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看来,军马向来是立国的根本大计,因此对于军马的管理向来都给予高度的重视。江南地区气候湿热,人多繁杂,不适合蓄养马匹。每年大批量的军马亡,导致采购马匹需要花费的银钱数额居高不下。
江南本地无良马,一般都从外地采购,因此运输成本又成为额外的军费负担,给兵丁带来消极影响。驻防江南的八旗、绿营各自都有一定的牧放制度,同时为了保证粮食供应,清还严格要求兼顾牧放与农耕。清的江南军马分为八旗军马与绿营军马两大类,二者根据自身条件,形成各自不同的管理体系。
所谓的八旗军马,就是驻防江宁、京口两地的军马。骁勇的八旗军向来擅长骑马射箭,因此对马匹质量和数量的要求都要高于绿营。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加上江南人多地少,因此不产骏马。驻防八旗采买的军马大多来自外地,多是张家口等北京西北长城各口。清对采购军马有一定的制度规定,每年采买时,“每旗委派官一员,领催、披甲各七员前往购买”。
清要求牧放兼顾农耕,因此寻找合适的牧放地点又成为难题。顺治初年,江南高层曾经允许八旗军随意养马,结果导致战马践踏农田,农作物受损严重。当地百姓被迫放弃农田。绿营军马设置的牧放场所只有陕甘和江南两处。春夏季节正是牧放之时,但此时也是农忙之时,因此战马恣意践踏粮食的情形也十分多见。
清朝的军马制度分为八旗军马和绿营军马这两种,八旗军马的标准相对较高。他们的军马大部分都是从张家口及周边地区购买,或者用货物交换蒙古马。
清朝的兵马都从外地采购,有专门的兵马采购司,专门的人员负责这项工作
有专门的养马场吧,应该不需要采购大规模的马,要么就是可能会从蒙古采购一些,毕竟蒙古和清朝关系很好,不用担心太多。
清朝有自己的养马机构,对于军马是有专人负责的