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3个月就中考了 怎么样才能突破政治和历史 ?

2024-12-26 05:01:38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给你个建议 如果是这样的话 可以找人每天用提问的方式 问你,你来回答,这样的话非常有助于帮你提高政治和历史这种要背的科目。

回答2:

政治部分:
前 言
1.公民生活与法律的关系: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因为⑴社会各个方面存在法律⑵法律伴随公民一生。
2.青少年学习法律的意义:⑴依法律己的需要⑵依法办事的需要⑶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需要⑷承担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需要。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其核心是依宪治国(因为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基,是依法治国的总章程)。依法治国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为什么学习法律:⑴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⑵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⑶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
第一课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一、什么是法律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规定权利义务为内容,具有国家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它是掌握国家政权的人们治理国家的工具。
2.法律的特征⑴由国家制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⑵规定权利义务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主要特征)⑷具有普遍约束力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表现为⑴任何人都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⑵任何人一旦触犯了法律,都要受到法律制裁。
二、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联系密切
1.我国法律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有力武器。它是社会主义法律,代表人民的意志。
2.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原则是集体主义。
3.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但二者不能互相代替⑴我国法律体现并维护社会主义道德⑵社会主义道德补充我国法律的不足、促进法律的贯彻实施,具体表现为①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有助于人们更自觉地遵守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②人们的社会主义道德水平提高了,还能以主人翁的责任感,维护我国法律的权威和尊严。所以我们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第二课 法律维护社会公共生活
一、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
1.社会生活离不开共同的准则
2.法律是唯一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准则。⑴它具有普遍适用性,人人都必须遵守;⑵它具有权威性,任何人都不得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是我国有关治安行政管理的最重要的一项法规,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其作用是维护社会稳定。
二、维护公共秩序 保障公共安全
1.公共安全,是指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公私财产的安全
2.保障公共安全的两个方面是⑴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守法⑵运用法律制裁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3.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有⑴扰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秩序⑵扰乱公共场所的秩序⑶扰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⑷结伙斗殴、寻衅滋事、侮辱妇女的流氓行为⑸造谣惑众、煽动闹事的行为⑹谎报险情、制造混乱的行为⑺拒绝或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公务的行为。
4.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有⑴非法携带、存放枪支、弹药或其它违反枪支管理规定的行为⑵非法制造、贩卖、携带管制刀具的行为⑶在车辆、行人通过的地方故意损毁、移动覆盖物、标志、防围的行为。
三、维护社会管理秩序
1.社会管理秩序,是指国家机关对社会的管理活动及秩序。
2.维护社会管理秩序,保障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只有在这种社会环境中,人们才能各安其位、各司其职,保持政令畅通,秩序井然。
3.社会管理涉及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两个方面。(管理者: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被管理者:国家机关实施管理活动的相对人)我国法律维护社会管理秩序,就要同时规范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行为,使双方都按法律的规定行事。
4.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有⑴明知赃物而购买的行为⑵故意污损国家保护文物、名胜古迹,损毁公共场所雕像的行为⑶故意损毁路灯、邮筒、公用电话或其他公共设施的行为⑷违反规定,破坏草坪、花卉、树木的行为。
5.破坏社会秩序稳定⑴情节轻微的按条例处罚⑵情节严重的按刑法处罚
第三课 法律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
一、宪法规定我国的经济制度基础
1.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
2.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离不开法律,因为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无论是发展工农业生产,开采矿产资源,修建铁路、公路,也无论是发展国内外贸易,扩大对外开放,都必须有法律的规范和保障。否则,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难以有序、持久、顺利地进行。
3.宪法规定我国经济建设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其中包括⑴全民所有制即"国有经济"⑵集体所有制⑶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4.法律保护社会主义公共财产和公民个人的合法私有财产。
二、法律规范经济行为
1.经济活动中的三大原则指⑴平等,包括①买卖双方地位平等(不能强制买卖,不能捆绑销售)②各种性质的企业地位平等;⑵公平,包括①买卖公平②竞争公平;⑶诚实信用,包括①不得弄虚作假②要言而有信
2.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包括⑴生产者⑵销售者⑶消费者。生产者是经济活动最主要的参与者。因为他们能否生产符合国家和行业质量标准的产品,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只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做到法定要求,才能保证经济活动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否则,就会破坏经济秩序,就要受到法律的追究。
3.公平竞争的行为有改善经营管理,不断开发新产品,使用新技术,降低产品成本,积极开拓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有限制他人竞争,假冒他人商标,诋毁竞争对手,进行虚假广告宣传。
三、法律打击经济犯罪
1.公共财产是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是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重要保证。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是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物质条件。
2.法律打击经济犯罪的主要目的是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顺利进行。
3.经济领域中常见的犯罪形式有⑴侵犯公私财产⑵破坏经济秩序。
4.侵犯公私财产的行为有⑴聚众哄抢公私财物⑵将公有财物非法占有⑶敲诈勒索公私财物⑷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打击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家、集体的财产和公民私人财产不受侵犯,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顺利进行。
5.破坏经济秩序的行为有⑴生产、销售伪劣商品⑵伪造货币或者出售、购买伪造货币⑶伪造国债、股票⑷使用伪造、作废的信用卡⑸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⑹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⑺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⑻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其危害是⑴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⑵破坏了我国的经济秩序。打击目的是为了保护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第四课 依法保障、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一、法律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及其内容做了明确规定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表现为⑴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⑵人们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及道德水平的提高。任务是⑴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⑵不断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2.为什么精神文明建设要法律保证?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既离不开物质保证,又离不开法律保证。只有有了法律保证⑴才能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制度化、法律化⑵才能防止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出现⑶才能开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3.我国宪法规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法律地位,它使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5.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部分。其内涵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主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全体人民中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其基本规范为"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教育和法律相结合。
6.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内容有⑴发展教育事业(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⑵发展科技事业⑶发展卫生事业⑷发展文化事业。
7.思想道德建设保证教育科学文化建设顺利进行,同时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又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条件。
8.我国法律承担着确保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任务。
二、法律对建设精神文明的措施做了明确规定
1.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建设精神文明的基本措施大体可分为两类,即指引性措施和鼓励性措施。
2.指引性措施是指法律规范、确认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途径和方法,将精神文明建设的措施法律化。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它的两种途径是⑴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⑵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与其对应的两个方向为⑴在任命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等教育⑵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全国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在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方面,同样有两条途径⑴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鼓励社会依照法律举办各种教育事业⑵采取普及科学技术只是和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其共同的方向是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3.鼓励性措施是指法律对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做出显著成绩的个人和集体明确规定给予鼓励、奖励。
4.我国法律做出的对精神文明建设措施规定,对于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社会风气,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5.我国法律(治安管理处发条例、刑法)禁止、制裁损害精神文明建设的行为。包括⑴坟茔站地、大肆兴建庙宇⑵巫婆、神汉利用封建迷信活动骗钱害人⑶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其意义为化社会风气,遏制文化垃圾滋长蔓延,能够为精神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
第五课 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
一、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
1.环境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2.环境问题(全球性问题)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具体表现为⑴污染环境⑵破坏环境。其原因是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变革,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
3.环境问题的危害性⑴威胁生态平衡⑵危害人类健康⑶直接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又是其制约因素。"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在不危机后代人需要的前提下,寻求满足我们当代人需要的发展途径。而发展与人口和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
二、我国法律规定的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
1.我国宪法宣布:"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这表明国家的根本大法确定了保护环境在国家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2.1989年12月26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它是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法律(宪法为最高法律),又是制定专门性环保单行法规的基本依据。
3.我国已经形成以宪法为基础,以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环境法律体系,环境保护已经建立在逐步健全的法制基础上。
4.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
⑴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反对"先污染后治理"的观点;反对把环境与污染对立起来,只要环境,不准发展的"零增长"观点。
⑵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核心是"防","防"是着眼于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源,"治"是解决已经产生的环境问题。并且针对造成污染的不同原因综合治理。
⑶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
凡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单位和个人,不仅有开发的权利,而且有保养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义务;凡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单位和个人,都负有治理环境污染或补偿污染损害的责任。
⑷依靠群众保护环境。
5.在我国,环境保护是一项全民的事业,既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又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三、保护我们的家园
1.违反环境保护法者承担的责任。⑴行政处罚:违反环境法律法规不够刑事处罚⑵民事处罚:对于违反国家环保法防止污染的规定,造成他人损害⑶刑事处罚:违反环境法律法规和刑事法律,严重污染和破坏环境,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重大损失,构成犯罪(①破坏水资源②开采特定矿种③盗伐、滥发森林④捕捞国家禁止捕捞水生动物⑤捕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⑥故意破坏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名胜古迹⑦违反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管理规定,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⑧违反规章制度造成严重污染或破坏环境事故,导致严重后果)
2.青少年履行的义务。⑴提高环保意识(认识生态环境的作用)⑵增强法制观念(了解环保法律法规、严格律己、同违反环境法的行为斗争)⑶落实环保行动(从自身坐起、搞好宣传、调研)
第六课 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
1.为什么需要法律保护未成年人?因为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由于缺乏社会生活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各方面很不成熟,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需要国家给予特殊关注。
2.青少年自身的特点⑴自我保护意识薄弱⑵自我控制能力弱。社会相应的措施⑴防止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⑵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3.因为逐步建立起较为完整的保护青少年的法律体系,这不仅是我国法制建设的客观要求("依法治国"的需要),也是我国现实生活的迫切需要(未成年人对法律给予特殊保护的需要)。所以我国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这两部法律的实施,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法律依据。
4.在我国,未成年人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
5.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了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的基本原则,它是对保护未成年人工作起着指导作用的准则。⑴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最重要,是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目的和我国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目的)⑵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⑶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⑷教育与保护相结合(教育原则)。
二、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
1.家庭保护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监护和教育的义务及其指责。它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内容有⑴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要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指责和抚养义务(①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②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有残疾的未成年人③禁止溺婴、弃婴)⑵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否则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⑶不得允许或迫使未成年人结婚,不得为未成年人订婚约⑷父母或其它监护人必须以正确地言行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2.学校保护是指学校、幼儿园及其它教育机构依照法律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它在整个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我国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方面。其内容有⑴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培养各种人才⑵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它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⑶保护未成年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健康⑷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工读学校"保护未成年人做出了规定。
三、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1.社会保护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对未成年人实施保护。社会保护在未成年人保护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包括⑴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创造条件,建立和改善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并对中小学生优惠开放⑵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⑶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⑷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⑸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利成果和荣誉权,对有特殊天赋或者有突出创造力的未成年人,应当为他们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司法保护是指国家机关通过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一种专门保护措施。是教育、感化、挽救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⑴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实行有别于审理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特殊制度⑵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尊重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保护其合法权益⑶对人民法院免除刑事处罚,或者宣告缓刑以及被解除收容教养,或服刑期满的未成年人,应做好安排工作,复学、升学、就业不受歧视。⑷人民法院处理继承案件、离婚案件,要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继承权、受抚养权。其中⑴⑵⑶是针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⑷是对全体未成年人的一般保护。
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1.为什么要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家长、教师和社会不可能时刻呵护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事,才能有效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社会各方面的保护还需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十分重要。
2.如何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应该做到以下要求⑴要依法自律⑵要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教育⑶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七课 依法制裁违法犯罪
一、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1.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2.违法行为有四类⑴违宪行为就是违反国家宪法的行为(违宪责任)⑵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刑事法规的行为(刑事责任)⑶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民事责任)⑷行政违法行为就是违反行政管理法律的行为(行政制裁)
3.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的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危害不大,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因而称为一般违法行为。
4.一般违法行为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损害,有些一般违法行为如不及时给予处罚、惩戒,还可能发展为犯罪。因此一般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5.行政制裁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等形式。行政处罚是特定的国家行政机关,依据国家行政法规,对犯有违法行为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人员采取的一种强制性措施
二、犯罪与刑罚
1.刑法是以国家的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刑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之一。我国刑法是惩治犯罪(手段),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目的)的有力武器。
2.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有三个特征⑴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本质特征)⑵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法律标志)⑶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法律后果)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了罪与非罪的标准。
3.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我国刑罚分为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和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主刑只能独立适用,不能相互附加并用;附加刑既可以作为主刑的附加刑同时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
三、依法惩治犯罪
1.四种犯罪类型:危害国家安全罪(性质罪严重);抢劫、盗窃犯罪(重点);赌博犯罪(危害较大);毒品犯罪
2.为什么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国家安全罪,是指故意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利益和安全的行为。是对国家和人民危害最大的犯罪。其表现有⑴勾结外国,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⑵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活动⑶武装叛乱或者武装暴乱⑷投敌叛变⑸为境外机构、组织、人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情报。只有坚决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罪,才能有力地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有效地保障社会注意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3.为什么打击抢劫、盗窃犯罪:抢劫、盗窃等侵犯财产的犯罪活动,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它不但使公私财产受到侵害,给财务所有者造成损失,而且侵犯了人身权利。因此,抢劫、盗窃等侵犯财产的犯罪一直是我国司法机关打击的重点。
4.为什么打击赌博犯罪:赌博犯罪是对社会治安危害较大的一种犯罪,赌博容易造成偷盗、抢劫等刑事犯罪。为了社会安定,为了社会注意现代化建设的事业顺利进行,我们一定要和赌博犯罪做斗争。
5.为什么打击毒品犯罪:⑴毒品给我国带来巨大的灾难⑵近年来,国际上毒品犯罪猖獗,不断向我国渗透,毒品犯罪在我国一些地区死灰复燃,并有愈演愈烈之势⑶毒品危害很大,首先危害健康,破坏家庭幸福,败坏社会风气。毒品对青少年有很大危害⑴青少年吸毒会摧残身心健康,传染导致各种疾病,甚至死亡⑵对家庭而言,倾家荡产难以避免⑶为筹毒资,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邪路,这又必然败坏社会风气,危害社会治安。我们要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第八课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一、宪法为什么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⑴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⑵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⑶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普通的法律更为严格。
2.我国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我国的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制度。
4.我国的根本任务: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⑴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⑵普通法律不得和宪法相抵触,否则要被撤销和宣布无效。
6.宪法的构成:⑴序言和总纲⑵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⑶国家机构⑷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二、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1.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通过宪法把国家权利交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2.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⑴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和法律禁止做的事⑵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拒绝做宪法和法律规定做的事⑶国家机关不能做宪法未授权的事。
3. 宪法是一切团体组织的最高行为准则: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也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党的领导干部也没有超越于法律的特权。
4. 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宪法通过三种方式规范公民行为⑴提倡或肯定公民的某些行为⑵禁止或否定公民的某些行为⑶要求公民必须做出某些行为
三、宪法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
1.权利:公民因为享有某种权力而得到的利益称为公民的权利。
2.合法权利:由国家法律确认的权利才是合法权利,国家才予以保护。
3.基本权利:由宪法确认的公民权利是基本权利。
4.宪法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因为⑴宪法确认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⑵我国有以宪法为核心的权利保障体制。
5.权利保障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建立了一套以宪法为核心的权利保障体制,主要有两个方面内容⑴立法保障(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确认的公民基本权利,还需普通法律为其提供具体保障)⑵司法保障(人民法院设立民事、刑事、行政、经济审判庭,公民有权诉讼,人民法院将依法进行公正审判,我国有律师制度和法律援助制度)
6.青少年怎样维护宪法的权威?广大青少年要切实做到⑴认真学习宪法⑵自觉遵守宪法⑶热情宣传宪法⑷勇于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

历史部分:(点击下面地址)
http://www.hs8z.net/lishi/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9
里面有分类: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世界古代史 世界近代史 世界现代史
根据你的需要来有选择性的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