上尚有争议。这类组织同样也只是接受世界上某一地区或大陆的成员加入。
简介:
国际组织一般指政府间国际组织,是国际法主体之一。而广义上说,国际组织还包括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以下对国际组织的介绍采用狭义层面含义。
国际组织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其他国际法主体)为实现共同的政治经济目的,依据其缔结的条约或其他正式法律文件建立的常设性机构。
国际组织的法律人格来源于组成国际组织的基本法律文件。国际组织作为国际私法主体有其自身的特点: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受基本法律文件的严格限制,常常是不完整的;国际组织在其财产限度内直接承担责任。
主要特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交往越来越频繁,国家间的相互依赖日益加深,这为国际组织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变化,体现出当代国际组织的主要特征:
1、组织机构趋于完善
19世纪的国际行政联盟,是由常设机构国际事务局负责日常工作,成员国代表会议只是在若干年内讨论一次有关条约规定的国际合作,并不负责实际工作;当代国际组织一般在常设秘书处之上设置大会、理事会这种实质性的权力机构,享有决策权。
2、组织规模庞大
19世纪的国际组织,其成员国基本上是欧美少数发达国家。当代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几乎包括了世界所有国家,各种专门组织绝大多数都拥有100多个成员国。
3、形成国际组织网络
联合国与18个专门性的政府间机构建立了密切的、非隶属的关系,其中16个被称为联合国专门机构。联合国还给予1/6的非政府国际组织以协商地位,并有12%的非政府国际组织与欧洲共同体有密切关系。这样,许多国际组织在业务与信息方面已有机地联合在一起,形成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组织网络。
4、数量猛增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1939年,政府间国际组织只有80个,到80年代末已达4000多个;非政府国际组织为数更多,其中绝大多数是50年代以后建立的。因此有人称19世纪是国际会议的世纪,20世纪是国际组织的世纪。
国际性组织:
1、联合国
1945年春天,中、美、苏等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开会,筹划建立联合国。10月,联合国成立。联合国总部设在美国纽约,主要机构有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等。联合国的主要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
2、世界贸易组织(WTO)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式运转,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经济各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建立起来。
区域性组织:
1、欧洲共同体
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欧洲共同体的主要目标是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1951年,法国、意大利、联邦德国。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六国决定把各自的煤钢工业置于共同管理之下,建立欧洲煤钢联营。1958年,六国有组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1967年,三个机构正式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2、欧洲联盟
3、北美自由贸易区
4、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