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最终的原因是乾隆皇帝和康熙皇帝对于子嗣的教育不同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先说康熙皇帝,康熙皇帝的子嗣特别的多,一生有35个儿子,成年的有20个,这些成年的儿子们都特别的有优秀,不是会作诗,就是能打仗,这些是离不开康熙对他们进行教育的投资。
在后宫里有专门的老师来教育和指导他们,在朝堂上哪里需要带兵打仗,他都会让自己的儿子去和将军们一起去带兵打仗,让这些皇子们有了很多实战的机会。
这些儿子们都很优秀,康熙也很是欣慰。唯一的一点康熙在早年间就立下太子,给予他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带兵打仗的机会,这些做法让其他的皇子都充满了妒忌的心态。
不过这个太子的所作所为让康熙非常的失望,但那些皇子们很高兴,觉得太子无用,自己就有机会当太子。于是开始拉帮结派的组织一次争夺太子位置的战争就是史上“九子夺嫡”。
再说乾隆皇帝,乾隆皇帝一生有17个儿子,成年的有10个,乾隆对他们的教育方式是圈养,让他们在后宫里学习老师教的知识就可以了,不得干预朝政,带兵打仗的机会更是没有。
乾隆在位期间一直没有公开太子的位置是谁,也可以说乾隆没有立太子,直接下的遗诏由谁做下一任皇帝。
这些皇子们每日生活的快快乐乐,无忧无虑的,更没有什么竞争的压力,只要做好本分的事情,再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和美女玩、喝酒等的闲事来打发时间,一点进取心都没有。这样养出来的皇子是不会去争夺太子职位的,所以也不会发生什么"九子夺嫡"事件。
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康熙在位的时候早早的就把太子之位确定了,因为二皇子是嫡长子,所以在两岁的时候就被立为了太子,偏偏这个太子无德无才,没有半点城府,还经常做出很多出格的事惹康熙生气,最后逼得康熙废掉了他的太子之位。太子落到这个地步,其中少不了其他皇子的推波助澜,由此可见,早早确立太子之位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而乾隆就非常聪明,他早就秘密的立下了储君,但是不公之于众,没有人知道他选的储君人选是谁,这样别的皇子就不敢做出一些小动作,自然就更没有九子夺嫡的现象发生了。
第二个原因就是康熙的儿子有能力的太多了,虽然康熙和乾隆都有很多的儿子,但相比较起来,康熙的比较多,康熙总共有35个儿子,成年的儿子就有20个,而乾隆只有17个儿子,成年的就更少了,只有10个,有才华有能力的儿子,康熙有9个,乾隆只有4个。因此,乾隆时期是不可能出现九子夺嫡的。
康熙时期的大阿哥、二阿哥、三阿哥、四阿哥、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三阿哥、十四阿哥,都非常的出名,他们各自有各自的才华,比如,十三阿哥在十几岁的时候就能带兵打仗了,而九阿哥通晓好几种语言,所以,他们有能力去争夺皇位,而乾隆的儿子具备这种能力的就很少很少了,这种情况下是不可能出现九子夺嫡的。
我觉得是是康熙在位的时间太长了,他的大部分儿子都可以有机会去往那个位置,并且都有充分的时间去准备,
乾隆对管理皇子肯定有特别的方法,皇子们不敢犯上作乱的,其实是都想继承皇位,但是不敢乱动。
乾隆帝比他爷爷康熙帝,在生育儿子上,弱化很多。而且实战能力也差很多。还有一点是,乾隆帝活了89岁,康熙帝活了69岁。由于这个原因,乾隆帝足足熬死了好多个自己的亲生儿子,他本人太长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