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论文 《对XXXX服务贸易发展的思考》

2025-01-05 04:08:03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对服务贸易发展有关问题的思考(上)

  近来,无论是学术界、媒体还是在政府部门、企业界,对当前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都给予了普遍的关注,人们意识到,中国服务业的发展不可能仅仅局限本土境内,要更多地进入国际市场,要在全球的服务贸易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但是在发展服务贸易的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

  一、关于发展服务贸易的理论基础

  服务贸易概念的形成仅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有人由此认为,服务贸易缺乏理论基础,经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也不适用服务贸易。按照经济学的理论,任何经济现象的产生都是有其客观规律可循的,也都有着相应的理论作为支撑。其实,服务贸易之所以产生和迅速发展除了其内在的客观必然性外,也必然有其存在的理论基础。

  早在17世纪,西方的一些经济学家就开始意识到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开始逐渐上升。威廉·配第就根据当时英、法、荷的经济情况,通过对当时各种不同产业从业人员情况及其比例的分析,得出了“工业的收益比农业多得多,而商业的收益又比工业多得多”的“配第法则”。到了20世纪40年代,克拉克进一步揭示出了“配第一克拉克定律”,即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就业将从农业转向工业,进而再从工业转向服务业。

  在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中,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即一个国家可以专门生产、出口其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同时进口其有比较劣势的商品。虽然在当时比较优势理论是针对货物贸易提出来的,而且服务贸易确实具有与货物贸易不同的特点,但是比较优势理论也同样适用于服务贸易,各国间的服务之所以得以交换,还是由于各国提供服务本身的差异性,各国都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提供服务的优势。当然,服务并不像货物贸易那样直观明了,而是在交换中体现为更加多样性、隐蔽性和难量化性。比如印度的软件外包服务与美国的金融服务交换都是在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

  二、产业革命、经济全球化与服务贸易的发展

  随着服务业在各国国民经济中逐渐取代其他经济部门而居于主导地位,各国之间的服务交换随之扩大,服务贸易从而发展起来。服务贸易的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各国经济和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

  标志一:服务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地位提升

  科技革命引发了世界产业结构的改变。第一次工业革命实现了机械化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了电气化内燃机,第三次工业革命实现了自动化计算机,知识和信息革命实现了信息化绿色化知识经济。产业革命的不断深入,使服务业的地位不断提升。也有人用领先产业来形容科技革命带来的变化:70年代——硬件,80年代——软件,90年代——信息通信网,21世纪——创意内容。

  科技进步极大地提高了交通、通讯和信息处理能力,为信息、咨询和以技术服务为核心的各类专业服务领域提供了新的服务手段,使原来不可贸易的许多服务领域现在可以进行跨国贸易。例如:成立于1998年的Google,现在总共部署了超过10万台服务器,使用了4万亿兆的存储空间,收录了80多亿个网址,每天接受全球超过2亿次的网上信息搜索查询。托马斯·弗里德曼在其畅销全世界的《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描绘了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一个逐渐变平的世界,表明科技革命引发的生产方式呈现新的变化。

  国际产业的重心正在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目前全球的经济总量中服务业已占60%以上,金融、保险、旅游和咨询等服务业是产业国际转移的重点领域。OECD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由2000的70%迅速增长到2003年的73%。根据欧洲学者佩尔西·巴纳维克预言,到2010年,服务业将代替制造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标志二:经济全球化推进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全球化

  制造业的全球化带动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全球化。制造业向世界扩散转移并重新建立产业集群的同时,与之配套、为之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也相应地跟进,并同样建立起比较发达和完善的服务业集群。而且,生产企业越集中,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也越集聚。

  标志三: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推动服务业自身的全球化

  在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服务产品开始衍生和细分,服务的可贸易性不断提高,使得服务的采购和提供也逐渐全球化,服务贸易得到迅速发展。例如:医疗服务由传统的面对面服务,开始向多元化服务发展,逐渐衍生出了客户医疗服务呼叫中心、远程医疗诊断、工资管理、网上预约服务等相关服务种类。

  目前,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正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FDI总额的一半以上流向了服务业;每年FDI新增流量中,服务业约占三分之二;到2005年,服务业在全球FDI总存量中占60%。

  三、充分认识服务贸易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性

  (一)服务贸易越来越成为各国特别是大国竞争的焦点

  世界各国纷纷制定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发展战略,一些国家成立了专门机构对本国服务贸易加以管理和促进。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多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国家向世界各国施压开放服务业市场。在我们参与的WTO新一轮谈判和其他各种多双边谈判中,服务贸易越来越成为各国特别是大国竞争的焦点。今后,世界贸易的竞争将更多地体现于服务贸易的竞争,而服务贸易竞争的成败将决定各国经济发展的未来。

  美国已把服务贸易看作其全球核心竞争力关键。美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83%,服务业吸收就业的比重更是达到了85%,但是美国服务贸易出口占其总出口的比重仅为28%,与其服务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与实力完全不相称。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曾在国会、纽约经济俱乐部等多种场合呼吁要加强美国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美国加州州长施瓦辛格提出要把发展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作为加州的重要战略来实施,加州的高等院校的外国学生数量之多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服务贸易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环保节能等特点,这是各国高度重视服务贸易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日本动漫在美销售收入超过50亿美元,相当于日本对美钢铁出口收入的4倍。据麦肯锡预测,2010年中国服务外包的单位能耗是工业的五分之一。

  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在世界服务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1980年以来,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和日本一直居服务贸易出口前5名。2005年,这五个国家服务贸易出口额合计占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为37.2%,其中美国占14.6%,英国占7.6%。服务贸易出口前十位国家中仅有中国、印度两个发展中国家。

  (二)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迅速上升

  世界服务贸易持续快速增长,1980至2005年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从3650亿美元扩大到24147亿美元,25年间增长了5.7倍,占世界贸易出口的比重从七分之一增长到近五分之一。期间,服务贸易增长速度也超过了货物贸易。

  服务贸易结构调整加快,新兴服务贸易快速增长。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服务贸易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世界服务贸易结构逐渐向新兴服务贸易部门倾斜。1990年至2005年,运输和旅游服务合计占世界服务贸易的比重从62.5%下降到52.2%;而以通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保险、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为代表的其他服务类型占比则从37.5%逐步增长到47.8%。

  (三)商业存在成为服务贸易的主要方式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国际投资倾向于服务业,通过外国商业存在所实现的国际服务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超过了跨境方式。据WTO秘书处估测,全球通过“商业存在”实现的销售收入已达到50%(见表1)。

  1995年,美国通过商业存在方式实现的服务贸易规模首次超过跨境贸易,到2003年已经是跨境方式的1.66倍。

  (四)服务外包逐渐成为服务贸易的重要形式

  近年来,随着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以及系统、网络、存储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由业务流程外包(BPO)和信息技术外包(1TO)组成的服务外包正逐渐成为服务贸易的重要形式。目前,世界服务外包市场大约有4000-5000亿美元,其中离岸外包约400亿美元左右。

  四、中国发展服务贸易潜力巨大

  中国发展服务贸易有着巨大的潜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潜力一:服务业发展前景广阔

  服务业是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长期以来,中国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影响了服务贸易的发展。2006年,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39.5%(见表2)。远低于发达国家72%的水平,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52%的平均水平。随着近年来中国政府重视发展服务业,中国服务业快速发展,年平均增速为15.4%,远远高于中国经济的平均增速,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潜力二:服务贸易领域开放还有很大的空间

  中国服务贸易领域还不是外商投资的主要领域。2005年中国服务贸易领域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445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6.8亿美元,仅占同期全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的19.4%。而外资服务企业占有的中国市场份额则很少。截至2005年12月末,在华外资银行占中国银行业不到3%的市场份额。近几年来,中国服务业所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呈现缓慢下降态势,这与世界外国直接投资流动的格局差异显著。

  中国加入WTO后,外资政策调整最集中的领域是服务贸易。从中国经济的实际发展需要来看,服务贸易领域扩大市场准入范围,放宽准入限制,吸引的外商投资还应当有较大的增长,特别是在电信业、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物流行业以及会计、法律、计算机、工程管理和其他咨询服务业,将成为外资流入的重要部门。

  对服务贸易发展有关问题的思考(下)
  点击数: 5637 【字体:小 大】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接收回传
  潜力三:服务贸易出口大有可为

  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不够合理,多集中于运输、旅游等传统服务业,而在金融、保险和专利使用等技术含量高的现代服务领域则比例偏低(见表3),许多部门出口远小于进口,滞后于中国产业的规模和发展水平。

  2005年,中国运输服务贸易出口154.3亿美元(占全球2.9%),逆差却达到130.2亿美元,运输服务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尤其是中国海运业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如果海运服务得到促进和发展,至少可以发挥替代进口、减少逆差的作用。

  美国在国际文化市场上的份额高达40%,韩国也占到了3.5%,而具有丰厚文化资源的中国则只占1.5%;美国电影海外票房收入258亿美元,而中国只有2亿美元;中国动漫市场份额中,日本占60%,欧美占29%,中国原创仅为11%,近90%的中国动漫市场份额被国外动漫产品占领,更不用说让中国的文化产品去占领国际市场了。实际上,中国的武术、杂技等文化产品和服务是完全有条件进入国际市场的。

  2005年,中国专利使用和特许费出口1.6亿美元(仅占全球的0.1%),进口却达到了53.2亿美元,是出口的33倍。

  服务外包是中国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发展新兴服务贸易的重要突破口。目前,全球服务外包离岸市场规模在300—500亿美元,中国在美国离岸外包市场份额中占2%,占欧洲市场的1%,占日本市场的4%,增长空间很大。

  中国在海外的商业存在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目前,中国企业在境外的保险、分销、运输等服务领域几乎没有分支机构,与著名外国公司在我国设立大量企业形成鲜明对比。随着“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更多的中国企业将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提供的“中国服务”将逐渐增多。

  中国的服务贸易在全球并不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当前面临着国际服务贸易转移的机遇,服务贸易已经成为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扩大服务贸易出口,有利于优化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减少贸易摩擦,而且对于改善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发展循环经济,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应当像当年把握制造业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那样来把握当前服务贸易转移的机会,要成为服务贸易的强国;应当像抓货物贸易一样来抓服务贸易的发展,发展货物贸易时成功采取的鼓励政策同样应适用于服务贸易的发展。

  五、当前加强服务贸易工作的重点

  全面落实“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的要求,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完善服务贸易统计体系,大力促进文化、运输、软件和服务外包等重点领域的出口,搭建服务贸易促进平台,不断提高服务贸易在全国外贸总额中的比重。通过政策扶持,各部门各地方密切配合,培育一批重点出口项目、一批重点出口企业、一批重点出口地区。力争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一)加强统筹协调,完善服务贸易管理体系

  建立服务贸易协调管理机制。服务贸易涉及旅游、运输、金融、保险、文化、教育、通信、建筑等诸多部门。要加强整体协调,推动建立各部门密切配合、中央和地方互动、政府和企业紧密联系的全国服务贸易协调管理机制。要加强宏观规划、调查统计、市场促进、政策协调、对外谈判等工作。

  (二)贯彻服务贸易统计制度,完善服务贸易统计体系

  首先是贯彻落实《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制度》。该制度将于2007年开始实施。服务贸易统计数据由商务部负责汇总、发布,内容包括国别数据、各省数据和行业部门数据。要加强与相关部门在统计数据方面的合作;积极争取这些部门的支持,收集、整理和完善统计数据。同时,加强与国际组织的联系;与国际组织开展数据交换比对合作;跟踪国际服务贸易统计规则的变化,结合中国服务贸易统计工作的实际,不断完善服务贸易统计制度。

  其次是编撰发布《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作为推动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一项重要的、经常性的工作,在进一步完善服务贸易统计数据的基础上,编撰发布该报告,对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进行回顾,分析服务贸易发展中的重点问题,展望各重点领域的发展趋势。

  (三)加强调查研究,完善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

  一是出台鼓励服务贸易出口政策。为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尽快实现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协调发展,研究起草促进服务贸易出口的相关政策,加大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符合国际规则的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体系;从具体的服务贸易领域立法做起,发布服务贸易统计、重点行业走出去的法规等,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服务贸易标准化体系;地方部门要整理、完善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措施。

  二是研究编制服务贸易发展“十一五”规划。围绕重点服务贸易领域、区域发展对策、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服务贸易管理与促进体系等进行调研,通过与各部门的配合,确定“十一五”时期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思路和重大措施。

  三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以促进文化出口、促进重点服务贸易部门出口、建立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体系、建立服务贸易示范区、各国服务贸易市场准入限制等问题为重点进行课题调研。

  (四)推动重点服务部门发展,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积极推进软件、信息服务外包、金融、保险等新兴的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出口,大力促进中国文化、特许专利出口,继续扩大旅游、运输、建筑等传统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不断优化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

  大力促进文化出口。实施“文化出口工程”,研究制订《鼓励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指导目录》,开展文化出口统计工作。

  大力发展服务外包。研究制定发展服务外包的政策措施,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支持力度。以国家软件出口创新基地和服务外包城市为重点,加大服务外包人才的培训力度。各地要贯彻落实服务外包统计规范,完善服务外包统计体系。

  着力培育“中国服务”的品牌。把扶持服务贸易自主出口品牌作为商务部2007年实施品牌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

  大力促进技术出口。研究具体措施,落实《关于鼓励技术引进和创新,促进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若干意见》,着力推动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增强技术出口的能力。

  进一步开拓服务贸易市场。促进发达国家开放更多的服务贸易市场,推动建立平等、自由的世界服务贸易体系,为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及服务企业走出去创造良好环境。

  (五)把握服务贸易发展的特点,建立服务贸易促进体系

  一是搭建服务贸易出口促进平台。充分利用国内广交会、厦洽会、文博会等平台,增加服务贸易交易的内容;在香港联合举办中国服务贸易洽谈会;组织服务外包企业在美国参加服务外包展览;在爱尔兰举办服务外包交易会;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相关活动。

  二是办好“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站。有条件的地方要建立本地区的子站并与服务贸易指南网站链接,为中国企业提供国际市场信息。

  三是建设服务贸易示范区。根据中国不同地区服务贸易的特点和行业优势,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和中西部大城市为重点,充分发挥地方商务主管部门的作用,建设三到五个国家级服务贸易示范区,培育中国服务贸易的增长带。

  四是筹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服务贸易行业协会。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由企业自发组建中国服务贸易行业协会。行业协会负责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进行行业自律和约束,组织市场开拓活动,与国内外服务贸易相关部门、商会协会建立联系。

  五是建立境内外服务贸易支持网络。以驻外经商参处、特办、地方商务主管部门为主体,建立境内境外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的服务贸易支持网络。

  六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组织好中国和欧盟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司级定期联系机制。加强中美、中欧在服务贸易统计方面的合作。加强中外企业交流合作,组织中国企业参加相关交易会。加强人员培训合作,提高中国服务贸易人员的管理水平。

  七是加强人员培训工作。按照综合性和专题性相结合,,政府官员培训和企业干部培训相结合,国内和国际培训相结合的原则,分类组织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管理、统计和政策培训。

回答2:

对人类服务贸易发展的思考

西方的一些经济学家就开始意识到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开始逐渐上升。根据当时英、法、荷的经济情况,通过对当时各种不同产业从业人员情况及其比例的分析。

回答3:

可以
加我

一下
目前,中国企业在境外的保险、分销、运输等服务领域几乎没有分支机构,与著名外国公司在我国设立大量企业形成鲜明对比。随着“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更多的中国企业将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提供的“中国服务”将逐渐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